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89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器,包括:外壳,其形成安装空间;两个内胆,所述内胆的封头上设有法兰;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伸入到其中一所述内胆内;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伸入到另一所述内胆内;连接水管,其安装于两个所述内胆之间;电加热部件,所述电加热部件用于通电产生热量;其中,每个所述内胆配置有所述电加热部件,所述电加热部件设置在所述法兰上;两个所述内胆的背面之间设置有挂架组件,两个所述内胆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布置在所述内胆中心线的前侧;两个所述内胆位于所述外壳中,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伸出至所述外壳的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内胆组装质量以提高电热水器整体质量。器整体质量。器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热水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电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热水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电热水器按加热功率大小可分为储水式电热水器和即热式电热水器,而储水式电热水器因配置有水箱,其具有出水量大、水温稳定等特点,被更多家庭购买使用。
[0003]现有技术中,电热水器为了增大其储水能力,通常采用双胆结构,两个内胆并排布置设置在电热水器中的外壳中。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7052711A公开了一种储水式电热水器双内胆的制造方法,采用双内胆结构,并且,两个内胆通过挂架连接在一起。但是,在组装过程中,因两个内胆的背部通过挂架进行连接,容易出现受力不均进而导致两个内胆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在与外壳等相关部件连接时出现较大的装配误差而使得装配难度增大并造成整体产品的质量下降。
[0004]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提高内胆组装质量以提高电热水器整体质量技术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器,实现提高了内胆组装质量以提高电热水器整体质量。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在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器,包括:外壳,其形成安装空间;两个内胆,所述内胆的封头上设有法兰;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伸入到其中一所述内胆内;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伸入到另一所述内胆内;连接水管,其安装于两个所述内胆之间;电加热部件,所述电加热部件用于通电产生热量;其中,每个所述内胆配置有所述电加热部件,所述电加热部件设置在所述法兰上;两个所述内胆的背面之间设置有挂架组件,两个所述内胆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布置在所述内胆中心线的前侧;两个所述内胆位于所述外壳中,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伸出至所述外壳的外部。
[0007]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架包括两个焊接支架,两个所述焊接支架背向布置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焊接支架的两端部焊接在对应的所述内胆的圆周壁上。
[0008]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内胆上配置有两个并排布置的所述挂架组件;所述挂架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架和连接板,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其中一所述内胆上,另一个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内胆上,所述连接板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架
之间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部件包括第一电加热件和第二电加热件,所述第一电加热件和所述第二电加热件伸入到所述内胆中;所述第一电加热件沿所述内胆的轴向设置并靠近所述法兰,所述第二电加热件贴合所述内胆的圆周壁设置。
[0009]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加热件迂回布置在所述法兰的一侧。
[0010]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加热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弯折部和延长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电加热件并排布置,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内胆的侧壁方向延伸,所述延长部沿所述内胆的轴向并贴近所述内胆的圆周壁延伸。
[0011]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的进口和所述连接水管的进口分别靠近对应的所述内胆的同一侧圆周壁。
[0012]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安装有所述出水管的所述内胆中的所述第二电加热件靠近所述内胆的圆周壁并在所述内胆的径向方向上远离所述出水管的进口,安装有所述进水管的所述内胆中的所述第二电加热件靠近所述内胆的圆周壁并在所述内胆的径向方向上远离所述连接水管的进口。
[0013]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的出口位于所述内胆的内部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电加热件靠近所述内胆的同一侧的圆周壁。
[0014]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水管的出口位于安装有所述出水管的所述内胆的内部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电加热件靠近所述内胆的同一侧的圆周壁。
[0015]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加热部件通断电。
[0016]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内胆配置有温控器和档位开关,所述温控器和所述档位开关串联,所述档位开关选择性地导通对应所述内胆中的所述第一电加热件和/或所述第二电加热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控器和所述档位开关电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热水器,通过挂架组件和连接支架将两个内胆进行连接固定,连接支架能够从内胆的中心线前侧连接两个内胆,与此同时,对于两个内胆的背部则通过挂架组件进行连接,这样,使得内胆的前后方向均获得良好的固定和支撑,进而提高了两个内胆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实现了提高内胆组装质量以提高电热水器整体质量。
[0018]另外,通过在两个内胆中均设有两种加热部件:第一电加热件和第二电加热件;且根据热水器安装方式的不同控制第一电加热件或第二电加热件进行加热,保证了立式安装或卧式安装时优异的制热性能;同时使得产品统一标准化,提高了用户安装的便捷性。同时,通过对各个加热部件的不同控制方式,实现了用户的多种场景下的用水需求,避免浪费能源。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实施例一的省略内胆侧壁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实施例一的省略内胆侧壁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实施例一的省略内胆侧壁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实施例一的省略内胆侧壁的结构示意图四;图5为实施例一内胆处于竖立安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一内胆处于横卧安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二的电路原理图;图8为所述主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所述配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所述第二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所述第二进水管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三中内胆的组装图之一;图13为实施例三中内胆的组装图之二;图14为实施例三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
[0021]附图标记说明:第一内胆100;第一加热管110;第二加热管120;第一法兰130;第二内胆200;第三加热管210;第四加热管220;第二法兰230;进水管300;主管311、配管312、第一水孔313;第二水孔314出水管400;连接水管500;第一连接管510;第二连接管520、进水部521、凹槽522;第一限温器610;第二限温器620;第一温控器710;第二温控器720;第一档位开关810;第二档位开关820;内胆1000、电加热部件2000、第一电加热件2001、第二加热部件2002、挂架组件3000、支撑架3001、连接板3002、绝缘垫块3003、第一安装面30011、第二安装面30012、连接支架4000、焊接支架40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其形成安装空间;两个内胆,所述内胆的封头上设有法兰;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伸入到其中一所述内胆内;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伸入到另一所述内胆内;连接水管,其安装于两个所述内胆之间;电加热部件,所述电加热部件用于通电产生热量;其中,每个所述内胆配置有所述电加热部件,所述电加热部件设置在所述法兰上;两个所述内胆的背面之间设置有挂架组件,两个所述内胆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布置在所述内胆中心线的前侧;两个所述内胆位于所述外壳中,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伸出至所述外壳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包括两个焊接支架,两个所述焊接支架背向布置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焊接支架的两端部焊接在对应的所述内胆的圆周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内胆上配置有两个并排布置的所述挂架组件;所述挂架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架和连接板,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其中一所述内胆上,另一个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内胆上,所述连接板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部件包括第一电加热件和第二电加热件,所述第一电加热件和所述第二电加热件伸入到所述内胆中;所述第一电加热件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蔡想周赵峰赵春艳李志达周瑞牟星宇毕颖李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