一种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76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包括载板、底板、防护盖、扫描仪、线阵相机和LED线性光源;底板通过自锁型旋钮柱塞可旋转地固定在载板上;防护盖为镂空的扇形结构,且防护盖设有两扇,两扇防护盖固定在底板的前后两侧;线阵相机和LED线性光源均设有多套,扫描仪、线阵相机以及LED线性光源分布安装在由底板以及两扇防护盖组成的空间内。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防护盖为镂空的扇形结构,整体做减重设计,可人力放置于小型汽车顶部,快速安装部署;设备整体外观呈现扇形状,保障安装于车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底板通过自锁型旋钮柱塞可旋转地固定在载板上,可对设备进行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采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隧道衬砌病害数据采集以提升隧道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水平。目前隧道采集设备主要安装于厢式载货车里,例如申请号为CN201710001878.0的专利中公开的一种公路隧道表观病害采集车,其车型较大,吨位较重,车辆改装较复杂,维护保养不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可适用于小型汽车,吨位较轻,改装方便。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包括载板、底板、防护盖、扫描仪、线阵相机和LED线性光源;所述底板的中心通过自锁型旋钮柱塞可旋转且水平地固定在所述载板的中心;所述防护盖为镂空的扇形结构,且所述防护盖设有两扇,两扇所述防护盖对称且竖直相对地固定在所述底板的前后两侧;所述线阵相机和所述LED线性光源均设有多套,所述扫描仪、多套所述线阵相机以及多套所述LED线性光源分布安装在由所述底板以及两扇所述防护盖组成的空间内。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一种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中,防护盖为镂空的扇形结构,整体做减重设计,可人力放置于小型汽车顶部,快速安装部署;设备整体外观呈现扇形状,保障安装于车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底板通过自锁型旋钮柱塞可旋转地固定在载板上,可对设备进行180
°
的旋转,实现隧道内的左右半幅衬砌病害数据采集。
附图说明r/>[0006]图1为本技术一种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本技术一种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8]图3为本技术一种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的主视图;
[0009]图4为本技术一种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的俯视图;
[0010]图5为本技术一种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的左视图;
[0011]图6为本技术一种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的右视图;
[0012]图7为本技术一种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的顶视图;
[0013]图8为本技术一种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的后视图;
[0014]图9为本技术一种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中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10为本技术一种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中线阵相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6]图11为本技术一种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中LED线性光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8]1、载板,2、底板,3、防护盖,4、扫描仪,5、线阵相机,6、LED线性光源,7、自锁型旋钮柱塞,8、扫描窗口,9、相机安装轴,10、鳍片式散热器,11、板体,12、垫板,13、防创条,14、限位条,15、内六角螺钉,16、六角法兰面螺栓,17、相机支座,18、防尘地盘,19、防尘筒,20、相机镜头,21、卧式光轴支撑,22、灯壳框体,23、LED出光面板,24、盖板,25、航插安装座,26、聚焦调节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0]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包括载板1、底板2、防护盖3、扫描仪4、线阵相机5和LED线性光源6;所述底板2的中心通过自锁型旋钮柱塞7可旋转且水平地固定在所述载板1的中心;所述防护盖3为镂空的扇形结构,且所述防护盖3设有两扇,两扇所述防护盖3对称且竖直相对地固定在所述底板2的前后两侧;所述线阵相机5和所述LED线性光源6均设有多套,所述扫描仪4、多套所述线阵相机5以及多套所述LED线性光源6分布安装在由所述底板2以及两扇所述防护盖3组成的空间内。
