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线激光雷达扫描的水煤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0180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多线激光雷达扫描的水煤识别方法,包括:收集资料;对落料扫描;构建模拟煤料堆;料堆形状分析判断;料堆坡度判断;含水量分析;结束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测定点云的位置坐标用以识别煤料堆的形状进而判断煤料中水分的含量,并利用激光对煤料中水的反射率,以及事先记录的煤料水分资料,精确的确定出煤料中水分的含量,为装车站的完全自动化提供了水分测定的解决方案。供了水分测定的解决方案。供了水分测定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线激光雷达扫描的水煤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多线激光雷达扫描的水煤识别方法,是一种检测方法,是一种用于煤炭装运过程中进行实时在线检测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选煤厂仓储厂区,如果产品仓煤料储存时间较长,仓储煤料的水分便会下沉到仓底,结果是最先输送过来的积存在仓底的煤料含水量较大。煤料含水量过大,不但降低产品质量,影响经济效益,而且呈流态的水煤如果不做特别处理,从卸煤口快速冲下来水煤会强烈冲击待装车厢箱体,造成车厢损坏。按照惯例,每天前10车由装车员操作卸料闸门以小开口状态进行试探性装车作业,用肉眼观察是否存在水煤情况,如遇水煤则慢速放料,避免冲击车厢,然后通知汽车司机将水煤卸入煤场并重新来装,直到没有水煤时才连续装车外运。
[0003]随着煤炭装车自动化需求的提高,如何判断煤料中的含水量,以确定是否能够装车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线激光雷达扫描的水煤识别方法。所述的方法利用水对激光的反射代替人工判断煤料中的含水量,实现了水煤判断的自动化。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多线激光雷达扫描的水煤识别方法,所述方法所使用的系统包括:安装在装车间产品仓煤料卸料口的后上方用于扫描卸料口下方煤料的堆料形态的至少1部多线激光雷达,以及带有数据库的信息分析装置,所述的信息分析装置与产品仓的上位机连接,所述方法的步骤如下:步骤1,收集资料:获取当前装车煤料的各项信息,包括当前装车煤料的正常流动性、正常堆料坡度、不同含水量的反射率;步骤2,对落料扫描:装煤车辆进入装车间卸料口开启对车厢放料,在放料过程中激光雷达实时扫描卸料口下方落料区域,选取射在煤料堆面的激光点云数据,点云数据包括各个激光点的空间坐标和反射率信息;步骤3,构建模拟煤料堆:利用点云数据的空间坐标,实时建立车厢中的模拟煤料堆,并监控煤料堆的变化;步骤4,料堆形状分析判断:根据煤料堆的形状判断煤料中的含水量:当煤料进入车厢后快速铺平车厢底部,无法堆积,判断煤料中含水量很大;当煤料进入车厢后呈粘稠态,流动性较差,堆面较陡且不规则,则判断煤料含水量较大;当煤料进入车厢后能够形成30

45堆积坡度的堆积,则认为煤料含水量接近或已经达到正常含水量;步骤5,料堆坡度判断:提取当前煤料的正常含水量的堆积坡度与当前测量的堆积坡度进行比较,以判断当前煤料是否达到正常含水量的标准;
步骤6,含水量分析:利用点云数据里的激光点反射率进行数据分析和类比,精确的确定煤料中的含水量;步骤7,结束检测:反复进行步骤2

