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体错位加工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56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杯体错位加工生产线,避免相邻工位上的物料混淆加工,有效提高加工质量,降低报废率,其包括设于机架上由动力源驱动的传送带,还包括导杆和送料单元;所述传送带为并列排布的两条,导杆分别设于传动带的两侧;所述送料单元为多个,且交错排设于两条传送带的工位上;所述送料单元包括第一传感器、挡料机构和挡板,且挡料机构的挡料杆由气缸控制伸缩;所述挡板设于工位的终点位置,挡料机构设于挡板前方,第一传感器设于挡板一侧,通过第一传感器感应终点位置有无物料控制挡料杆的伸缩。挡料杆的伸缩。挡料杆的伸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杯体错位加工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杯体或壶体类容器加工
,尤其是一种杯体错位加工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保温杯、保温壶等产品加工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各个工序需要不同的加工设备完成。目前大多是按照加工工序将所需加工设备依次排布,物料由传送带依次传递到各个工序设备处,然后工作人员或机器人抓取物料进行加工后,再放在传送带上传递到下一工序设备处,这样相邻两个工位的待加工产品和已经加工完成的产品很容易混在一起,造成一些物料会经历再次加工,而有些物料会没有进行加工,这样极大程度地增加了产品的报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杯体错位加工生产线,避免相邻工位上的物料混淆加工,有效提高加工质量,降低报废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杯体错位加工生产线,其包括设于机架上由动力源驱动的传送带,还包括导杆和送料单元;所述传送带为并列排布的两条,导杆分别设于传动带的两侧;所述送料单元为多个,且交错排设于两条传送带的工位上;所述送料单元包括第一传感器、挡料机构和挡板,且挡料机构的挡料杆由气缸控制伸缩;所述挡板设于工位的终点位置,挡料机构设于挡板前方,第一传感器设于挡板一侧,通过第一传感器感应终点位置有无物料控制挡料杆的伸缩。
[0006]优选的,所述挡料机构对称设于传送带的两侧,挡料机构还包括固定板和连杆;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机架上,气缸和挡料杆均设于固定板上;所述挡料杆为折弯状,且折弯处铰接在固定板上;所述连杆头端连接气缸伸出端,尾端连接挡料杆一端,挡料杆另一端伸出挡住物料。
[0007]优选的,所述送料单元还包括第二传感器,且第二传感器设于挡料机构前方,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物料后控制挡料机构阻断通路,并在终点位置处的传感器检测到无物料后释放通路。
[0008]优选的,所述送料单元还包括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设于终点位置,且顶升机构位于挡板前侧;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气缸和支撑架,顶升气缸固定在机架上,支撑架固定在顶升气缸的伸缩端;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具有与物料外形匹配的支撑部。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均设有导向轮和导向板,导向板均固定在机架上,与导向板接触的导向轮固定在支撑架上并随支撑架的升降沿导向板滚动。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挡料机构和传感器的设置能够在终点位置还存在未加工物料时,对流向该位置的物料进行阻挡,当终点位置没有物料时释放,保
证终点位置处始终仅有一个待加工物料,避免终点位置处物料的混淆;同时,设置两条传送带且送料单元交错分布于两条传送带上的工位上,每个工位完成加工的物料都会送至另一条传送带上,将相邻两个工位的产品分离开,实现只要流向该工位的即是该工位需要加工的产品,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机器人操作都能够轻松识别,避免了相邻工位上的物料混淆加工,大大提高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也极大地降低了产品报废率。
