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炼油过程中降低三氯丙醇酯再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0276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炼油过程中降低三氯丙醇酯再处理方法。属于食用油精炼工艺的改进技术领域。该加工方法是属于针对常规精炼处理后的成品油进行再处理的过程。该加工方法通过再次设计了反应、脱色、脱臭过程,并重新调整了整个过程的工艺和参数,既可以减少和降低三氯丙醇酯的含量,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棕榈油三氯丙醇酯的含量可以降低至1100ppb以下,满足产品的应用需求,减少食品安全风险。减少食品安全风险。减少食品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炼油过程中降低三氯丙醇酯再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油精炼工艺的改进
,具体涉及一种精炼油过程中降低三氯丙醇酯再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三氯丙醇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物质,三氯丙醇酯(3

MCPD)在人体脂肪酶等作用下会生成三氯丙醇,三氯丙醇酯在食用油脂原料中基本不存在,主要产生于油脂精炼过程中的脱臭阶段,因为在油脂的精炼过程中,必须要经过高温长时间的水分子蒸馏才能去除游离脂肪酸等相关的污染物以及杂质,增加储藏和货架期,这个过程会导致大量的三氯丙醇酯的生成。大量的三氯丙醇酯的生成对于成人尤其是儿童和婴幼儿的影响较大,所以需要尽量减少生成和尽力去除。
[0003]三氯丙醇酯在现有的棕榈油精炼油中通常含量大于3000ppb,然而现在大部分企业制作过程中要求棕榈油中的三氯丙醇酯至1300ppb以下,该指标要求使用时对婴幼儿的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炼油过程中降低三氯丙醇酯再处理方法,该加工方法属于针对常规精炼处理后的成品油进行再处理的过程。该加工方法在严格控制温度、时间等各项参数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解决了现有工艺始终利用在250℃左右的温度进行水分子蒸馏,三氯丙醇酯在185度以上超过15分钟的就会大量产生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方法,将三氯丙醇酯含量低于11000ppb以下,进一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精炼油过程中降低三氯丙醇酯再处理方法,所述再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将经过前处理获得的初品油,作为再处理方法中的原料油;
[0009]在真空状态下将上述原料油和碱性溶液置于真空缓冲装置混匀后,顺次进入换热装置Ⅰ处理、加热装置处理、真空反应釜装置处理后获得物质A;
[0010]S2、物质A进入换热装置Ⅰ与原料油换热后,冷却后,顺次进入脱色预混装置处理、脱色塔装置处理、过滤装置处理、脱色油析气装置处理后获得物质B;
[0011]S3、物质B进入换热装置Ⅱ与脱臭油热交换回收能量后,顺次进入高压蒸汽加热装置处理、闪蒸装置处理、脱臭装置处理、换热装置Ⅲ回收热量、冷却,完成加工,获得成品油;
[0012]所述碱性溶液在原料油中的添加质量为100

125ppm。
[0013]作为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换热装置Ⅰ处理时,换热温度至180

190℃。
[0014]作为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加热装置处理时,加热温度至200

210℃。
[0015]作为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冷却后温度至90

100℃。
[0016]作为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脱色预混装置处理时,加入0.30

0.35wt%的脱色吸
附剂进行混合处理;
[0017]所述脱色吸附剂包括活性白土。
[0018]作为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物质B进入换热装置Ⅱ与脱臭油热交换回收能量至200

210℃。
[0019]作为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高压蒸汽加热装置处理时,加热温度至235

240℃。
[0020]作为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完成加工的油中三氯丙醇酯的含量在1100ppb以下。
[0021]作为优选地,所述经过前处理获得的初品油的流程为:原料棕榈油经加有0.4wt%吸附剂的脱色预混装置处理、脱色塔装置处理、过滤处理、脱色油处理、换热至225

