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农作物氮肥利用率的施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7819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农作物氮肥利用率的施肥方法,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农作物之前,调整土壤的pH至弱酸性,喷洒五氯硝基苯;(2)种植农作物;(3)种植农作物之后,播种期/种植期滴灌施1/4基肥+氮肥,出苗期/早期生长期滴灌施1/4基肥,拔节期/出枝期滴灌施1/4基肥,抽穗期/开花期滴灌施氮肥+磷肥+1/4基肥,灌浆期/结荚期滴灌施缓释氮肥,整个成长期保持土壤pH为弱酸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不合理施肥对土壤及农作物造成的污染问题、硝态氮淋失问题,提高了农作物对肥料的利用率,减少了氮素流失。少了氮素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农作物氮肥利用率的施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农作物氮肥利用率的施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肥料是提供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兼有改变土壤性质、提高肥力功能的物质,它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随着复种指数及种植结构的调整,化肥的用量越来越高,化肥对粮食产量的贡献在40%以上,由于化肥在农作物增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追求高产,生产者不考虑具体的土壤、气候条件,长期施肥不当及过量施肥,不但造成了氮肥的损失,还会对土壤、地下水及大气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农作物氮肥利用率的施肥方法,解决不合理施肥对土壤、农作物、生态环境等造成的污染问题、硝态氮淋失问题,提高农作物对肥料的利用率,减少氮素流失。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一种提高农作物氮肥利用率的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种植农作物之前,调整土壤的pH至弱酸性,喷洒五氯硝基苯;
[0007](2)种植农作物;
[0008](3)种植农作物之后,播种期/种植期滴灌施1/4基肥+氮肥,出苗期/早期生长期滴灌施1/4基肥,拔节期/出枝期滴灌施1/4基肥,抽穗期/开花期滴灌施氮肥+磷肥+1/4基肥,灌浆期/结荚期滴灌施缓释氮肥,整个成长期保持土壤pH为弱酸性。
[0009]优选的,所述弱酸性为pH=6.5

