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导体研磨胶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半导体研磨胶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芯片的性能越来越好,尺寸越来越小,在半导体芯片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已完成的芯片器件进行背部研磨减薄(Back Gr i nd i ng),研磨时,需要对晶圆正面进行保护,贴合一层保护胶带,成为BG tape,以保护晶圆在研磨过程中免受杂质或水的污染,确保芯片的质量。晶圆背部研磨胶带需要具备高内聚性能,研磨时不能残胶,对晶圆有较好的贴附性,水洗时不能渗水,同时胶面平整度以及外观要求均较高,不可有胶粒,杂质和异物,同时厚度公差需要控制在
±
3μm以内。
[0003]市售BG tape主要制备方法为在PO/PVC基材上涂布50
‑
100μm溶剂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经溶剂挥发干燥和化学交联固化后贴合离型膜制得半成品再经40
‑
50℃熟化3
‑
7day后得到。此方法因干胶量大,使用大量的溶剂带来能耗和VOC排放问题,同时制程过程中极易出现胶层形成表干,底部溶剂挥发造成针眼,胶泡等外观缺陷,另外熟化时间过长,生产线速度低,导致生产效率较低。且市售BG胶带通常未做抗静处理,在贴合和撕膜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损坏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研磨胶带,采用无溶剂UV固化技术,胶层具有较高的内聚强度,研磨过程中不残胶,不渗水,制备过程绿色环保,低能耗,低V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研磨胶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聚噻吩涂层、PO基材层、聚氨酯底涂层、压敏胶层及抗静电离型膜层,所述胶带由第一聚噻吩涂层、PO基材层、聚氨酯底涂层、压敏胶层及抗静电离型膜层由上向下依次复合制备;所述压敏胶层按组分包括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酰吗啉、丙烯酰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及光引发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研磨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底涂层为含有丙烯酸酯双键的聚氨酯乳液,聚氨酯的分子量为5000
‑
10000,双键含量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研磨胶带,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所述压敏胶层按组分包括丙烯酸异辛酯50
‑
70份、丙烯酸丁酯0
‑
30份、丙烯酸羟乙酯5
‑
15份、丙烯酸异冰片酯5
‑
15份、丙烯酰吗啉0
‑
10份、丙烯酰胺0
‑
5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0.1
‑
1份及光引发剂0.1
‑
2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研磨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采用二苯基
‑
(2,4,6
‑
三甲基苯甲酰)氧磷、1
‑
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
‑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
‑1‑
丙酮、2,4,6
‑
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苯基双(2,4,6
‑
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半导体研磨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采用二苯基
‑
(2,4,6
‑
三甲基苯甲酰)氧磷和1
‑
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半导体研磨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层制备步骤如下:将压敏胶层所包含的组分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酰吗啉、丙烯酰胺及光引发剂TPO混合均匀,采用波长为365nm,光强为20mw/cm2的UV
‑
LED灯辐照20
‑
120s停止光照,控制单体转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喻四海,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博益鑫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