230℃后,加热至250

260℃,真空下水分子蒸馏50

90min,换热降温冷却获得;
[0022]所述初品油中三氯丙醇酯的含量不大于3500ppb。
[0023]作为优选地,所述真空缓冲装置、换热装置Ⅰ、加热装置和真空反应釜装置顺次连接;所述真空反应釜装置与换热装置Ⅰ连接;
[0024]所述换热装置Ⅰ、脱色预混装置、脱色塔装置、过滤装置、脱色油析气装置、换热装置Ⅱ、高压蒸汽加热装置处理、闪蒸装置处理、脱臭装置处理、换热装置Ⅲ顺次连接。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精炼油过程中降低三氯丙醇酯再处理方法,该加工方法是属于针对常规精炼处理后的初品油进行再处理的过程。该加工方法通过再次设计了反应、脱色、脱臭过程,并重新调整了整个过程的工艺和参数,既可以减少和降低三氯丙醇酯的含量,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棕榈油三氯丙醇酯的含量可以降低至1100ppb以下,满足产品的应用需求,减少食品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实施例1的具体实施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的具体条件,按照常规条件或者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为:
[0030]经原料棕榈油经加有0.4wt%吸附剂的脱色预混装置处理、脱色塔装置处理、过滤处理、脱色油处理、换热至225

230℃后,加热至250

260℃,真空下水分子蒸馏50

90min,换热降温冷却获得的初品油,进行再处理。
[0031]一种精炼油过程中降低三氯丙醇酯再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上述初品油,作为原料油进入罐区储藏,作为再次加工的原料,然后经过选择后从储罐定量泵入生产线缓冲罐,在真空状态下加入碱性溶液均匀混合(所述碱性溶液在原料油中的添加质量为100

125ppm),然后泵入换热器换热至180

190℃左右,进入加热器加热至200

210℃左右,然后进入真空反应釜反应,去除大部分的氯离子,反应后的油泵入换热器与原料油换热,然后用冷却水降温至90

100℃左右进入脱色预混罐,在脱色预混罐中加
入0.30

0.35%脱色吸附剂(活性白土)搅拌混合,然后进入脱色塔在真空和搅拌下反应,反应后油进入叶片式过滤机过滤,过滤出的清油进入脱色油析气罐(高真空)中脱除残留的水分和气体,然后通过泵进入换热器与脱臭油进行热交换回收能量至200

210℃左右进入高压蒸汽加热器加热至235

240℃左右,然后进入闪蒸罐,由于空间和温度的变化进一步脱除油中的空气和水分以及部分小分子物质,然后进入脱臭塔脱臭,在水分子蒸馏下脱除残留的部分游离脂肪酸和小分子气味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炼油过程中降低三氯丙醇酯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经过前处理获得的初品油,作为再处理方法中的原料油;在真空状态下将上述原料油和碱性溶液置于真空缓冲装置混匀后,顺次进入换热装置Ⅰ处理、加热装置处理、真空反应釜装置处理后获得物质A;S2、物质A进入换热装置Ⅰ与原料油换热后,冷却后,顺次进入脱色预混装置处理、脱色塔装置处理、过滤装置处理、脱色油析气装置处理后获得物质B;S3、物质B进入换热装置Ⅱ与脱臭油热交换回收能量后,顺次进入高压蒸汽加热装置处理、闪蒸装置处理、脱臭装置处理、换热装置Ⅲ回收热量、冷却,完成加工,获得成品油;所述碱性溶液在原料油中的添加质量为100

125pp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炼油过程中降低三氯丙醇酯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换热装置Ⅰ处理时,换热温度至180

1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炼油过程中降低三氯丙醇酯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加热装置处理时,加热温度至200

2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炼油过程中降低三氯丙醇酯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冷却后温度至90

1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炼油过程中降低三氯丙醇酯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脱色预混装置处理时,加入0.30

0.35wt%的脱色吸附剂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荣辉曾红卫肖雄伟
申请(专利权)人:赛维斯广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