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电热储罐式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733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电热储罐式热水器,包括外壳、内胆、冷水进水管、热水出水管,所述外壳和内胆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内胆内设置有电加热元件,还包括一个储水过渡腔及过渡进水管;所述储水过渡腔设置在保温层与外壳之间;所述冷水进水管的出水口端位于储水过渡腔;所述过渡进水管的进水口端位于储水过渡腔,所述过渡进水管的出水口端位于内胆内;所述热水出水管的进水口端位于内胆内。所述储水过渡腔的外壳体采用导热材料,优选采用铝合金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传统电热储罐式热水器的基础上增加储水过渡腔,其结构新颖、保温性能高、加热电能消耗低,有利于促进社会整体的节能减排降碳。排降碳。排降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电热储罐式热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热水器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电热储罐式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节能减排正在逐渐成为中央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0003]电力工业是我国能耗和污染大户。数据显示,电力能耗占全国1/3,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一半。小火电煤耗比大机组高三至五成。小火电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烟尘占整个电力工业1/3和1/2。全国6.22亿千瓦电力装机中,小火电占到1.15亿千瓦。据测算,如果使用大机组替代5000万千瓦燃煤小机组,将有1/5能耗节约。一方面从电力生产企业进行直接的降耗节能,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电力消耗终端的节能,也会降低电力需求,从而达到节能减排降碳的目标。
[0004]电热储罐式热水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力消耗终端。现有的电热储罐式热水器基本采用的是单一的储水结构,为了达到保温的目的在储水罐体外侧加上保温层(如图1),基本由外壳1、内胆2、冷水进水管3、热水出水管4、保温层5及电加热元件6等组成,从而实现长期维持一定使用温度状态下的保温。这样的结构可以简化为如图2的示意图表示,即在外壳1与内胆2之间设置有保温层5。
[0005]目前,近乎所有的企业为使热水器节能环保,都把思维的重点用在如何提高保温材料的热阻,降低散热损耗,如何提高加热控制程序的合理性,从而避免电力的空耗等因素措施上。而很少有在主体结构上进行改进来使其实现节能。
[0006]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热储罐式热水器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结构新颖、保温性能高、加热电能消耗低的节能电热储罐式热水器,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电热储罐式热水器,使其结构新颖、保温性能高、加热电能消耗低,从而促进社会整体的节能减排降碳。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节能电热储罐式热水器,包括外壳、内胆、冷水进水管、热水出水管,所述外壳和内胆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内胆内设置有电加热元件,还包括一个储水过渡腔及过渡进水管;所述储水过渡腔设置在保温层与外壳之间;所述冷水进水管的出水口端位于储水过渡腔;所述过渡进水管的进水口端位于储水过渡腔,所述过渡进水管的出水口端位于内胆内;所述热水出水管的进水口端位于内胆内。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储水过渡腔的外壳体采用导热材料,所述热水器的外壳作为储水过渡腔的外壳体。
[0011]进一步地,所述储水过渡腔的外壳体采用铝合金材料。
[0012]进一步地,所述储水过渡腔的容量为内胆容量的1/4

1/3。
[0013]进一步地,所述储水过渡腔为环形腔体。
[0014]进一步地,所述冷水进水管位于储水过渡腔底部的外壳上,水流方向为由下至上,所述过渡进水管位于内胆上部,水流方向为由上至下。
[0015]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发泡保温层。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进口端位于内胆内。
[0017]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元件为电加热发热管。
[0018]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圆筒状,还包括安装在外壳上的VDF显示屏及安装在外壳左右两端的左端盖和右端盖。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20]1.本技术从结构上对电热储罐式热水器进行改进,在保温层与外壳之间增加了储水过渡腔;传统电热储罐式热水器只有保温层,内胆温度高,容易向外界流失热量,而本技术中,增加的储水过渡腔中的水温较低,与外界温差小,热交换活跃度低,降低了热量流失,即储水过渡腔的存在阻断了内胆热量的流失,提升保温层的功能。
[0021]2.储水过渡腔的外壳体采用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如铝合金,使储水过渡腔可以从外部环境吸收热量,有效降低环境温度(特别在夏季),并且回补给内胆中的水,从而达到外部环境清洁能源的利用。
[0022]3.本技术的节能电热储水式热水器,降低了热水器整体的电能消耗,起到降耗减排降碳的作用,促进了社会整体的节能减排降碳,有利于人类未来环境的修复改善。
[0023]4.增加储水过渡腔的方法制造工艺简单易行,热水器的装配工艺相应简捷。
附图说明
[0024]上述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热储罐式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中的电热储罐式热水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节能电热储罐式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图3中的节能电热储罐式热水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技术中水在热水器结构腔间的交换流向示意图;
[0030]图6是现有技术中的热流量在热水器结构中的流向示意图;
[0031]图7是本技术中的热流量在增加过渡腔的热水器结构中的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0033]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节能电热储罐式热水器,其在传统的电热储罐式热水器上进行改进,包括外壳1、内胆2、冷水进水管3、热水出水管4、保温层5、电加热元件6、
储水过渡腔7及过渡进水管8。
[0034]其中,保温层5设置在外壳1和内胆2之间,优选采用聚氨酯发泡保温层,用于热水器的保温。电加热元件6采用电加热发热管形式,设置在内胆2内,用于对内胆2内的水进行电加热。储水过渡腔7设置在保温层5与外壳1之间。冷水进水管3位于储水过渡腔7底部的外壳1上;冷水进水管3的出水口31端位于储水过渡腔7,水流方向为由下至上;过渡进水管8位于内胆2上部,过渡进水管8的进水口端81位于储水过渡腔7,出水口端82位于内胆2内,水流方向为由上至下;热水出水管4的进水口端41位于内胆2内。还包括排污管9,排污管9的进口端91位于内胆2内。外壳1为圆筒状,还包括安装在外壳1上的VDF显示屏10及安装在外壳1左右两端的左端盖11和右端盖12。
[0035]储水过渡腔7的外壳体采用导热材料,优选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铝合金材料。
[0036]本技术的上述节能电热储罐式热水器,在保温层5与外壳1之间增加了一个储水过渡腔7,储水过渡腔7内可以存储一定的水量,在内胆2水量不足时可以随时补给,增加储水过渡腔7后,内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电热储罐式热水器,包括外壳、内胆、冷水进水管、热水出水管,所述外壳和内胆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内胆内设置有电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储水过渡腔及过渡进水管;所述储水过渡腔设置在保温层与外壳之间;所述冷水进水管的出水口端位于储水过渡腔;所述过渡进水管的进水口端位于储水过渡腔,所述过渡进水管的出水口端位于内胆内;所述热水出水管的进水口端位于内胆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电热储罐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过渡腔的外壳体采用导热材料,所述热水器的外壳作为储水过渡腔的外壳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电热储罐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过渡腔的外壳体采用铝合金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节能电热储罐式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过渡腔的容量为内胆容量的1/4

1/3。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节能电热储罐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春雨朱瑞鑫张丽颖刘锦辉
申请(专利权)人:平泉石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