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粘性网格缓冲泡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912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粘性网格缓冲泡棉,从上至下依次由第一离型膜层1、第一压敏胶层2、亚克力发泡层3、第二压敏胶层4、第二离型膜层5组成;所述第一离型膜层1、第二离型膜层5上分别与第一压敏胶层2、第二压敏胶层4接触的一面带有网格形状,所述第一离型膜层1和第二离型膜层5厚度为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粘性网格缓冲泡棉


[0001]本技术涉及泡棉
,B65D81/05,具体涉及一种自粘性网格缓冲泡棉。

技术介绍

[0002]泡棉是塑料粒子发泡过的材料,是一种具有减震吸音功效的优质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建材、鞋材、运动器材、汽车用品等等产业,特别是在贵重品、易碎品的保护上的使用,例如在加工过程中,会将泡棉粘贴至电子产品上以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因为撞击而出现的产品零件损坏情况。在电子产品四周加上泡棉,有效的减缓了电子产品的撞击力,大大的提高了电子产品的保护性,使得泡棉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泡棉在使用过程中的防震性能较低;另外,由于胶层贴附时粘性不够或存在气泡,造成泡棉与被保护产品贴合不紧密,容易脱落或滑动而减弱保护作用,其次,脱落或移位的泡棉会携带胶层粘附到其它零件上,导致零件移位或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体积超薄、粘结性好、缓冲性能和吸振性能优异的自粘性网格缓冲泡棉。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自粘性网格缓冲泡棉,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由第一离型膜层1、第一压敏胶层2、亚克力发泡层3、第二压敏胶层4、第二离型膜层5组成。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型膜层1和第二离型膜层5为PET膜、OPP薄膜、BOPP薄膜中的一种。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离型膜层1和第二离型膜层5为PET膜。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型膜层1和第二离型膜层5上分别与第一压敏胶层2、第二压敏胶层4接触的一面带有网格形状。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敏胶层2、第二压敏胶层4上分别与第一离型膜层1和第二离型膜层5接触的一面带有网格形状。
[0010]进一步地,所述网格形状为菱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六边形中的一种。
[0011]进一步地,所述网格形状为菱形或正方形。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型膜层1和第二离型膜层5的厚度为5

150μm。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型膜层1和第二离型膜层5的厚度为10

100μm。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敏胶层2和第二压敏胶层4为聚氨酯压敏胶、丙烯酸压敏胶、橡胶压敏胶、有机硅胶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压敏胶层2和第二压敏胶层4为丙烯酸压敏胶。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丙烯酸压敏胶可以自制也可以购买。
[0017]优选地,所述丙烯酸压敏胶购买自江西塔益莱。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敏胶层2和第二压敏胶层4的厚度为10

200μm。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敏胶层2和第二压敏胶层4的厚度为10

150μm。
[0020]进一步地,所述亚克力发泡层3为丙烯酸嵌段共聚物发泡层。
[0021]进一步地,所述丙烯酸嵌段共聚物发泡层中基体为丙烯酸嵌段共聚物,发泡体为物理发泡剂。
[0022]进一步地,本技术中所述丙烯酸嵌段共聚物为可乐丽LA

2330、LA

2250、LA

3320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3]进一步地,所述物理发泡剂为低沸点液体或发泡微球。
[0024]优选地,所述物理发泡剂为发泡微球。
[0025]进一步地,所述发泡微球为Expancel微球。
[0026]进一步地,所述亚克力发泡层3的厚度为60

400μm。
[0027]进一步地,所述亚克力发泡层3的厚度为80

300μm。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1、本技术所制备的一种自粘性网格缓冲泡棉从上至下依次由第一离型膜层1、第一压敏胶层2、亚克力发泡层3、第二压敏胶层4、第二离型膜层5组成,并限定了每层的厚度,利用各层的协同作用而具有使用方便、弯曲自如、体积超薄、性能可靠等特点。
[0030]2、本技术中的第一压敏胶层和第二压敏胶层均为丙烯酸压敏胶,使本技术具有优异的粘结强度和拉伸强度;
[0031]3、本技术中的亚克力发泡层为丙烯酸嵌段共聚物发泡层,具有优异的缓冲性能和吸振性能,能够有效应用于OLED模组中。
[0032]4、本技术中的第一压敏胶层、第二压敏胶层上分别与第一离型膜层、第二离型膜层接触的一面带有网格形状,使第一压敏胶层和第二压敏胶层在贴合被粘物时具有优异的排气性能,进一步加强了本技术的粘结强度。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第一离型膜层1、第一压敏胶层2、亚克力发泡层3、第二压敏胶层4、第二离型膜层5。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6]实施例1
[0037]一种自粘性网格缓冲泡棉,从上至下依次由第一离型膜层1、第一压敏胶层2、亚克力发泡层3、第二压敏胶层4、第二离型膜层5组成。
[0038]所述第一离型膜层1为PET膜,所述第一离型膜层1和第二离型膜层5上分别与第一压敏胶层2、第二压敏胶层4接触的一面带有网格形状,所述第一压敏胶层2、第二压敏胶层4上分别与第一离型膜层1和第二离型膜层5接触的一面带有网格形状,所述网格形状为菱形,第一离型膜层1和第二离型膜层5厚度为150μm。
[0039]所述第一压敏胶层2和第二压敏胶层4为丙烯酸压敏胶,所述丙烯酸压敏胶购买自江西塔益莱;第一压敏胶层2和第二压敏胶层4的厚度为10μm。
[0040]所述亚克力发泡层3为丙烯酸嵌段共聚物发泡层,购买于骋港。
[0041]实施例2
[0042]一种自粘性网格缓冲泡棉,从上至下依次由第一离型膜层1、第一压敏胶层2、亚克力发泡层3、第二压敏胶层4、第二离型膜层5组成。
[0043]所述第一离型膜层1为PET膜,所述第一离型膜层1和第二离型膜层5上分别与第一压敏胶层2、第二压敏胶层4接触的一面带有网格形状,所述第一压敏胶层2、第二压敏胶层4上分别与第一离型膜层1和第二离型膜层5接触的一面带有网格形状,所述网格形状为菱形,第一离型膜层1和第二离型膜层5厚度为10μm。
[0044]所述第一压敏胶层2和第二压敏胶层4为丙烯酸压敏胶,所述丙烯酸压敏胶购买自江西塔益莱;第一压敏胶层2和第二压敏胶层4的厚度为200μm。
[0045]所述亚克力发泡层3为丙烯酸嵌段共聚物发泡层,所述丙烯酸嵌段共聚物发泡层中基体为丙烯酸嵌段共聚物,发泡体为发泡微球,亚克力发泡层3厚度为300μm。
[0046]所述丙烯酸嵌段共聚物为可乐丽LA

3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粘性网格缓冲泡棉,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由第一离型膜层(1)、第一压敏胶层(2)、亚克力发泡层(3)、第二压敏胶层(4)、第二离型膜层(5)组成;所述第一离型膜层(1)、第二离型膜层(5)上分别与第一压敏胶层(2)、第二压敏胶层(4)接触的一面带有网格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粘性网格缓冲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型膜层(1)和第二离型膜层(5)为PET膜、OPP薄膜、BOPP薄膜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粘性网格缓冲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形状为菱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六边形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粘性网格缓冲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型膜层(1)和第二离型膜层(5)的厚度为5

150μ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喜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骋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