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字花科蔬菜中天然存在的异硫氰酸苯乙酯的抗子宫内膜癌药物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30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十字花科蔬菜中天然存在的异硫氰酸苯乙酯的抗子宫内膜癌药物应用,异硫氰酸苯乙酯能够通过靶向SF3A3发挥抗子宫内膜癌的作用,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存活,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且能够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凋亡,在抗肿瘤药物制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药物制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十字花科蔬菜中天然存在的异硫氰酸苯乙酯的抗子宫内膜癌药物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的新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十字花科蔬菜中天然存在的异硫氰酸苯乙酯的抗子宫内膜癌药物应用,且针对新的靶标SF3A3发挥抗肿瘤作用。

技术介绍

[0002]癌症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率极高的一种疾病,且发病率仍在持续升高,最新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癌症新发病例1910万,癌症新增死亡病例870万。目前,癌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以及手术切除等,这些治疗方法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通常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害,副作用极大。近年来,靶向疗法逐渐兴起,该疗法针对已经明确的与肿瘤密切相关的位点进行治疗,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有效降低毒副作用,大大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作为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疾病之一,也是女性第四常见的癌症。尽管大多数患有子宫内膜癌的女性被诊断为早期疾病并且预后良好。然而,仍有15

20%的患者预后不良且远处转移的风险较高。目前,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包括全腹或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和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尚未确定子宫内膜癌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此外,顺铂、多柔比星和紫杉醇的组合是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中报道的最有效的化疗方案。然而,化疗药物通常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深入了解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可能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以改善治疗结果和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对子宫内膜癌分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改进靶向特异性治疗。其中,SF3A3作为与肿瘤相关的一个重要靶标,已经证明在多种癌症中发挥抗肿瘤作用,因此针对SF3A3作为靶标的设计的药物有望在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中发挥着着重大潜力。
[0003]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肿瘤是世界的第二大死因,自20世纪四十年代以来,抗肿瘤药物发展迅速,目前国内外临床实验的抗肿瘤药物多达100种,虽然经过近70年的发展,抗肿瘤药物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仍存在细胞毒性,肿瘤产生耐药等问题。其中抗癌药物主要分为细胞毒类小分子药物及天然产物抗癌药物和分子靶向药物,以紫杉醇为代表,天然产物来源的化合物在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丰富的中药材是抗肿瘤药物的宝库,中药材发现抗肿瘤的天然活性物质也是当代中药研究的重要主题。
[0004]异硫氰酸苯乙酯(PEITC)是十字花科蔬菜中天然存在的异硫氰酸苯乙酯,是一种化学预防剂。目前还没有关于这种化合物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十字花科蔬菜中天然存在的异硫氰酸苯乙酯的抗子宫内膜癌药物应用,异硫氰酸苯乙酯通过SF3A3发挥抗肿瘤作用。
[0006]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异硫氰酸苯乙酯在制备抗子宫内膜癌药物中的应用,异硫氰酸苯乙酯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0007][0008]所述的应用,异硫氰酸苯乙酯靶向抑制SF3A3的活性。
[0009]所述的应用,所述异硫氰酸苯乙酯抑制肿瘤细胞存活,抑制肿瘤细胞的克隆形成,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且诱导肿瘤细胞细胞凋亡。
[0010]异硫氰酸苯乙酯作为唯一的活性成分在制备抗子宫内膜癌药物中的应用。
[0011]一种药物组合物,以异硫氰酸苯乙酯作为唯一的活性成分添加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得。
[001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子宫内膜癌药物中的应用。
[0013]异硫氰酸苯乙酯在制备治疗SF3A3基因有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0014]所述SF3A3基因有关疾病为子宫内膜癌。
[0015]上述异硫氰酸苯乙酯,分子式为C6H5CH2CH2NCS,代号PEITC,化学名为:2

苯基乙基异硫代氰酸酯。
[0016]所述PEITC对于子宫内膜癌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此外在不同浓度下,PEITC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系具有生长抑制、周期阻断以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0017]PEITC可以通过在各种人类癌细胞模型中阻止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肿瘤进展。目前,有几项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正在探索PEITC作为单一药物或与化学疗法、放射疗法、靶向药物或其他免疫治疗药物联合在各种肿瘤中的作用。此外,基于相关生物标志物寻找相关药物治疗子宫内膜癌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发现异硫氰酸苯乙酯(PEITC)可能是一种潜在的靶向SF3A3的药物,有望对子宫内膜癌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此外,该化合物已在多种模型中得到验证,显示出一定的临床前景。
[0018]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PEITC来自于十字花科蔬菜中天然产物,在体内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能够通过抗肿瘤关键靶点SF3A3,发挥抗肿瘤作用,杀死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具有抗肿瘤药物研发价值。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发现SF3A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预后不良作用;
[0020]图2是SF3A3在子宫内膜癌中存活的影响;
[0021]图3是PEITC抗子宫内膜癌细胞的作用;
[0022]图4是探究PEITC对SF3A3基因与蛋白的影响;
[0023]图5给予si

SF3A3干预后,PEITC对ISHIKAWA和KLE子宫内膜癌细胞抗肿瘤作用;
[0024]图6;探究SF3A3以及PEITC对ISHIKAWA和KLE子宫内膜癌细胞的体内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出详细说明。
[0026]药物来源:购自sigma;
[0027]细胞株:
[0028]IAHIKAWA细胞: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贴壁生长,购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
[0029]KLE细胞: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贴壁生长,购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
[0030]动物:裸小鼠,18

22g,4

6周,购自斯莱克,饲养于浙大大学华家池校区,遵循浙江大学动物管理中心条例,小鼠实验方案经浙江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
[0031]实施例1SF3A3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0032]生物信息分析
[0033]本专利通过TCGA数据库(https://www.cancer.gov/about

nci/organization/ccg/research/structural

genomics/tcga),人类蛋白基因数据库(https://www.proteinatlas.org/),生存曲线分析库(http://kmplot.com),数据库分析得知,图1结果表明SF3A3与子宫内膜癌的预后不良相关,且相比于癌旁组织,SF3A3在子宫内膜癌癌症样本中呈现高表达。
[0034]Western Blot
[0035](1)蛋白样品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异硫氰酸苯乙酯在制备抗子宫内膜癌药物中的应用,异硫氰酸苯乙酯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异硫氰酸苯乙酯靶向抑制SF3A3的活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硫氰酸苯乙酯抑制肿瘤细胞存活,抑制肿瘤细胞的克隆形成,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且诱导肿瘤细胞细胞凋亡。4.异硫氰酸苯乙酯作为唯一的活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丽丹陈祥军余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