7。
[0010]优选的,所述基肥为尿素、磷肥、钾肥、硒肥和锌肥,基肥中氮含量为25

30%,磷含量为9

12%,钾含量为8

12%,硒含量为1

3%,锌含量为1

3%;所述氮肥为含氮量47%的尿素;所述磷肥为含磷量16%的过磷酸钙。
[0011]优选的,基肥施加量为10

12kg/亩。
[0012]优选的,播种期/种植期氮肥施加量为2

5kg/亩;抽穗期/开花期氮肥施加量为1

3kg/亩,磷肥施加量为1

3kg/亩;灌浆期/结荚期氮肥施加量为1

3kg/亩。
[0013]优选的,播种期/种植期施肥方法为:在距离种子10

20cm的周边开施肥沟,在施肥沟中进行滴灌施肥;对于根系浅的农作物,如玉米和小麦,施肥沟深度为20

30cm;对于根系深的农作物,如大豆,施肥沟深度为35

50cm。
[0014]优选的,出苗期/早期生长期施肥方法为:在距离根周边15

30cm的地方开施肥沟,在施肥沟中进行滴灌施肥;对于根系浅的农作物,如玉米和小麦,施肥沟深度为20

30cm;对于根系深的农作物,如大豆,施肥沟深度为35

50cm。
[0015]优选的,拔节期/出枝期施肥方法为:在距离根周边20

30cm的地方开施肥沟,在施肥沟中进行滴灌施肥;对于根系浅的农作物,如玉米和小麦,施肥沟深度为20

30cm;对于根
系深的农作物,如大豆,施肥沟深度为35

50cm。
[0016]优选的,抽穗期/开花期施肥方法为:在距离根周边10

20cm的地方开施肥沟,在施肥沟中进行滴灌施肥;对于根系浅的农作物,如玉米和小麦,施肥沟深度为15

20cm;对于根系深的农作物,如大豆,施肥沟深度为25

40cm。
[0017]优选的,灌浆期/结荚期施肥方法为:在距离根周边10

20cm的地方开施肥沟,在施肥沟中进行滴灌施肥;对于根系浅的农作物,如玉米和小麦,施肥沟深度为20

30cm;对于根系深的农作物,如大豆,施肥沟深度为35

50cm。
[0018]上述所有施肥沟均为环状,所有滴灌施肥处理后都对都施肥沟进行覆土,覆土处理后施肥沟与地面保持水平。
[0019]所述农作物指的是玉米、小麦和大豆。
[0020]玉米的出苗期指的是播种至拔节的一段时间;拔节期指的是植株雄穗伸长,茎节总长度达2~3cm,叶龄指数30左右;抽穗期指的是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cm;灌浆期指的是授粉后30天左右。
[0021]小麦的出苗期指的是小麦播种出苗到小麦起身拔节前;拔节期指的是小麦基部节间开始伸长,节间露出地面1.5

2.0cm;抽穗期指的是全田50%以上顶小穗(不包括芒)露出旗叶叶鞘1/2时;灌浆期指的是从“多半仁”经过“顶满仓”到蜡熟期前。
[0022]大豆的早期生长期指的是在大豆发芽后25天左右,作物高度达到6至8英寸;出枝期指的是大豆长出0至6枝,一般是在发芽后40天左右;开花期指的是大豆发芽后45至50天左右;结荚期指的是大豆发芽后55至60天。
[0023]氮是遗传物质的基础,是各类重要化合物的组分,氮素营养状况直接影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和分配,进而影响作物品质。氮素供应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起决定性作用,它影响植物体对K、P、Ca等营养元素的吸收以及植物体内还原糖、有机酸含量。氮素在构成蛋白质、叶绿素、酶和维生素等物质结构和维持作物生命活动、促进生长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氮素是限制农作物产量的重要营养元素。本专利技术氮肥深施结合覆土,可以增加土壤对铵离子的吸附,减少挥发,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施肥深度结合作物品种特性与施肥量灵活掌握;根据作物施用氮肥,小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需氮肥较多,应适当多施,而豆类作物,一般只需要根瘤菌未起作用前的生长初期施用少量氮肥;根据土壤特性,少量多次追施,平衡施肥,水肥共同调控,调整施肥时期,改善施肥方法,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氮肥被土壤固定,大部分转换成无机态氮(硝态氮和铵态氮),能有效提高作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提高氮肥利用率。
[002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5]氮肥造成环境问题主要有大量不合理施肥对土壤及作物的污染;硝酸盐的淋失对地下水的污染;反硝化作用损失的氮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以及径流汇集于水体的富营养化等问题。氮肥进入土壤后变成土壤养分,一部分被植物吸收,一部分被土壤固定,其余大部分转换成土壤矿物质,全氮中只有无机态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才能为作物吸收,目前作物对氮肥的利用率仅为30

50%,施入土壤中的氮肥,通过硝化作用转化为硝态氮,硝态氮随着水分的运移进入地下水体,硝态氮淋失是农田生态系统中氮素损失的一个重要途径,会极大降低氮肥利用率。同时,氮肥还以径流、氧挥发、氧化亚氮、一氧化二氮等形式损失。为了提高氮肥利用率,本专利技术氮肥深施结合覆土,可以增加土壤对铵离子的吸附,减少挥
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农作物氮肥利用率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农作物之前,调整土壤的pH至弱酸性,喷洒五氯硝基苯;(2)种植农作物;(3)种植农作物之后,播种期/种植期滴灌施1/4基肥+氮肥,出苗期/早期生长期滴灌施1/4基肥,拔节期/出枝期滴灌施1/4基肥,抽穗期/开花期滴灌施氮肥+磷肥+1/4基肥,灌浆期/结荚期滴灌施缓释氮肥,整个成长期保持土壤pH为弱酸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农作物氮肥利用率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弱酸性为pH=6.5

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农作物氮肥利用率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肥为尿素、磷肥、钾肥、硒肥和锌肥,基肥中氮含量为25

30%,磷含量为9

12%,钾含量为8

12%,硒含量为1

3%,锌含量为1

3%;所述氮肥为含氮量47%的尿素;所述磷肥为含磷量16%的过磷酸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农作物氮肥利用率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基肥施加量为10

12kg/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农作物氮肥利用率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期/种植期氮肥施加量为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廖成松吴电明王智慧王福超
申请(专利权)人: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