[0011]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一是挡料杆设为折弯状,由气缸和连杆控制,气缸伸缩推动连杆带动挡料杆旋转,阻断或释放传送带上的通路,折弯状能够旋转的挡料杆既能阻挡物料也能缓解物料对挡料杆的冲击力,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率的同时也避免对物料的损伤,提高产品加工质量,而连杆的设置,将挡料杆这类易损件与气缸分离开来,更便于维修更换,也有效降低维修成本;二是送料单元的前端设置第二传感器,当其感应到杯子时,挡料机构阻断通路,等待终点位置的传感器发送释放信号,这样挡料机构前端有杯子时挡料机构就阻断,终点位置的传感器检测到终点位置没有物料时,挡料机构释放通路,后一物料到达挡料机构前端被第二传感器检测到时,挡料机构又立即阻断通路,这样能够更进一步保证挡料机构和终点位置之间始终只有一个物料流向加工,避免混淆;三是顶升机构的设置,将终点位置处的物料顶起一定高度,避免抓取时与传送带的触碰对其造成的影响,避免对生产线损伤的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或机器人抓取物料;四是顶升机构还设置导向板和导向轮,支撑架升降时通过导向轮在导向板上的滚动,对支撑架的升降起到导向作用,提高物料被顶起时的稳定性,更便于抓取。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杯体错位加工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4]图3是本技术杯体错位加工生产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 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0016]图5是挡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00、机架,200、机器人,1、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3、挡料机构,4、挡板,5、第一传感器,6、第二传感器,7、主动轮,8、从动轮,9、动力源,10、导杆,11、导杆支架,12、顶起机构,13、物料,14、顶升气缸,15、支撑架,16、导向轮,17、导向板,18、支撑部,30、挡料杆,31、固定板,32、气缸,33、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实施例1:参照附图1

5,一种杯体错位加工生产线,包括设于机架100上的第一传送带1、第二传送带2、导杆10和送料单元;所述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并列排布设置,且均由动力源9分别驱动,动力源由控制器控制,动力源可以是伺服电机、调速电机等,传送带、电机、控制器均为现有技术;所述导杆10分别设于第一传送带1、第二传送带2的两侧,用
于对传送带上杯体等物料的导向作用,导杆10平行于传送带并通过固定在机架100上的导杆支架11安装在传送带两侧;所述导杆支架11为多个且间隔排布。
[0021]参照附图1和3,以图中示出的五个工位为例,机器人200可以设置在生产线的两侧,也可以设置在同一侧;所述送料单元为五个,且交错排设于两条传送带的五个工位上,即工位一的送料单元设置在第二传送带2上,工位二的送料单元设置在第一传送带1上,工位三的送料单元设置在第二传送带2上,工位四的送料单元设置在第一传送带1上,工位五的送料单元设置在第二传送带2上;所述送料单元包括第一传感器5、挡料机构3和挡板4;所述挡板4固定在每个工位的终点位置处,挡料机构3设于挡板4前方,挡料机构3可以设置在每个工位的靠前端、中部或者靠后端;所述第一传感器5设于挡板4前侧,第一传感器5可以安装在传送带侧面位于挡板4前侧的位置处,第一传感器5用于检测终点位置是否有物料;每个送料单元的挡料机构3均为两组,且对称设于传送带的两侧。
[0022]参照附图5,所述挡料机构3包括固定板31、气缸32、连杆33和挡料杆30;所述固定板31固定在机架100上,气缸32和挡料杆30均安装在固定板31上;所述挡料杆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杯体错位加工生产线,包括设于机架(100)上由动力源驱动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杆(10)和送料单元;所述传送带为并列排布的两条,导杆分别设于传动带的两侧;所述送料单元为多个,且交错排设于两条传送带的工位上;所述送料单元包括第一传感器(5)、挡料机构(3)和挡板(4),且挡料机构(3)的挡料杆(30)由气缸(32)控制伸缩;所述挡板(4)设于工位的终点位置,挡料机构(3)设于挡板(4)前方,第一传感器(5)设于挡板(4)一侧,通过第一传感器(5)感应终点位置有无物料控制挡料杆(30)的伸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体错位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机构(3)对称设于传送带的两侧,挡料机构(3)还包括固定板(31)和连杆(33);所述固定板(31)固定在机架(100)上,气缸(32)和挡料杆(30)均设于固定板(31)上;所述挡料杆(30)为折弯状,且折弯处铰接在固定板(31)上;所述连杆(33)头端连接气缸(32)伸出端,尾端连接挡料杆(30)一端,挡料杆(30)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伟应伟剑应鸿瑞陈浩儇翁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