[0021]具体的:所述扫描仪4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2上,其中一扇所述防护盖3上设有扫描窗口8,且所述扫描仪4的扫描端口伸出所述扫描窗口8。多套所述LED线性光源6沿扇形分布式地固定安装在两扇所述防护盖3的内侧。多套所述线阵相机5通过对应的相机安装轴9沿扇形固定在两扇所述防护盖3之间,且各套所述线阵相机5均位于安装在两扇所述防护盖3内侧的所述LED线性光源6之间。
[0022]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线阵相机5设有五套,所述LED线性光源6设有八套。其中沿扇形分布式地固定安装在其中一扇防护盖3的内侧,另外四套LED线性光源6沿扇形分布式地固定安装在另一扇防护盖3的内侧;固定安装在其中一扇防护盖3内侧的四套LED线性光源6与固定安装在另一扇防护盖3内侧的四套LED线性光源6之间预留有用于容纳五套线阵相机5的容纳空间,五套线阵相机5沿扇形固定在容纳空间中。
[0023]在本技术中,LED线性光源6用于为线阵相机5补光,LED线性光源6分布安装在线阵相机5的两侧,其补光效果好。线阵相机5沿扇形分布,其采集范围更广泛。
[0024]在本技术中,每套所述LED线性光源6上均设置有鳍片式散热器10。LED线性光源6采用被动散热,且鳍片式散热器的散热效果较好。
[0025]在本技术中,如图9所示,所述载板1包括框架结构的板体11,所述板体11下面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垫板12,所述板体11的左侧或右侧设置有防创条13,所述板体11上面设有多个长度不同的限位条14;所述板体11上配设有用于固定于车顶的多个内六角螺钉15,所述板体11上还配设有用于固定于所述底板2的多个六角法兰面螺栓16。
[0026]其中,载板1是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与小型汽车的连接桥梁,承担承上启下的作用,先由8颗M8
×
16不锈钢内六角螺钉15将载板1与小型汽车车顶行李架固定,后由1颗自锁型旋钮柱塞7进行定位,8颗M8
×
35六角法兰面螺栓16将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安装于载板1上。其中载板1上有三根不同长度限位条14,可方便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对位准确,轻松安装。
[0027]在图2中,可松动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左右两侧共4颗M8
×
35六角法兰面螺栓16,
及1颗自锁型旋钮柱塞7,便可转动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转动180
°
后,先用自锁型旋钮柱塞7进行孔位对位,后再紧固4颗M8
×
35六角法兰面螺栓16,便可实现半幅衬砌病害数据采集。扫描仪4、线阵相机5和LED线性光源6可通过连接线缆直接连接至车内综合控制机柜。在本技术中,如图10所示,所述线阵相机5包括相机支座17、防尘地盘18、防尘筒19和相机镜头20;所述相机支座17固定安装在所述相机安装轴9上,所述相机安装轴9的两端通过卧式光轴支撑21分别安装在两扇所述防护盖3的内侧,所述防尘筒19通过所述防尘地盘18安装在所述相机支座17上,所述相机镜头20安装在所述防尘筒19内。
[0028]在本技术中,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板(1)、底板(2)、防护盖(3)、扫描仪(4)、线阵相机(5)和LED线性光源(6);所述底板(2)的中心通过自锁型旋钮柱塞(7)可旋转且水平地固定在所述载板(1)的中心;所述防护盖(3)为镂空的扇形结构,且所述防护盖(3)设有两扇,两扇所述防护盖(3)对称且竖直相对地固定在所述底板(2)的前后两侧;所述线阵相机(5)和所述LED线性光源(6)均设有多套,所述扫描仪(4)、多套所述线阵相机(5)以及多套所述LED线性光源(6)分布安装在由所述底板(2)以及两扇所述防护盖(3)组成的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仪(4)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2)上,其中一扇所述防护盖(3)上设有扫描窗口(8),且所述扫描仪(4)的扫描端口伸出所述扫描窗口(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多套所述LED线性光源(6)沿扇形分布式地固定安装在两扇所述防护盖(3)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多套所述线阵相机(5)通过对应的相机安装轴(9)沿扇形固定在两扇所述防护盖(3)之间,且各套所述线阵相机(5)均位于安装在两扇所述防护盖(3)内侧的所述LED线性光源(6)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套所述LED线性光源(6)上均设置有鳍片式散热器(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隧道采集设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俊熊常松朱轶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精视遥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