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357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水器,包括水箱、第一加热管路、第二加热管路、电加热件和外部加热件,水箱的下端设置有下水口,上端设置有上水口,上水口与用水管路连通,下水口与供水管路连通,用水管路上设置有用水开关阀,供水管路上设置有供水开关阀,上水口和下水口之间并联设置有第一加热管路和第二加热管路,第一加热管路和第二加热管路的进水口均与下水口连通,第一加热管路和第二加热管路的出水口均与上水口连通;电加热件设置于水箱内的顶部,电加热件的加热部低于水箱的预设水位线,能对经由第一加热管路进入水箱的水进行加热;外部加热件位于第二加热管路上,能对经过第二加热管路中的水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耗低,经济性好,安全性高。安全性高。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太阳能热水系统,通常需要采用电加热手段作为后备热源,考虑到水箱内存在自然对流现象,温度较高的水会向上流动,所以电加热器通常布置在水箱的下部或中部,使得在加热过程中水箱里面的水温趋近整体同步上升,实现水温分布的均匀。
[0003]但是,上述加热方式存在一个问题,只有把水箱里面的水全部加热到设定温度才能达到用水需求温度。即上述加热结构增加了用户在使用时的等待时间,体验效果差。相应地,为了减少用户用水的等待时间,常见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加大电热的功率和增加预热模式,提前将水箱里面的水加热到设定温度。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热水器的加热速率和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但是存在以下问题:较大功率的电加热器需要较大的供电容量,增加了能耗,而且加大电加热管的功率容易给系统的安全性造成不良影响,导致电气安全风险的增加。
[0004]所以,亟需一种热水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热水器,以解决现有热水器用户等待时间长且热损耗大的问题,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0006]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0007]热水器,包括:
[0008]水箱,所述水箱的下端设置有下水口,上端设置有上水口,所述上水口与用水管路连通,所述下水口与供水管路连通,所述用水管路上设置有用水开关阀,所述供水管路上设置有供水开关阀,所述上水口和所述下水口之间并联设置有第一加热管路和第二加热管路,所述第一加热管路和所述第二加热管路的进水口均与所述下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加热管路和所述第二加热管路的出水口均与所述上水口连通;
[0009]电加热件,设置于所述水箱内的顶部,所述电加热件的加热部低于所述水箱的预设水位线,用于对经由所述第一加热管路进入所述水箱的水进行加热;
[0010]外部加热件,位于所述第二加热管路上,用于对经过所述第二加热管路中的水进行加热。
[0011]本技术所述的热水器,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技术通过在水箱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上水口和下水口,下水口与供水管路连通,供水管路用于向水箱内供水,上水口与用水管路连通,用于为用户提供热水。选择电加热模式时,水箱内的水通过第一加热管路进行循环加热;选择其他加热模式时,水箱内的水通过第二加热管路进行循环加热。加热时,水箱内底部的水经过下水口流出,流经第一加热管路或第二加热管路后经上水口回到水箱内;第一加热管路与第二加热管路的出水口
与上水口连通,温度较低的水从下水口流出,加热后的高温水从上水口进入水箱的顶部,被加热后的高温水根据自然对流现象,被加热后的高温水会位于水箱的上部,则水箱内部的水出现温度分层,可逐层对水箱内的水加热,其中,水箱顶部的水会先达到预设温度。用水时,电加热件和外部加热件均停止工作,温度较低的水从水箱的下水口进入,加热后高温的水从水箱顶部排出,能有效提高水箱顶部用水区的加热速率,不需要把水箱里面的水全部加热到设定温度才达到用水需求温度,一方面减少用户用水的等待时间,另一方面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热水器的经济性。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水口处设置有上水管,所述上水管位于所述水箱内,所述上水管远离所述上水口的一端设置有弯折段,所述弯折段的开口端朝向所述上水口。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包括两端均开口设置的筒体和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筒体两端开口的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上水口和所述电加热件均设置于所述上封头,所述下水口设置于所述下封头。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件还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一端与所述水箱的顶部连接,所述安装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加热部连接,所述安装部的表面设置有耐腐蚀层。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部围设成环形,环形的所述加热部与所述水箱同轴设置;
[0017]和/或,所述加热部与所述预设水位线之间的间距大于1cm。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器还包括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进水端口与所述下水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出水端口与所述第一加热管路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出水端口与所述第二加热管路的进水口连通。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管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加热支路和第二加热支路,所述外部加热件包括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一加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支路上,所述第二加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支路上,所述第一加热支路和所述第二加热支路均能选择性导通。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器还包括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进水端口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出水端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两个出水端口分别与第一加热支路和第二加热支路连通。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水口与所述第一三通阀之间设置有水泵。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水开关阀与所述下水口之间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仅允许水从所述供水开关阀流向所述下水口。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是实施例一提供的热水器的示意图;
[0025]图2是实施例一提供的热水器的水箱的示意图;
[0026]图3是实施例一提供的热水器的水箱的局部示意图;
[0027]图4是实施例一提供的热水器的处于第一种工作模式的示意图;
[0028]图5是实施例一提供的热水器的处于第二种工作模式的示意图;
[0029]图6是实施例一提供的热水器的处于第三种工作模式的示意图;
[0030]图7是实施例二提供的热水器的示意图;
[0031]图8是实施例三提供的热水器的示意图。
[0032]标号说明:
[0033]100、用水管路;200、供水管路;300、第一加热管路;400、第二加热管路;410、第一加热支路;420、第二加热支路;
[0034]1、水箱;10、预设水位线;11、筒体;12、上封头;13、下封头;14、上水管;141、弯折段;15、下水管;
[0035]21、电加热件;211、加热部;212、安装部;22、第一外部加热件;23、第二外部加热件;
[0036]31、第一三通阀;32、第二三通阀;33、供水开关阀;34、单向阀;35、用水开关阀;
[0037]4、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所述水箱(1)的下端设置有下水口,上端设置有上水口,所述上水口与用水管路(100)连通,所述下水口与供水管路(200)连通,所述用水管路(100)上设置有用水开关阀(35),所述供水管路(200)上设置有供水开关阀(33),所述上水口和所述下水口之间并联设置有第一加热管路(300)和第二加热管路(400),所述第一加热管路(300)和所述第二加热管路(400)的进水口均与所述下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加热管路(300)和所述第二加热管路(400)的出水口均与所述上水口连通;电加热件(21),设置于所述水箱(1)内的顶部,所述电加热件(21)的加热部(211)低于所述水箱(1)的预设水位线(10),用于对经由所述第一加热管路(300)进入所述水箱(1)的水进行加热;外部加热件,位于所述第二加热管路(400)上,用于对经过所述第二加热管路(400)中的水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口处设置有上水管(14),所述上水管(14)位于所述水箱(1)内,所述上水管(14)远离所述上水口的一端设置有弯折段(141),所述弯折段(141)的开口端朝向所述上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包括两端均开口设置的筒体(11)和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筒体(11)两端开口的上封头(12)和下封头(13),所述上水口和所述电加热件(21)均设置于所述上封头(12),所述下水口设置于所述下封头(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件(21)还设置有安装部(212),所述安装部(212)一端与所述水箱(1)的顶部连接,所述安装部(212)的另一端与所述加热部(211)连接,所述安装部(212)的表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宇轩黄逊青刘家有江先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