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LED光源汽车组合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65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LED光源汽车组合大灯,包括前转向灯模块,前转向灯模块设置于灯壳的左侧;位置/昼行灯模块,位置/昼行灯模块贯穿灯壳的左侧和下侧设置;近光灯模块,近光灯模块设置于灯壳的中部;远光灯模块,远光灯模块设置在灯壳的偏右侧;前雾灯模块,前雾灯模块设置在灯壳的右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五个LED模组控制远光灯、近光灯、雾灯、转向灯、位置灯和昼行灯,其中位置灯和昼行灯由同一模组控制。LED模组可根据车身控制器发出的信号调节输出功率,调节LED单元的发光亮度,以实现位置灯和昼行灯的控制。这些LED发光装置在降低整车功耗的同时可显著提高汽车大灯亮度,提高夜间行车安全性。间行车安全性。间行车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LED光源汽车组合大灯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组合大灯
,特别涉及一种全LED光源汽车组合大灯。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大灯相当于汽车的眼睛,为夜间行驶的车辆提供照明。目前重卡车型大灯大多是卤素大灯,卤素大灯功耗高,亮度低,发光效率低,增加了车辆能耗与大灯故障率;少数中高级重卡车型使用氙气大灯,而氙气大灯具有高频干扰的可能性,且在雨雪雾天气穿透力差。卤素大灯和氙气大灯的使用均降低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0003]技术专利CN213065966U公开了一种全LED光源汽车组合大灯,其公开的组合大灯由近光灯、远光灯、位置/昼行灯三个模块组成,且近光灯采用透镜结构增加光强,远光灯仅采用反射碗内表面的反光层聚光,但存在以下问题:(1)近远光灯结构不统一,维护成本高,且车大灯空间利用率较低;
[0004](2)仅有近光灯、远光灯、位置/昼行灯三个模块组成,车大灯功能性弱,车灯分布散乱,结构复杂;
[0005]技术专利CN201368391Y公开了一种卡车的前组合式车灯,该组合大灯由远光灯、转向灯和前位灯三个模块组成,利用传统光提供光源;该组合大灯以远光灯为主要结构,延伸部分分别为转向灯和前位灯,采用灯泡、透镜、支架、凹腔构造灯体以及排气孔联通散热等结构方式组合各功能光源;
[0006]但是具有(1)仅有远光灯、转向灯和前位灯三个模块组成,组合大灯功能性较少,其余灯光需采用其他大车空间实现,空间利用率低,采用的传统发光方式,散热性仍然较差,材料耐热能力降低,易耗损,增加了车大灯后期维修成本等缺陷;
[0007]专利技术专利CN106989342A公开了近远一体LED前照灯,其公开了一种近光灯与远光灯为同一LED模组,通过不同LED灯、透镜组、可移动的截至挡光板以及聚光灯来调节近远光源亮度,实现近光灯与远光灯的自由切换,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会出现以下问题:
[0008](1)近光灯与远光灯虽然融为一体,精简该部分结构,但是控制近远光切换增添了机械控制的难度,导致灯光控制不便捷,后期大灯维护周期较长,成本增加;
[0009](2)仅近远光灯采用LED模组控制,当增加传统光源功能性车灯时,需另外采用控制方式,增加了驾驶员切换所需功能光源的复杂度,具有较大的行车危险性。
[0010]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全LED光源汽车组合大灯。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LED光源汽车组合大灯,从而解决或者至少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其他方面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001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13]一种全LED光源汽车组合大灯,包括:
[0014]前转向灯模块,所述前转向灯模块设置于灯壳的左侧;
[0015]位置/昼行灯模块,所述位置/昼行灯模块贯穿所述灯壳的左侧和下侧设置;
[0016]近光灯模块,所述近光灯模块设置于所述灯壳的中部;
[0017]远光灯模块,所述远光灯模块设置在所述灯壳的偏右侧;
[0018]前雾灯模块,所述前雾灯模块设置在所述灯壳的右侧;
[0019]所述前转向灯模块、所述位置/昼行灯模块、所述近光灯模块、所述远光灯模块和所述前雾灯模块分别由转向灯、位置灯和昼行灯、近光灯、远光灯、雾灯及其模组集成。
[0020]在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全LED光源汽车组合大灯,其中,所述前转向灯模块包括前转向LED模组、前转向灯反射碗、前转向灯散热器和前转向灯安装支架,所述前转向LED模组贴合设置于所述前转向灯散热器的表面,所述前转向灯反射碗与所述前转向灯安装支架为一体结构,所述前转向灯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灯壳上,所述前转向灯散热器固定在所述前转向灯安装支架上,所述前转向灯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灯壳上。
[0021]在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全LED光源汽车组合大灯,其中,所述位置/昼行灯模块包括位置/昼行LED模组和厚壁件,所述位置/昼行LED模组贴合安装在所述厚壁件的后侧,所述厚壁件上固定安装有位置/昼行安装支架,所述位置/昼行安装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灯壳上。
