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后保持高能见度的防弹防爆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12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6
一种冲击后保持高能见度的防弹防爆玻璃,包括至少一片玻璃板,所述玻璃板的至少一个平面具有若干凹凸部;所述凹凸部为交错连通的凹槽或凸条,或者不连通的孔、凹坑或凸起;在所述具有若干凹凸部的平面侧还设置有热熔型高分子层,所述热熔型高分子层通过热压层合加工固定于玻璃板平面上,从而使所述凹凸部被所述热熔型高分子层充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弹防爆玻璃不仅具有较高的防弹防爆性能,而且将冲击损伤限制在冲击处周围一个狭窄的区域内,能显著提高防弹防爆玻璃冲击后的能见度。弹防爆玻璃冲击后的能见度。弹防爆玻璃冲击后的能见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后保持高能见度的防弹防爆玻璃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特种玻璃
,具体涉及一种冲击后保持高能见度的防弹防爆玻璃。

技术介绍

[0002]防护玻璃是指对攻击、冲击具有一定抵御能力的特种透明材料,具有防弹、防爆、防盗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军事、国防、社会生活等重要领域,是装甲车、运钞车、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防护玻璃受到冲击后,出现放射状径向甚至切向开裂,形成密集的裂纹和碎片,使防护玻璃的能见度大大下降,视野会完全或部分失去,严重妨碍驾驶员对路况环境的观察。由于现代高技术战争和复杂反恐环境的需要,对防护玻璃提出高性能化的要求,尤其是单次和多次击打后保存其高能见度的苛刻要求。而撞击后驾驶视野能见度的影响已成为评估防弹防爆玻璃性能的重要指标。
[0003]目前的防护玻璃,当受到子弹或者高速物体冲击时,形成以冲击点为波源、沿冲击方向的自由应力波,迅速向四周扩散,波前端产生巨大应力,并从玻璃板后表面被反射回来,使防护玻璃板面上出现放射状发展的裂纹,甚至切向开裂,形成密集的裂纹和碎片,使防护玻璃的能见度大大下降,视野会完全或部分失去,严重妨碍驾驶员对路况环境的观察。
[0004]防护玻璃的力学性能与金属材料不同,在高强度冲击载荷作用下,脆性的防护玻璃呈现独特的非弹性响应和破坏行为,表现出对变形的高度敏感性和小变形到脆性破坏的特征,通常呈崩溃式的形式,明显区别于延性金属材料的塑性流动性质。由于脆性物质在爆炸和冲击瞬时极端破碎破坏的特殊性,其破坏模式,例如断裂模式、碎片尺寸、碎片数量与其几何学(结构、形貌)的关系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对冲击下防弹防爆玻璃的破坏模式,进而控制裂纹扩展方面的相关研究仍很少。专利CN212073204U公开了一种轻质防爆防弹玻璃,其通过设置曲面玻璃板加大了工作面,使整体防爆防弹的性能更好,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多次击打后保存高能见度的苛刻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击后高能见度防弹防爆玻璃,本专利技术的防弹防爆玻璃能够将冲击损伤限制在冲击处周围一个狭窄的区域内,显著提高防弹防爆玻璃冲击后的能见度。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冲击后保持高能见度的防弹防爆玻璃,包括至少一片玻璃板,所述玻璃板的至少一个平面具有若干凹凸部;所述凹凸部为交错连通的凹槽或凸条,或者不连通的孔、凹坑或凸起;在所述具有若干凹凸部的平面侧还设置有热熔型高分子层,所述热熔型高分子层通过热压层合加工固定于玻璃板平面上,从而使所述凹凸部被所述热熔型高分子层充满。
[0008]目前的防护玻璃,当受到子弹或者高速物体冲击时,形成以冲击点为波源、沿冲击
方向的自由应力波,迅速向四周扩散,波前端产生巨大应力,并从玻璃板后表面被反射回来,使防护玻璃板面上出现放射状发展的裂纹,甚至切向开裂,形成密集的裂纹和碎片,使防护玻璃的能见度大大下降,视野会完全或部分失去,严重妨碍驾驶员对路况环境的观察。
[0009]而本专利技术的防弹防爆玻璃具有若干凹凸部,当受到子弹或者高速物体冲击时,应力在凹凸处发生了集中,从而改变了应力分布状况,凹凸处的应力远高于周围区域。即应力波在向四周传递过程中受到玻璃板上设置的凹凸边界的限制,初始裂纹轨迹发生偏离,限制了玻璃板上裂纹的进一步扩展,从而改变玻璃板的破裂形态,使其破裂区域被控制,破裂面积大大减小,增加冲击破裂后的能见度,从而保证视窗的观察性。
[0010]此外,本专利技术的防弹防爆玻璃还具有一层热熔型高分子层,由于玻璃板的凹凸部被热熔型高分子层填满,所以热熔型高分子层也具有凹凸结构,其柔性凹凸面结构与冲击应力波相互作用,吸能效果优于平面层状结构。
[0011]进一步,所述防弹防爆玻璃具有两个以上玻璃板时,所述两个以上玻璃板能够通过所述热熔型高分子粘合固定在一起。
[0012]进一步,所述凹槽或凸条交错连通在玻璃板上构成若干多边形结构,例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六边形等,所述若干多边形在玻璃板上呈网络矩阵分布。本专利技术中的凹槽或凸条的截面形状不限。
