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666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螺杆式压缩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螺杆式压缩机包括:隔板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转子腔和齿轮腔,转子腔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啮合的阳转子和阴转子,阳转子和阴转子的驱动轴穿入齿轮腔之中并分别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相互啮合,阳转子的远端设置有皮带轮,衬套设置在隔板的驱动轴支撑座内用于支撑驱动轴,机油密封装置设置在转子的驱动轴上,位于驱动齿轮和衬套之间,用于将衬套与支撑驱动轴的间隙与其外的机油隔绝。螺杆式压缩机运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能够避免漏油,且保证足够的机油,保证了润滑效果。保证机油整体的颗粒度的统一,避免金属废屑仅在储油空间内堆积。积。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杆式压缩机


[0001]本技术涉及螺杆式压缩机
,具体地涉及一种螺杆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螺杆式压缩机是用途比较广泛的回转式压缩机,属于容积式压缩机的一种。它具有在较低压力下,流量幅度较宽的操作特性。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常常用于天然气集输,燃料气的增压、冷冻、压缩(丙烷/丁烷),放火炬气体压缩以及空气压缩等场合。螺杆式压缩机分为单螺杆式压缩机及双螺杆式压缩机。单螺杆式压缩机是在70年代由法国辛恩开发出来,因其的结构更加合理,迅速的应用到国防领域,并被开发国家保护起来,技术一直都在相对独立。双螺杆式压缩机最早由德国人H.Krigar在1878年提出,直到1934年瑞典皇家理工学院A.Lysholm才奠定了螺杆式压缩机SRM技术,并开始在工业上应用,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0003]在现有的螺杆式压缩机中,容易发生漏油,原因在于,在冷机状态下启动压缩机,此时转子和衬套之间的间隙较大,齿轮腔中的机油压力突然升高,产生的脉冲进入较大间隙,由此发生漏油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杆式压缩机,该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容易漏油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螺杆式压缩机,所述螺杆式压缩机包括壳体、隔板、转子腔、齿轮腔、阳转子、阴转子、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皮带轮、衬套以及机油密封装置;所述隔板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转子腔和齿轮腔,所述转子腔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啮合的阳转子和阴转子,所述阳转子和阴转子的螺旋扇叶内部中空设置,所述阳转子和阴转子的驱动轴穿入齿轮腔之中并分别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阳转子的远端设置有皮带轮,所述衬套设置在隔板的驱动轴支撑座内用于支撑驱动轴,所述机油密封装置设置在转子的驱动轴上,位于驱动齿轮和衬套之间,用于将衬套与支撑驱动轴的间隙与其外的机油隔绝。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在冷态启动时,凸起环与双金属环紧贴,将储油空间与其外的机油隔绝,启动时带来的机油脉冲波动不会影响储油空间,也就是说机油不会冲击到驱动轴和衬套之间的间隙,避免漏油。且储油空间能够对驱动轴和衬套之间的间隙的机油进行补充,保证足够的机油,保证了润滑效果。在机油温度逐渐升高后,双金属环弯曲,打开与凸起环之间的间隙,此时整体温度已经升高,驱动轴和衬套的间隙在热胀冷缩现象的作用下减少,使得储油空间与其外的机油进行循环,保证机油整体的颗粒度的统一,避免金属废屑仅在储油空间内堆积。
[0007]进一步地,设置在转子的驱动轴上,位于驱动齿轮和衬套之间,所述机油密封装置包括靠近驱动齿轮设置的双金属环、靠近衬套设置的密封环座,所述密封环座上具有凸起
环;当双金属环未变形时,双金属环紧贴;当双金属环产生变形时,向驱动齿轮方向弯曲,双金属环与凸起环产生间隙,所述双金属环与密封环座之间还设置有能够储油且连通驱动轴和衬套间隙的储油空间。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环座固定设置,所述双金属环与驱动轴相对旋转。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环座远离凸起环的一端嵌入衬套与驱动轴支撑座之间,所述密封环座中间间隔设置有多个嵌入驱动轴支撑座端面的定位块。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双金属环与驱动轴通过轴承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双金属环靠近密封环座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块,所述密封环座端部侧面上对应地间隔设置有多个能够嵌入限位块的凹槽。
