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杀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207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杀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消杀设备技术领域。消杀装置包括消杀弹、发射单元、两个触点端子、燃气单元、电子点火器和电控单元,消杀弹用于容置药品;发射单元包括支撑筒组件、移动筒和驱动件,移动筒移动连接于支撑筒组件,驱动件驱动连接于移动筒,支撑筒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消杀弹能够进入第一腔体;两个触点端子设于第一腔体内,用于点燃药品;燃气单元能够向第二腔体内充入燃气;电子点火器用于点燃第二腔体内的燃气;电控单元分别与驱动件、两个触点端子、燃气单元和电子点火器电连接,可以进行远程消杀熏蒸的投掷,实现了无接触高密度的消杀,减少人员暴露沾染风险,提高消杀效率。提高消杀效率。提高消杀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杀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消杀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消杀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针对病毒和蚊虫的消杀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常量喷雾方式、气溶胶喷雾方式、静态密闭熏蒸、烟雾弥雾机熏蒸等,在使用操作上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人为背负使用消杀设备,操作人员携带消杀设备进入到感染区和蚊虫滋生区内,人员持续行动对区域进行覆盖,然而,操作人员体力消耗较大,效率较低,并且具有人员暴露沾染的风险。另一种方式是无人机或者无人车底盘等无人装备搭载常量喷雾、气溶胶喷雾或弥雾机喷雾等消杀设备进行自动消杀,避免了人员暴露风险,提高了一定的消杀效率,但是消杀设备射程较近、单机覆盖面小,多机组队作业的成本高持续时间短,难以短时间内进行大范围的药品和熏蒸烟幕的投送,无法实现防疫区域地表和空气气溶胶消杀的高浓度覆盖以及生化拦截遮断。另外,作业后的无人装备本身已经在疫区和生化区内暴露较长时间,其本身电子设备较多难以全部密封,所以自身的洗消非常困难。
[0003]因此,亟需一种消杀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杀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可以进行远程消杀熏蒸的投掷,实现了无接触高密度的消杀,减少人员暴露沾染风险,提高消杀效率。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方面,提供一种消杀装置,包括:
[0007]消杀弹,包括容置腔和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出烟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引线,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置药品;
[0008]发射单元,包括支撑筒组件、移动筒和驱动件,所述移动筒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筒组件,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于所述移动筒,所述支撑筒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支撑筒组件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进料口,所述移动筒能够封堵所述进料口,所述消杀弹能够穿过所述进料口以进入所述第一腔体;
[0009]两个触点端子,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消杀弹与两个所述触点端子接触,两个所述触点端子分别能够连接于电源的正、负极以使所述消杀弹短路,并通过引线点燃所述药品;
[0010]燃气单元,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燃气单元能够向所述第二腔体内充入燃气;
[0011]电子点火器,用于点燃所述第二腔体内的燃气;
[0012]电控单元,分别与所述驱动件、两个所述触点端子、所述燃气单元和所述电子点火器电连接。
[001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筒组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有通孔,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
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和所述支撑件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触点端子,所述消杀弹的外周与一个所述触点端子接触,所述消杀弹的弹底与另一个所述触点端子接触。
[001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触点端子具有弹性。
[001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腔体背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设有换气单元和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开启时,所述换气单元能够向所述第二腔体内充入外界气体。
[001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燃气单元包括罐体和蠕动泵,所述罐体用于充入燃气,所述蠕动泵的进气端连接于所述罐体,所述蠕动泵的出气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腔体,所述蠕动泵与所述电控单元电连接。
[001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容置消杀弹的弹匣,所述弹匣连接于所述发射单元,所述弹匣的出料口与所述进料口连通。
[0018]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消杀装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消杀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0019]S1、消杀弹装填于第一腔体;
[0020]S2、电控单元控制燃气单元向第二腔体内充入燃气;
[0021]S3、所述电控单元控制所述第一腔体连接于电源的正、负极,使所述消杀弹短路并点燃药品;
[0022]S4、所述电控单元控制电子点火器,点燃所述第二腔体内的燃气。
