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高效氮肥施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239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大豆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高效氮肥施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当前种植地土壤可利用氮含量参数及待种植大豆品种的各生长期所需的氮肥量;S2、基于当前种植地土壤可利用氮含量参数及待种植大豆品种的各生长期所需的氮肥量计算获取大豆各生长期的氮肥施用量;S3、完成氮肥的称取、填充操作,得到填充有不同质量的氮肥的施肥管道;S4、在大豆播种的同时,完成施肥管道的埋设操作,每一行大豆配置一组施肥管道;S5、通过向施肥管道内灌入水实现施肥管道内水溶性高分子薄膜的溶解操作,从而实现氮肥的施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氮肥的快速、精准、按需分施,提高大豆对氮肥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高产目标。从而达到高产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高效氮肥施用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豆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高效氮肥施用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之一,是具有极高营养价值、高生理活性和广泛工业用途的宝贵生物资源。
[0003]大豆种植过程中的氮素来源有三个:一是通过增施氮素肥料向大豆提供氮素,二是土壤中固有的氮素,三是根瘤菌的固氮。根瘤菌固氮能向大豆提供1/2

2/3的氮素。一般来说,大豆产量越高,由根瘤菌固氮所获得的氮素比例越大。在生育初期和分枝期,大豆所需氮素主要由施肥供给或从土壤中吸收。在植株生长的中后期,大豆主要是利用根瘤固定的氮素,一般来说,大豆的根瘤在幼苗出现第一复叶时,已形成,但是其固氮能力尚弱,这时幼苗根系便从土壤中吸收氮素。此时需氮量虽然不多,但是若土壤中氮素不足,往往出现缺氮症状,影响其正常生长。大豆开花结荚期间是大豆需氮高峰期,此时,尽管根瘤固氮能力很强,但一般也不能完全满足需要,需适当的增施氮肥,以满足其氮素需求。在大豆鼓粒后期,根瘤固氮能力减弱,根系吸收能力下降,需另外补充氮肥,所以要想获得较高的产量,种植大豆要适量增施氮肥,但是施用氮肥不能过量,因为大豆根瘤的固氨作用和对土壤中氮素的吸收是相互影响的,土壤中无机氮肥过多会抑制大豆根瘤的形成并降低根瘤的固氮活性。同时,目前在氮肥的施用过程中,普遍存在利用率低的情况,因此,如何因地制宜的实现大豆种植过程中氮肥的施用一直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豆高效氮肥施用的方法,可以实现氮肥的快速、精准、按需分施,提高大豆对氮肥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大豆高效氮肥施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获取当前种植地土壤可利用氮含量参数及待种植大豆品种的各生长期所需的氮肥量;
[0008]S2、基于当前种植地土壤可利用氮含量参数及待种植大豆品种的各生长期所需的氮肥量计算获取大豆各生长期的氮肥施用量;
[0009]S3、完成氮肥的称取、填充操作,得到填充有不同质量的氮肥的施肥管道;
[0010]S4、在大豆播种的同时,完成施肥管道的埋设操作,每一行大豆配置一组施肥管道;
[0011]S5、通过向施肥管道内灌入水实现施肥管道内水溶性高分子薄膜的溶解操作,从而实现氮肥的施用。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基于以下计算公式计算获取大豆各生长期的氮肥施用量:
[0013]各生长期的氮肥施用量=各生长期所需的氮肥量