[0022]在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全LED光源汽车组合大灯,其中,所述近光灯模块包括近光调光螺杆、近光LED模组、近光灯散热器、近光调光电机和近光反射碗,所述灯壳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近光灯安装支架,所述近光LED模组通过近光灯散热器固定在所述近光灯安装支架上,所述近光LED模组与所述近光灯散热器的表面贴合,所述近光灯安装支架与所述近光反射碗为一体结构,所述近光调光螺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近光调光螺杆分别设置在近光反射碗的上部和下部,所述近光调光电机的转轴与所述近光调光螺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近光反射碗的内侧设置有近光LED灯条,所述近光LED灯条通过安装孔与近光灯散热器螺栓固定连接。
[0023]在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全LED光源汽车组合大灯,其中,所述远光灯模块包括远光LED模组、远光散热器、远光反射碗、两个远光调光螺杆和远光灯安装支架,所述远光LED模组贴合安装在远光散热器的表面,所述远光反射碗与所述远光灯安装支架为一体结构,两个所述远光调光螺杆分别设置在所述远光反射碗的上端和下端,所述远光调光螺杆与远光调节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远光散热器固定安装在所述远光灯安装支架上,所述远光灯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灯壳上。
[0024]在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全LED光源汽车组合大灯,其中,所述前雾灯模块包括雾灯LED模组、雾灯反射碗、雾灯调光螺杆、雾灯散热器和雾灯安装支架,所述雾灯LED模组贴合在所述雾灯散热器的表面固定,所述雾灯散热器固定在所述雾灯安装支架上,所述雾灯安装支架与所述雾灯反射碗为一体机构,所述雾灯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灯壳上,所述雾灯调光螺杆设置在所述雾灯反射碗上,所述雾灯调光螺杆与所述雾灯调节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
[0025]在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全LED光源汽车组合大灯,其中,所述灯壳前侧设有装饰框和灯罩,所述装饰框通过螺栓和所述灯壳外沿的安装孔与所述灯壳固定在一起,所述灯罩与所述灯壳通过胶槽结构配合安装。
[0026]在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全LED光源汽车组合大灯,其中,所述灯壳有外延的安装
耳。
[0027]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8]本技术利用LED车灯无污染不含汞元素、耗电低等特点节能环保;利用LED灯耐高温、散热快等特点保证低维修、长寿命;利用LED抗振性能强,稳定性能好等特点使车大灯品质稳定,针对车大灯轻量化,将组合大灯结构统一并全面使用LED模组统一控制光源,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并精简结构,达到轻量化的目的,针对行车安全性,通过车大灯结构优化,增强近光灯、远光灯光源,以及提高雾灯在恶劣环境的透光性,显著增加行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LED光源汽车组合大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转向灯模块(2),所述前转向灯模块(2)设置于灯壳(1)的左侧;位置/昼行灯模块(3),所述位置/昼行灯模块(3)贯穿所述灯壳(1)的左侧和下侧设置;近光灯模块(4),所述近光灯模块(4)设置于所述灯壳(1)的中部;远光灯模块(5),所述远光灯模块(5)设置在所述灯壳(1)的偏右侧;前雾灯模块(6),所述前雾灯模块(6)设置在所述灯壳(1)的右侧;所述前转向灯模块(2)、所述位置/昼行灯模块(3)、所述近光灯模块(4)、所述远光灯模块(5)和所述前雾灯模块(6)分别由转向灯、位置灯和昼行灯、近光灯、远光灯、雾灯及其模组集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LED光源汽车组合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向灯模块(2)包括前转向LED模组(21)、前转向灯反射碗(12)、前转向灯散热器(17)和前转向灯安装支架(22),所述前转向LED模组(21)贴合设置于所述前转向灯散热器(17)的表面,所述前转向灯反射碗(12)与所述前转向灯安装支架(22)为一体结构,所述前转向灯安装支架(22)固定安装在所述灯壳(1)上,所述前转向灯散热器(17)固定在所述前转向灯安装支架(22)上,所述前转向灯安装支架(22)固定在所述灯壳(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LED光源汽车组合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昼行灯模块(3)包括位置/昼行LED模组(19)和厚壁件(20),所述位置/昼行LED模组(19)贴合安装在所述厚壁件(20)的后侧,所述厚壁件(20)上固定安装有位置/昼行安装支架(18),所述位置/昼行安装支架(18)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灯壳(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LED光源汽车组合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光灯模块(4)包括近光调光螺杆(9)、近光LED模组(10)、近光灯散热器(11)、近光调光电机(23)和近光反射碗(31),所述灯壳(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近光灯安装支架(33),所述近光LED模组(10)通过近光灯散热器(11)固定在所述近光灯安装支架(33)上,所述近光LED模组(10)与所述近光灯散热器(11)的表面贴合,所述近光灯安装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廷渝史新梅尹元昊陈凯强张岚时运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