[0012]进一步地,当双金属环产生变形时,所述限位块离开凹槽。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上均设置有凹陷。
[0014]进一步地,所述阳转子、阴转子的驱动轴上均设置有机油密封装置。
[0015]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机油密封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螺杆式压缩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转子11、阳转子111、阴转子112、驱动轴12、驱动齿轮13、第一驱动齿轮131、第二驱动齿轮132、凹陷133、衬套14、驱动轴支撑座15、双金属环2、限位块21、密封环座3、凸起环31、定位块32、凹槽33、储油空间4、轴承6、壳体51、隔板52、转子腔53、齿轮腔54、皮带轮55。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1]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在装配使用状态下的方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
[0022]为了解决上述容易漏油的技术问题,如图2所示,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机油密封装置,设置在转子11的驱动轴12上,位于驱动齿轮13和衬套14之间,所述机油密封装置包括靠近驱动齿轮13设置的双金属环2、靠近衬套14设置的密封环座3,所述密封环座3上具有凸起环31;当双金属环2未变形时,双金属环2紧贴;当双金属环2产生变形时,向驱动齿轮13方向弯曲,双金属环2与凸起环31产生间隙,所述双金属环2与密封环座3之间还设置有能够储油且连通驱动轴12和衬套14间隙的储油空间4。螺杆式压缩机运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在冷态启动时,凸起环31与双金属环2紧贴,将储油空间4与其外的机油隔绝,启动时带来的机油脉冲波动不会影响储油空间4,也就是说机油不会冲击到驱动轴12和衬套14之间的间隙,避免漏油。且储油空间4能够对驱动轴12和衬套14之间的间隙的机油进行补充,保证足够的机油,保证了润滑效果。在机油温度逐渐升高后,双金属环2弯曲,打开与凸起环31之间的间隙,此时整体温度已经升高,驱动轴12和衬套14的间隙在热胀冷缩现象的作用下减少,使得储油空间4与其外的机油进行循环,保证机油整体的颗粒度的统一,避免金属
废屑仅在储油空间4内堆积。
[0023]为了减少双金属环2与驱动齿轮13之间产生磨损,在优选的情况下,所述密封环座3固定设置,所述双金属环2与驱动轴12相对旋转。具体地,所述密封环座3远离凸起环31的一端嵌入衬套14与驱动轴支撑座15之间,所述密封环座3中间间隔设置有多个嵌入驱动轴支撑座15端面的定位块32。所述双金属环2与驱动轴12通过轴承6连接。所述双金属环2能够跟随驱动齿轮13转动,从而减少了磨损。
[0024]为了减少双金属环2的转动导致的与凸起环31之间的磨损,进一步导致密封效果降低,在优选的情况下,所述双金属环2靠近密封环座3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块21,所述密封环座3端部侧面上对应地间隔设置有多个能够嵌入限位块21的凹槽33。当双金属环2未产生变形时,限位块21嵌入凹槽33之中,双金属环2与密封环座3周向固定,此时冷态启动压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杆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式压缩机包括壳体(51)、隔板(52)、转子腔(53)、齿轮腔(54)、阳转子(111)、阴转子(112)、第一驱动齿轮(131)、第二驱动齿轮(132)、皮带轮(55)、衬套(14)以及机油密封装置;所述隔板(52)将壳体(5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转子腔(53)和齿轮腔(54),所述转子腔(53)内设置有两个相互啮合的阳转子(111)和阴转子(112),所述阳转子(111)和阴转子(112)的螺旋扇叶内部中空设置,所述阳转子(111)和阴转子(112)的驱动轴(12)穿入齿轮腔(54)之中并分别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131)和第二驱动齿轮(132),所述第一驱动齿轮(131)和第二驱动齿轮(132)相互啮合,所述阳转子(111)的远端设置有皮带轮(55),所述衬套(14)设置在隔板(52)的驱动轴支撑座(15)内用于支撑驱动轴(12),所述机油密封装置设置在转子(11)的驱动轴(12)上,位于驱动齿轮(13)和衬套(14)之间,用于将衬套(14)与支撑驱动轴(12)的间隙与其外的机油隔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转子(11)的驱动轴(12)上,位于驱动齿轮(13)和衬套(14)之间,所述机油密封装置包括靠近驱动齿轮(13)设置的双金属环(2)、靠近衬套(14)设置的密封环座(3),所述密封环座(3)上具有凸起环(31);当双金属环(2)未变形时,双金属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武许剑民马幸宾许心成胡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纳圣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