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排放检测控制系统,包括:检测模块,通过开关S1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排放检测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水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废水排放检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对水质进行检测的仪器主要为水质检测器,在使用时只要取定量的样本进行检测即可,而对于一些化工厂或者类似工厂在产生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水对生态环境有着极其大的影响,因此国家对该类的化工厂的废水排放有一定的标准,针对该标准废水排放前都需要进行处理并在处理后进行检测是否达标。
[0003]现有的自动取样的主要是将管放置于废水内,对排放过程中的废水进行取样,这样需要时刻保持管道内有废水排出,才能进行废水的收集,因此无法自主根据管道内废水的排放对水质检测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在对管道内的废水进行检测时,无法对检测设备的检测时间进行切换,管道内的废水在排放时,无法根据液位的高度进行预警提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提供一种废水排放检测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技术方案:一种废水排放检测控制系统,包括:
[0006]检测模块,通过开关S1通
‑
断对管道的排放进行检测,经电流检测器U1进行导通电流的监测;并将导通的电源传输给控制模块;
[0007]控制模块,通过开关S2的切换,对端子排J1的得电时间进行延时控制;
[0008]液位检测模块,通过A端口与B端口导通,对管道中的液位进行报警提示;
[0009]触发模块,通过继电器T的得电,对常开触点S3进行吸附,控制端子排J1的通电。
[00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开关S1、电阻R1、电流检测器U1、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电容C1,其中,所述开关S1一端与输入IN1电源+9V连接;所述开关S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一端和电流检测器U1引脚5连接;所述电阻R1另一端与地线GND连接;所述电流检测器U1引脚4与地线GND连接;所述电流检测器U1引脚7分别与二极管D2负极端和二极管D1正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负极端分别与二极管D2负极端、电流检测器U1引脚2和电容C1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与地线GND连接;所述开关S1设置在管道内。
[00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连接的第二控制单元;
[0012]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二极管D3、开关S2、电阻R3和指示灯L1,其中,所述二极管D3正极端与二极管D2负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负极端与开关S2引脚1连接;所述开关S2引脚2与电阻R3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与指示灯L1正极端连接。
[00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二极管D4、可控硅U2、二极管D5、二极管D6、电阻R2、电容C2、二极管D7和二极管D8,其中,所述二极管D4正极端分别与二极管D7负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4负极端分别与可控硅U2正极端、二极管D5负极端和二极管D6正
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6负极端与开关S2引脚4连接;所述开关S2引脚3分别与电阻R2一端和电容C2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另一端分别与可控硅U2负极端、二极管D7正极端和二极管D8正极端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与可控硅U2引脚1连接;所述二极管D5正极端分别与指示灯L1负极端和二极管D8负极端连接。
[001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液位检测模块包括排放液位检测单元,与所述排放液位检测单元连接的报警提示单元;
[0015]所述排放液位检测单元包括三极管Q3、电容C3、电阻R4、三极管Q2和指示灯L2,其中,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端分别与二极管D8负极端和A端口连接;所述三极管Q2基极端与三极管Q3集电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集电极端分别与电阻R4一端和指示灯L2正极端连接;所述电阻R4另一端与电容C3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3基极端和B端口连接;所述三极管Q3发射极端分别与指示灯L2负极端和地线GND连接;所述A端口和所述B端口置于管道内;所述A端口设置在液体流在管道的最低点,所述B端口设置在液体流在管道的最高点。
[001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提示单元包括三极管Q4、三极管Q1和扬声器LS,其中,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端与三极管Q2发射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基极端与三极管Q4集电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基极端与电阻R4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发射极端分别与地线GND和扬声器LS另一端连接。
[001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触发模块包括继电器T、常开触点S3和端子排J1,其中,所述继电器T一端与三极管Q1发射极端连接;所述继电器T另一端与端子排J1一端和地线GND连接;所述继电器J1另一端与常开触点S3一端连接;所述常开触点S3另一端与输入电源端口IN连接。
[001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检测器U1型号为MAX471;所述开关S1为常开开关;所述开关S2的引脚1和引脚2为常闭,引脚3和引脚4为常开;所述继电器T得电吸附常开触点S3闭合;所述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型号均为PNP;所述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型号均为NPN;所述可控硅U2型号为单向可控硅。
[0019]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开关S1对通
‑
断对管道的废水排放的有
‑
无进行检测,当有废水排放时,电流检测器U1进行导通电流的监测;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提供单向的传输,电容C1进行过滤,再根据开关S2的切换对继电器T断电的时间进行控制,根据废水的排放控制水质检测设备的运行;指示灯L1点亮则瞬时控制继电器T得电,指示灯L1熄灭则延时继电器T的失电;此时端子排J1连接水质检测设备实现废水的采样;然后通过A端口与B端口对管道的液位进行检测,当两端口与都置于废水内,则两者导通,此时在多组三极管的协同下,控制扬声器LS得电,并进行报警提示,此时完成的管道中的液位预警。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一种废水排放检测控制系统,包括:
[0022]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开关S1、电阻R1、电流检测器U1、二极管D1、二极管D2
和电容C1。
[0023]所述检测模块中所述开关S1一端与输入IN1电源+9V连接;所述开关S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一端和电流检测器U1引脚5连接;所述电阻R1另一端与地线GND连接;所述电流检测器U1引脚4与地线GND连接;所述电流检测器U1引脚7分别与二极管D2负极端和二极管D1正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负极端分别与二极管D2负极端、电流检测器U1引脚2和电容C1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与地线GND连接;所述开关S1设置在管道内;开关S1通
‑
断对管道的排放进行检测,经电流检测器U1进行导通电流的监测。
[0024]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连接的第二控制单元。
[0025]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排放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模块,通过开关S1通
‑
断对管道的排放进行检测,经电流检测器U1进行导通电流的监测;并将导通的电源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开关S2的切换,对端子排J1的得电时间进行延时控制;液位检测模块,通过A端口与B端口导通,对管道中的液位进行报警提示;触发模块,通过继电器T的得电,对常开触点S3进行吸附,控制端子排J1的通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排放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开关S1、电阻R1、电流检测器U1、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电容C1,其中,所述开关S1一端与输入IN1电源+9V连接;所述开关S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一端和电流检测器U1引脚5连接;所述电阻R1另一端与地线GND连接;所述电流检测器U1引脚4与地线GND连接;所述电流检测器U1引脚7分别与二极管D2负极端和二极管D1正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负极端分别与二极管D2负极端、电流检测器U1引脚2和电容C1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与地线GND连接;所述开关S1设置在管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排放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连接的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二极管D3、开关S2、电阻R3和指示灯L1,其中,所述二极管D3正极端与二极管D2负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负极端与开关S2引脚1连接;所述开关S2引脚2与电阻R3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与指示灯L1正极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水排放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二极管D4、可控硅U2、二极管D5、二极管D6、电阻R2、电容C2、二极管D7和二极管D8,其中,所述二极管D4正极端分别与二极管D7负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4负极端分别与可控硅U2正极端、二极管D5负极端和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嘉单,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安测智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