[0013]进一步,所述孔、凹坑或凸起在玻璃板上呈点阵分布。本专利技术中的孔、凹坑或凸起的截面形状不限。
[0014]进一步,相邻的所述玻璃板上的凹凸部对齐或不对齐叠加设置。当相邻的所述玻璃板上的凹凸槽对齐设置时,保证其中一片玻璃板的凸部正好对应另一片玻璃板的凹部。
[0015]进一步,所述玻璃板为硅酸盐玻璃板、硼硅酸盐玻璃板、钢化玻璃板、微晶玻璃板、透明陶瓷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6]进一步,所述热熔型高分子层为高分子柔性薄膜或高分子粘结剂。
[0017]进一步,所述热熔型高分子层为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离子性中间膜(SGP)、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聚碳酸酯(PC)、乙烯乙酸乙烯酯(EVA)、热塑性聚氨酯(TPU)高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进一步,所述玻璃板为多片。通过增加玻璃板和高分子层的夹层数的方式,可提高防护能力和缓解由不同材料热膨胀错配造成的残余应力。
[0019]进一步,所述防弹防爆玻璃的背弹面还包括透明高分子防溅层。高分子防溅层能够起到固定玻璃渣的作用,防止玻璃碎裂后玻璃渣飞溅的作用。
[0020]优选的,所述高分子防溅层为透明嵌段型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UPAE)或聚碳酸脂板(PC)。
[0021]进一步,所述防弹防爆玻璃的迎弹面还包括镀层。
[0022]优选的,所述镀层为抗刮伤镀层、透层、热辐射层中的一种或几种。抗刮伤镀层可以起到防刮伤的作用,增透层提高玻璃的透光率。
[0023]进一步,所述防弹防爆玻璃的周围还设置约束。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的防弹防爆玻璃设置有具有若干凹凸部的玻璃板,所述凹凸部为交错连通的凹槽或凸条,或者不连通的孔、凹坑或凸起,并在热压层合加工时,通过压力使凹凸部被
热熔性高分子层填充。当子弹或者高速物体冲击本专利技术的防弹防爆玻璃时,玻璃板上的凹凸部和对应凹凸的热熔型高分子层共同干扰应力波的传播,增加对子弹或者高速物体动能吸收、缓冲的作用,从而不仅有利于防弹防爆性能的提高,而且能改变玻璃板的破裂形态,防止裂纹的延伸,使其破裂区域被控制在冲击点周围有限范围中,有效控制和减少了玻璃板的破裂面积,保证视窗的观察性,能见度高于目前已有的防护玻璃。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弹防爆玻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包括一片具有凹凸部的玻璃板且凹凸部截面为三角形)。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弹防爆玻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包括一片具有凹凸部的玻璃板且凹凸部截面为梯形)。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玻璃板面上凹槽或凸条构成六边形分布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玻璃板面上凹槽或凸条构成三角形分布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弹防爆玻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包括两片具有凹凸部的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后保持高能见度的防弹防爆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片玻璃板,所述玻璃板的至少一个平面具有若干凹凸部;所述凹凸部为交错连通的凹槽或凸条,或者不连通的孔、凹坑或凸起;在所述具有若干凹凸部的平面侧还设置有热熔型高分子层,所述热熔型高分子层通过热压层合加工固定于玻璃板平面上,从而使所述凹凸部被所述热熔型高分子层充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后保持高能见度的防弹防爆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弹防爆玻璃具有两个以上玻璃板时,所述两个以上玻璃板能够通过所述热熔型高分子层粘合固定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后保持高能见度的防弹防爆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或凸条交错连通在玻璃板上构成若干多边形结构,所述若干多边形在玻璃板上呈网络矩阵分布;所述孔、凹坑或凸起在玻璃板上呈点阵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后保持高能见度的防弹防爆玻璃,其特征在于,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祥程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乾智坤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