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耐扭软导体及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28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耐扭软导体及电缆,高耐扭软导体包括多组束线股,束线股包括多根束绞的铜线单丝,多组束线股由内层向外层绕高耐扭软导体的中心轴线圆周分布并依次复绞,束线股中的铜线单丝的束绞节径比为20~25,高耐扭软导体最外层的束线股的复绞节径比为12~16,且由外层至内层,每层束线股的复绞节径比依次递增。该高耐扭软导体通过设置不同绞合节径比之间的调配,可显著提高耐扭转性能,具有结合紧密、耐扭性能和机械性能好、导电性能好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耐扭软导体及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高耐扭软导体及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
[0003]近年来,要求能够移动使用的软电线电缆越来越多,如风力发电用电缆、采煤机电缆等,此类电缆产品的使用环境恶劣,频繁弯曲扭转,导体内圆铜线单丝易断裂,因此需要求导体具备优异的耐扭性能和机械性能。
[0004]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高耐扭软导体及电缆,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耐扭软导体及电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导体的耐扭性能和机械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高耐扭软导体,其包括多组束线股,所述束线股包括多根束绞的铜线单丝,多组所述束线股由内层向外层绕所述高耐扭软导体的中心轴线圆周分布并依次复绞,所述束线股中的所述铜线单丝的束绞节径比为20~25,所述高耐扭软导体最外层的所述束线股的复绞节径比为12~16,且由外层至内层,每层所述束线股的复绞节径比依次递增。
[0007]在一实施例中,各层所述束线股的复绞方向均为左向。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束线股中的所述铜线单丝的束绞方向为右向。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高耐扭软导体的标称截面积为70mm2、95mm2、120mm2、150mm2、185mm2、240mm2、300mm2、400mm2中一种。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高耐扭软导体的标称截面积为300mm2,多组所述束线股的层数为4层,由内层向外层,每层所述束线股的数量分别为3、8、15、21股。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高耐扭软导体的标称截面积为240mm2,多组所述束线股的层数为4层,由内层向外层,每层束线股的数量分别为1、7、12、18股。
[0012]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束线股的铜线单丝均为30根,所述铜线单丝的直径为0.50mm。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高耐扭软导体为第5种软铜导体或第5种镀锡软铜导体。
[0014]在一实施例中,每层所述束线股的复绞节径比由外层至内层依次递增4。
[001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缆,所述电缆包括护套和上述任意一项的高耐扭软导体,所述护套包裹所述高耐扭软导体。
[0016]本技术技术方案中,高耐扭软导体包括多组束线股,束线股包括多根束绞的铜线单丝,多组束线股由内层向外层绕高耐扭软导体的中心轴线圆周分布并依次复绞,束线股中的铜线单丝的束绞节径比为20~25,高耐扭软导体最外层的束线股的复绞节径比为12~16,且由外层至内层,每层束线股的复绞节径比依次递增。在导线产品标准中,导线的节径比越小,绞合越紧密,单线间的间隙越小,但节径比过小易造成相邻两层束线股结合不紧;节径比越大,绞线的缝隙大,绞合不紧密,易散股;在绞合导体中,每根单线的实际长度比导体的长度要长,单线的实际长度与导体的长度之比为绞入系数,导体的节径比越小,绞入系数越大,使用的材料越多,直流电阻反而增大,因此,节径比太小不利于材料节约,节径比大又不利于绞合地紧密;通过将每组束线股中的铜线单丝以束绞节径比为20~25绞合,可以使其绞合较为紧密,不易散股,且电阻较小,而多组束线股之间,外层的复绞节径比较小,其绞合更紧密,可以有效地防止导线恶劣环境使用下频繁弯曲扭转造成的松散,内层的复绞节径比依次增大,节约材料的同时也提高了导体的导电性能。该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绞合节径比之间的调配,可显著提高耐扭转性能,具有结合紧密、耐扭性能和机械性能好、导电性能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高耐扭软导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各规格高耐扭软导体的结构参数图。
[0020]附图标号说明:
[0021]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高耐扭软导体1束线股110最外层11铜线单丝120第二层130第三层140第四层
ꢀꢀ
[0022]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5]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
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组,例如两组,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组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组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另外,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请参照图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高耐扭软导体100,高耐扭软导体100包括多组束线股1,束线股1包括多根束绞的铜线单丝11,多组束线股1由内层向外层绕高耐扭软导体100的中心轴线圆周分布并依次复绞,束线股1中的铜线单丝11的束绞节径比为20~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扭软导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束线股,所述束线股包括多根束绞的铜线单丝,多组所述束线股由内层向外层绕所述高耐扭软导体的中心轴线圆周分布并依次复绞,所述束线股中的所述铜线单丝的束绞节径比为20~25,所述高耐扭软导体最外层的所述束线股的复绞节径比为12~16,且由外层至内层,每层所述束线股的复绞节径比依次递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扭软导体,其特征在于,各层所述束线股的复绞方向均为左向。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耐扭软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线股中的所述铜线单丝的束绞方向为右向。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扭软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耐扭软导体的标称截面积为70mm2、95mm2、120mm2、150mm2、185mm2、240mm2、300mm2、400mm2中一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耐扭软导体,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束线股的铜线单丝均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孟王淑娟臧德峰李蔚王洪祥张青张宗军
申请(专利权)人:特变电工山东鲁能泰山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