当前种植地土壤可利用氮含量参数

各时期根瘤固氮量参数。
[0014]进一步地,所述施肥管道由设有若干通孔的PVC管道,以及黏贴设置在PVC管道内的,用于封堵通孔的水溶性高分子薄膜构成,PVC管道一端封口,另一端通过接口连接有供水管路。
[0015]进一步地,一组施肥管道包括幼苗期施肥管道(用于大豆出苗至分枝期施氮)、盛花期施肥管道(用于大豆分枝至盛花期施氮)、结荚期施肥管道(用于大豆盛花至结荚期施氮)和大豆鼓粒期施肥管道(用于大豆鼓粒期施氮)。
[0016]进一步地,通孔内安装有单向阀,避免水从通孔进入施肥管道内。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进入施肥管道的水,会使得施肥管道内水溶性高分子薄膜的溶解,此时,氮肥会从管道内被冲刷出来,从而实现施氮操作。
[0018]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氮肥残留在施肥管道内,埋设时,通孔是位于施肥管道的下底面的,且每一个通孔均配置有弧形引流坡。
[001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可以实现氮肥的科学按需分施,提高大豆对氮肥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高产目标。
[0021]2)可以实现氮肥的快速、精准施用,并避免氮肥的浪费。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大豆高效氮肥施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S1、获取当前种植地土壤可利用氮含量参数及待种植大豆品种的各生长期所需的氮肥量;本实施例中,土壤可利用氮含量参数为可以直接被植物根系吸收的氮,即土壤速效氮;不同的大豆品种各生长期所需的氮肥量存在差异,一般地,大豆出苗至分枝期吸氮率为全生育期吸氮总量的15%,分枝至盛花期为16.4%,盛花至结荚期为28.3%,鼓粒期为24%;
[0026]S2、基于当前种植地土壤可利用氮含量参数及待种植大豆品种的各生长期所需的氮肥量计算获取大豆各生长期的氮肥施用量;其中,各生长期的氮肥施用量=各生长期所需的氮肥量

当前种植地土壤可利用氮含量参数

各时期根瘤固氮量参数;
[0027]S3、完成氮肥的称取、填充操作,得到填充有不同质量的氮肥的施肥管道;具体地,首先称取各生长其所需的氮肥,氮肥可以选用铵态氮肥、氨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氰氨态氮肥以及酰胺态氮肥等,称取完成后,即可进行氮肥的填充操作,将氮肥直接倒入施肥管道内,然后在施肥管道的未封口端接上接头,备用;
[0028]S4、在大豆播种的同时,完成施肥管道的埋设操作,每一行大豆配置一组施肥管道;一组施肥管道包括幼苗期施肥管道(用于大豆出苗至分枝期施氮)、盛花期施肥管道(用于大豆分枝至盛花期施氮)、结荚期施肥管道(用于大豆盛花至结荚期施氮)和大豆鼓粒期施肥管道(用于大豆鼓粒期施氮),具体每一种幼苗期施肥管道的数量跟该生长期施肥的次
数有关,施肥次数=施肥管道数量。
[0029]S5、通过向施肥管道内灌入水实现施肥管道内水溶性高分子薄膜的溶解操作,从而实现氮肥的施用。具体地,通过供水管路向施肥管道内加水,这些水会使得施肥管道内水溶性高分子薄膜的溶解,此时,氮肥会从管道内被冲刷出来,从而实现施氮操作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施肥管道由设有若干通孔的PVC管道,以及黏贴设置在PVC管道内的,用于封堵通孔的水溶性高分子薄膜构成,PVC管道一端封口,另一端通过接口连接有供水管路。
[0031]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前期的施肥管道在氮肥施用过程中造成后期的施肥管道内氮肥的泄漏,通孔内安装有单向阀,避免水从通孔进入施肥管道内。
[0032]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氮肥残留在施肥管道内,埋设时,通孔是位于施肥管道的下底面的,且每一个通孔均配置有弧形引流坡,从而可以使得施肥管道内的氮肥可以全部排出来。
[0033]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高效氮肥施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当前种植地土壤可利用氮含量参数及待种植大豆品种的各生长期所需的氮肥量;S2、基于当前种植地土壤可利用氮含量参数及待种植大豆品种的各生长期所需的氮肥量计算获取大豆各生长期的氮肥施用量;S3、完成氮肥的称取、填充操作,得到填充有不同质量的氮肥的施肥管道;S4、在大豆播种的同时,完成施肥管道的埋设操作,每一行大豆配置一组施肥管道;S5、通过向施肥管道内灌入水实现施肥管道内水溶性高分子薄膜的溶解操作,从而实现氮肥的施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高效氮肥施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基于以下计算公式计算获取大豆各生长期的氮肥施用量:各生长期的氮肥施用量=各生长期所需的氮肥量

当前种植地土壤可利用氮含量参数

各时期根瘤固氮量参数。3.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晓晨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