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3618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5
本技术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水系统。热水系统包括热水器、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冷水管、进水管和恒温回水装置,恒温回水装置包括混水罐和回水管,混水罐靠近热水系统的用水端,第一出水管与混水罐的内底部连通,第二出水管两端分别与混水罐的出口和用水端连通。回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混水罐的出口和冷水管连通,以使回水管、冷水管与进水管依次连通形成回水通道。回水通道上安装有水泵,混水罐内的水在水泵开启后通过回水通道回流至热水器内。混水罐具有缓冲水温波动的效果,用水端无需等待即可流出恒温水,避免热水器遇到中途停水、二次开启或水流突变等情况时用水端的水温忽冷忽热的问题,实现了热水系统的零冷水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水器,尤其涉及一种热水系统


技术介绍

1、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例如用户在洗头发和打沐浴露的过程中,为了省水省气,往往会关闭用水端(喷头或水龙头等),热水器停止工作,此时热交换器中的余热会将换热管内的水持续加热,甚至高出设定温度10℃左右。重新开水过程中,热水器重新点火需要大约20s的加热时间。由于热水器的风机前清扫,放电点火期间会有一部分冷水进入热水管内,用户会感觉用水端的水温忽冷忽热,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热水系统,能够降低出水水温波动,提高恒温性能。

2、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3、热水系统,包括热水器、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冷水管、进水管和恒温回水装置,所述恒温回水装置包括:

4、混水罐,靠近所述热水系统的用水端,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混水罐的内底部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两端分别与所述混水罐的出口和所述用水端连通;

5、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混水罐的出口和所述冷水管连通,以使所述回水管、所述冷水管与所述进水管依次连通形成回水通道;

6、所述回水通道上安装有水泵,所述混水罐内的水在所述水泵开启后通过所述回水通道回流至所述热水器内。

7、本技术所述的热水系统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8、混水罐内的水通过回流通道流回热水器后再通过第一出水管流回混水罐内,冷水管内的冷水同时通过第一出水管流入混水罐的内底部并进行混合,以保证流入混水罐的水与混水罐内的存水充分混合均匀,避免混水罐内的水由于温度差异出现分层导致流向用水端的水温不稳,以保证用水端的出水温度基本保持稳定,使得混水罐具有缓冲水温波动的效果,零冷水热水器循环预热时,水泵打开,混水罐会参与预热循环的过程,从而使混水罐里的水得到均匀循环积热;热水器正常用水时,由于混水罐设置于热水系统靠近用水端位置,缩短了经过缓冲后的水流输送距离,所以经过混水罐缓冲水温波动后从热水端出来的热水会更接近设置温度,从而提高了热水系统的恒温性能。另外,由于混水罐设置于热水器的壳体外部,不再受热水器体型的限制,使得混水罐能够根据使用需要求灵活调整容积,增强了缓冲水温波动的效果。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恒温回水装置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安装于所述回水管上,以使所述混水罐内的水在所述回水通道内朝向所述热水器单向流动。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恒温回水装置还包括防水壳,所述混水罐设置于所述防水壳内。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恒温回水装置还包括热水进水管,所述防水壳上开设有热水入口,所述热水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混水罐连通,所述热水进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热水入口并与所述第一出水管连通。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水进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混水罐的内底部。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恒温回水装置还包括热水出水管,所述防水壳上开设有热水出口,所述热水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混水罐连通,所述热水出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热水出口并与所述第二出水管连通,所述回水管的远离所述冷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热水出水管连通。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出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混水罐的内顶部。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水罐内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水器(1)、第一出水管(11)、第二出水管(12)、冷水管(13)、进水管(14)和恒温回水装置(2),所述恒温回水装置(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回水装置(2)还包括开关阀(23),所述开关阀(23)安装于所述回水管(22)上,以导通或截断所述回水管(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回水装置(2)还包括单向阀(24),所述单向阀(24)安装于所述回水管(22)上,以使所述混水罐(21)内的水在所述回水通道内朝向所述热水器(1)单向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回水装置(2)还包括防水壳(25),所述混水罐(21)设置于所述防水壳(25)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回水装置(2)还包括热水进水管(26),所述防水壳(25)上开设有热水入口,所述热水进水管(26)的一端与所述混水罐(21)连通,所述热水进水管(26)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热水入口并与所述第一出水管(1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进水管(26)的一端伸入所述混水罐(21)的内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回水装置(2)还包括热水出水管(27),所述防水壳(25)上开设有热水出口,所述热水出水管(27)的一端与所述混水罐(21)连通,所述热水出水管(27)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热水出口并与所述第二出水管(12)连通,所述回水管(22)的远离所述冷水管(13)的一端与所述热水出水管(27)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出水管(27)的一端伸入所述混水罐(21)的内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罐(21)内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28)。

...

【技术特征摘要】

1.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水器(1)、第一出水管(11)、第二出水管(12)、冷水管(13)、进水管(14)和恒温回水装置(2),所述恒温回水装置(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回水装置(2)还包括开关阀(23),所述开关阀(23)安装于所述回水管(22)上,以导通或截断所述回水管(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回水装置(2)还包括单向阀(24),所述单向阀(24)安装于所述回水管(22)上,以使所述混水罐(21)内的水在所述回水通道内朝向所述热水器(1)单向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回水装置(2)还包括防水壳(25),所述混水罐(21)设置于所述防水壳(25)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回水装置(2)还包括热水进水管(26),所述防水壳(25)上开设有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楚鹏张其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