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多源数据融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1457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多源数据融合设备,包括手持装置和主机装置,手持装置和主机装置通过线缆相连;手持装置包括盒体,盒体内设置有工业相机和IMU惯导,盒体顶部设置有激光雷达,盒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航插接口;主机装置包括框体,框体内设置有电池和控制器;框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航插接口和GNSS天线;线缆一端和第一航插接口相配,另一端和第二航插接口相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整个设备分为手持装置和主机装置两部分,并将工业相机、激光雷达、IMU惯导和GNSS天线分别安装在手持装置和主机装置中合适的位置,外观美观简洁;另外,可在主机装置上设置用于安装背带的相对的两个拉环,在手持装置底部设置手柄,使主机装置和手持装置均便于随身携带。手持装置均便于随身携带。手持装置均便于随身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多源数据融合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传感器的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多源数据融合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未知复杂的地形环境下,对于配备光学敏感器进行探测任务的巡视探测器来说,由于相机视场视场范围有限,仅依靠单一敏感器进行单次成像所获取的环境信息量过少,无法对巡视器周围地形建立足够的认知,从而无法实现大范围高精度三维场景的重建,进而影响对巡视器进行安全有效的导航规划控制。因此,通常采用将工业相机、雷达、GPS和IMU等多种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方式进行测量。
[0003]传统方式是各个传感器单独分离安装在载板上,载板再安装于车顶或是机器人底盘上,但是线缆裸漏在外面,不便携,整体外观不美观、不简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表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多源数据融合设备,通过将整个设备分为手持装置和主机装置两部分,并将工业相机、激光雷达、IMU惯导和GNSS天线分别安装在手持装置和主机装置中合适的位置,便于携带,并且外观美观简洁。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多源数据融合设备,包括手持装置和主机装置,所述手持装置和所述主机装置通过线缆相连;所述手持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工业相机和IMU惯导,所述盒体顶部设置有激光雷达,所述盒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航插接口;所述主机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设置有电池和控制器;所述框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航插接口和GNSS天线;所述线缆一端和所述第一航插接口相配,另一端和第二航插接口相配。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的,所述框体包括设置在前侧的前盖板以及设置在后侧的后盖板;所述前盖板和所述后盖板均可拆卸。
[0008]进一步的,所述框体还包括设置在内部的隔板,所述隔板平行于所述前盖板和所述后盖板;所述控制器包括雷达控制板、交换机板、GNSS板、主控板、同步板和串口转换器,所述雷达控制板、所述交换机板、所述GNSS板、所述主控板、所述同步板、所述串口转换器和所述电池分别安装在所述隔板的前后两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前盖板上镶嵌有显示触控屏。
[0010]进一步的,所述框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拉环,用于安装背带从而使所述主机装置可以由使用者背起。
[0011]进一步的,所述框体顶部还设置有WIFI天线。
[0012]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前端设置有UV镜,所述工业相机的镜头正对并紧挨所述UV镜。
[0013]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底部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竖直设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一侧还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位于所述第一航插接口的上方,用于指示所述手持装置是否连接所述主机装置。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将整个设备分为手持装置和主机装置两部分,并将工业相机、激光雷达、IMU惯导和GNSS天线分别安装在手持装置和主机装置中合适的位置,便于携带,并且外观美观简洁;
[0017]2、通过在主机装置上设置相对的两个拉环,可以安装背带从而让使用者能够背起主机装置,另外在手持装置底部设置手柄,便于使用者单手抓紧手持装置,主机装置和手持装置均便于随身携带。
[0018]3、通过在隔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雷达控制板、交换机板、GNSS板、主控板、同步板和串口转换器,并使前盖板和后盖板可拆卸,使设备拆装简单,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手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手持装置的透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主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主机装置的透视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主机装置的另一视角的透视图;
[00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5]1、手持装置;11、盒体;12、手柄;13、激光雷达;14、工业相机;15、IMU惯导;16、UV镜;17、第一航插接口;18、指示灯;2、主机装置;21、框体;211、前盖板;212、后盖板;213、隔板;22、拉环;23、第二航插接口;24、GNSS天线;25、WIFI天线;26、控制器;27、电池;28、显示触控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0028]可以理解,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

下”、“在

下面”、“下面的”、“在

之下”、“在

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

下面”和“在

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此外,器件也可以包括另外地取向(譬如,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0029]一种便携式多源数据融合设备包括手持装置1、主机装置2以及用于连接手持装置
1和主机装置2的线缆。手持装置1用于安装激光雷达13、工业相机14和IMU惯导15等传感器。主机装置2用于安装GNSS天线13以接收GPS定位信号,并用于安装控制器以进行终端数据的融合处理。线缆用于实现手持装置1和主机装置2的信号连接。
[0030]其中,手持装置1包括盒体11,盒体11的底部设置有手柄12,手柄12竖直设置,便于使用者的单手抓紧手持装置1。
[0031]激光雷达13竖直地安装在盒体1的顶部,后侧用过引线连接到盒体11内,紧贴激光雷达13的后侧设置有雷达线盖,用于遮盖引线,起到保护引线的作用。
[0032]工业相机14通过相机垫块安装在盒体11的内部,并且盒体1的前侧面中央设置有UV镜16,工业相机15的镜头正对并紧挨UV镜16,工业相机14通过UV镜16获取盒体11前侧的图像,能够提高画面质量,并保护了镜头。
[0033]IMU惯导15安装在盒体11内,并且IMU惯导15位于工业相机14和激光雷达13之间。
[0034]盒体11的一侧还设置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多源数据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装置(1)和主机装置(2),所述手持装置(1)和所述主机装置(2)通过线缆(3)相连;所述手持装置(1)包括盒体(11),所述盒体(11)内设置有工业相机(14)和IMU惯导(15),所述盒体(11)顶部设置有激光雷达(13),所述盒体(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航插接口(17);所述主机装置(2)包括框体(21),所述框体(21)内设置有电池(27)和控制器(26);所述框体(2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航插接口(23)和GNSS天线(24);所述线缆(3)一端和所述第一航插接口(17)相配,另一端和第二航插接口(23)相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源数据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21)包括设置在前侧的前盖板(211)以及设置在后侧的后盖板(212);所述前盖板(211)和所述后盖板(212)均可拆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源数据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21)还包括设置在内部的隔板(213),所述隔板(213)平行于所述前盖板(211)和所述后盖板(212);所述控制器(26)包括雷达控制板、交换机板、GNSS板、主控板、同步板和串口转换器,所述雷达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俊熊常松朱铁金凤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精视遥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