[002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腔体背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设有换气单元和单向阀,在步骤S3之前还包括:
[0024]S21、所述电控单元控制所述换气单元向所述第二腔体充入预设量的外界气体。
[002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1之后还包括:
[0026]S22、所述电控单元控制所述换气单元再次向所述第二腔体充入外界气体。
[002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消杀装置包括用于容置消杀弹的弹匣,所述弹匣内设有若干消杀弹,步骤S1包括:
[0028]S11、所述电控单元控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移动筒移动,以使所述进料口敞开,所述弹匣内的消杀弹进入所述第一腔体;
[0029]S12、所述电控单元控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移动筒移动,以使所述进料口封堵。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消杀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用于消杀时,一方面,将装有药品的消杀弹通过进料口装入第一腔体内,消杀弹与两个触点端子接触,电控单元控制两个触点端子分别连接于电源的正、负极,消杀弹通过触点端子与电源正、负极连接后短路,引线燃烧点燃药品,药品产生烟雾从出烟孔出烟,从而实现消杀作用。另一方面,燃气单元相第二腔体内充入燃气,电子点火器点燃第二腔体内的燃气,实现发射出消杀弹,从而实现了远距离投放消杀弹,消杀弹投放到指定位置后,通过烟雾进行消杀,减少人员暴露沾染风险,提高了消杀效率。通过电控单元控制触点端子,实现了自动引燃药品,控制驱动件、燃气单元和电子点火器,实现了自动发射消杀弹,消杀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消杀弹的示意图;
[003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消杀弹的剖视图;
[0034]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消杀装置设于云台上的示意图;
[0035]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消杀装置的剖视图;
[0036]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消杀装置未发射状态示意图;
[0037]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消杀装置发射状态示意图;
[0038]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消杀装置的电路/气路示意图;
[0039]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提供的消杀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0040]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提供的消杀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0041]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四提供的消杀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0042]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五提供的消杀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0043]图中:
[0044]1、消杀弹;11、容置腔;12、出烟孔;13、引线;14、底座;15、铜柱;16、弹壳;17、弹头;18、钢丝网;
[0045]2、发射单元;21、支撑筒组件;211、第一筒体;2111、第一腔体;2112、进料口;212、第二筒体;2121、第二腔体;2122、燃气口;22、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杀弹(1),包括容置腔(11)和与所述容置腔(11)连通的出烟孔(12),所述容置腔(11)内设有引线(13),所述容置腔(11)用于容置药品(10);发射单元(2),包括支撑筒组件(21)、移动筒(22)和驱动件(23),所述移动筒(22)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筒组件(21),所述驱动件(23)驱动连接于所述移动筒(22),所述支撑筒组件(2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2111)和第二腔体(2121),所述支撑筒组件(21)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2111)连通的进料口(2112),所述移动筒(22)能够封堵所述进料口(2112),所述消杀弹(1)能够穿过所述进料口(2112)以进入所述第一腔体(2111);两个触点端子(3),设于所述第一腔体(2111)内,所述消杀弹(1)与两个所述触点端子(3)接触,两个所述触点端子(3)分别能够连接于电源(9)的正、负极以使所述消杀弹(1)短路,并通过引线(13)点燃所述药品(10);燃气单元(4),与所述第二腔体(2121)连通,所述燃气单元(4)能够向所述第二腔体(2121)内充入燃气;电子点火器(5),用于点燃所述第二腔体(2121)内的燃气;电控单元(6),分别与所述驱动件(23)、两个所述触点端子(3)、所述燃气单元(4)和所述电子点火器(5)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组件(21)包括支撑件(24),所述支撑件(24)设有通孔(241),所述支撑件(24)设于所述第一腔体(2111)和所述第二腔体(2121)之间,所述第一腔体(2111)和所述第二腔体(2121)通过所述通孔(241)连通,所述第一腔体(2111)的侧壁和所述支撑件(24)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触点端子(3),所述消杀弹(1)的外周与一个所述触点端子(3)接触,所述消杀弹(1)的弹底与另一个所述触点端子(3)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触点端子(3)具有弹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2121)背离所述第一腔体(2111)的一端设有换气单元(25)和单向阀(26),所述单向阀(26)开启时,所述换气单元(25)能够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路王申李帅刘羽郭月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金晟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