6,适当调整卸料和运输车辆,直至确定溜槽所放出的煤料达到正常含水量,结束水煤检测。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含水量分析的步骤包括如下子步骤:子步骤1:选取落料口下方、背向车辆行进方向一侧的一块区域的点云数据;子步骤2:去除过高与过低的反射率数据,并计算选取的激光点云的平均反射率数据;子步骤3:用与当前煤料类似的煤料以不同水分的反射率进行类比,确定当前煤料中的含水量。
[000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测定点云的位置坐标用以识别煤料堆的形状进而判断煤料中水分的含量,并利用激光对煤料中水的反射率,以及事先记录的煤料水分资料,精确的确定出煤料中水分的含量,为完全自动化装车提供了水分测定的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0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方法所使用的系统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是一种基于多线激光雷达扫描的水煤识别方法,所述方法所使用的水煤识别系统包括:安装在装车间产品仓1煤料卸料口2的后上方用于扫描卸料口下方煤料的堆料3形态的至少1部多线激光雷达4,以及带有数据库501的信息分析装置5,所述的信息分析装置与产品仓的上位机6连接,如图1所示。
[0011]本实施例所述的水煤识别系统主要由多线激光雷达和信息分析装置构成。多线激光雷达可以采用通用的设备,以多条激光线覆盖车厢的宽度,并沿车厢纵方向(前后)直线扫射,形成对整个车厢7平面的扫描,见图1。信息分析装置是带有数字处理能力的电子设备,用于对激光雷达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以识别水煤。信息分析装置可以是单独的硬件设备,也可以是安装在产品仓总控系统中的软件。所述的上位机为产品仓总控电子设备,内设产品仓总控系统,用于对产品仓的落料等进行控制,是工业PC等具有计算和存储功能的电子装置。
[0012]本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流程如图2所示:步骤1,收集资料:获取当前装车煤料的各项信息,包括当前装车煤料的正常流动性、正常堆料坡度、不同含水量的反射率。
[0013]正常的煤料也具备一定的含水量,其流动性随含水量的不同会影响到煤料的流动性,进而影响煤料堆的堆料坡度(煤料自然堆积时所形成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同时各种煤料由于粒径的大小也会影响到煤料的流动性,以及当前煤料在不同含水量状态下的反
射率,在装车前应获得这些资料,或预先予以测定,以备对比判断。
[0014]步骤2,对落料扫描:装煤车辆进入装车间卸料口开启对车厢放料,在放料过程中激光雷达实时扫描卸料口下方落料区域,选取射在煤料堆面的激光点云数据,点云数据包括各个激光点的空间坐标和反射率信息。
[0015]装煤的车辆通常是卡车(也可以是火车车厢),装车间是储料仓下方设置溜管和卸料口的位置,即实际装车的位置。激光雷达扫描的是从车尾到车头或相反从车头到车尾对车厢中落下的煤料进行连续扫描。点云中的点位设置可以根据检测精度的要求以及计算量确定。
[0016]步骤3,构建模拟煤料堆:利用点云数据的空间坐标,实时建立车厢中的模拟煤料堆,并监控煤料堆的变化。
[0017]由于激光雷达用多线对车厢进行扫描,所扫描的宽度和长度形成平面上的高度差异,以此高度差异形成三维立体的料堆形成,这一料堆形状是实时的,随落入车厢中煤料量的增加而不断变化。由于水煤中含水量的不同可以通过煤料堆的形成而判断水煤的含水量。
[0018]步骤4,料堆形状分析判断:根据煤料堆的形状判断煤料中的含水量:当煤料进入车厢后快速铺平车厢底部,无法堆积,判断煤料中含水量很大;当煤料进入车厢后呈粘稠态,流动性较差,堆面较陡且不规则,则判断煤料含水量较大;当煤料进入车厢后能够形成30

45堆积坡度的堆积,则认为煤料含水量接近或已经达到正常含水量。
[0019]在煤料下泄过程中,煤料堆积并滑落形成堆面。煤料含水量不同其堆面形态也不同,主要有三种:a、非正常的液煤料,呈水样流体,含水量很大,流动性快,可以快速平铺车厢底;b、正常煤料,流动性好,呈某一角度倾斜的堆面,该堆面角度与煤料品种(密度、颗粒大小)有关;c、非正常的粘稠态煤料,呈果冻状,含水量较大,流动性较差,堆面较陡且不规则。由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线激光雷达扫描的水煤识别方法,所述方法所使用的系统包括:安装在装车间产品仓煤料卸料口的后上方用于扫描卸料口下方煤料的堆料形态的至少1部多线激光雷达,以及带有数据库的信息分析装置,所述的信息分析装置与产品仓的上位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如下:步骤1,收集资料:获取当前装车煤料的各项信息,包括当前装车煤料的正常流动性、正常堆料坡度、不同含水量的反射率;步骤2,对落料扫描:装煤车辆进入装车间卸料口开启对车厢放料,在放料过程中激光雷达实时扫描卸料口下方落料区域,选取射在煤料堆面的激光点云数据,点云数据包括各个激光点的空间坐标和反射率信息;步骤3,构建模拟煤料堆:利用点云数据的空间坐标,实时建立车厢中的模拟煤料堆,并监控煤料堆的变化;步骤4,料堆形状分析判断:根据煤料堆的形状判断煤料中的含水量:当煤料进入车厢后快速铺平车厢底部,无法堆积,判断煤料中含水量很大;当煤料进入车厢后呈粘稠态,流动性较差,堆面较陡且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祖明栗伟孙丁丁刘辉赵星杰牛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智能储装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