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胶玻璃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668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胶玻璃及其加工方法,包括第一夹层玻璃和第二夹层玻璃,第一夹层玻璃与第二夹层玻璃之间设置有中间膜,中间膜上含有涂料,中间膜从由全光线透过率算出的黄色指数YIt减去由平行线透过率算出的黄色指数YIp而得到的YId的值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胶玻璃及其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夹胶玻璃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夹层玻璃是由两片或多片玻璃之间夹了一层或多层有机聚合物中间膜,经过特殊的高温预压(或抽真空)及高温高压工艺处理后,使玻璃和中间膜永久粘合为一体的复合玻璃产品,含有涂料的中间膜可以用于提高中间膜的隔热性或赋予中间膜色调,然而,传统的含有涂料的中间膜可能会导致出现蓝雾,使得中间膜在受到太阳光、车灯、来自灯具的光等的照射下会产生蓝色浑浊,同时夹胶玻璃在加工过程中,还容易因为冷却过程中表面温度不均匀而出现雾状不透明缺陷,由此有必要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夹胶玻璃及其加工方法,达到了提高夹胶玻璃生产质量的效果。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夹胶玻璃,包括第一夹层玻璃和第二夹层玻璃,所述第一夹层玻璃与第二夹层玻璃之间设置有中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膜上含有涂料,所述中间膜从由全光线透过率算出的黄色指数YIt减去由平行线透过率算出的黄色指数YIp而得到的YId的值在

1.0以上,所述涂料的平均纵横比在4.0以下。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涂料为无机隔热涂料,所述无机隔热涂料为锡掺杂氧化铟粒子或铯掺杂氧化钨粒子。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涂料为有色涂料,其着色颜料为偶氮化合物、缩合多环化合物、炭黑或石墨烯。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膜含有热塑性树脂和分散剂,所述分散剂含有磷酸酯或二酮化合物,所述中间膜还还有粘合力调整剂,所述粘合力调整剂为羧酸的碱金属盐或羧酸的碱土金属盐。
[0008]在本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夹胶玻璃在中间膜上涂有涂料,从由全光线透过率算出的黄色指标YIt减去由平行线透过率算出的黄色指标YIp的值YId为

1.0以上,YId值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的值:YId=YIt

Yip,即,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膜满足下式:YIt

YIp≥

1.0,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膜满足下式:YId≥

1.0,从而能够防止蓝色浑浊的产生。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还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上述夹胶玻璃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步骤一,根据生产需求将玻璃样板按规定的尺寸切割,切割成第一夹层玻璃和第二夹层玻璃,同时根据生产需求将中间膜切割至规定尺寸;
[0011]步骤二,将第一夹层玻璃和第二夹层玻璃机械能磨边、洗涤和干燥,将电荷赋予第一夹层玻璃和第二夹层玻璃,使两者的表面带正电荷,将电荷赋予中间膜,使中间膜表面带负电荷;
[0012]步骤三,将经过步骤一和步骤二处理后的第一夹层玻璃、第二夹层玻璃和中间膜送入合片装置中进行合片,合片过程中,先将第一夹层玻璃、第二夹层玻璃和中间膜粘合,粘合后第一夹层玻璃、第二夹层玻璃和中间膜在静电和重力作用下吸附结合在一起,经过1

2min之后完全固定;
[0013]步骤四,预热预压后,将夹胶玻璃送入高压釜中进行蒸压,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控制高压釜进行加热加压、冷却和降压工序,第一夹层玻璃、第二夹层玻璃和中间膜在经过高压釜加工后完全胶合;
[0014]步骤五,对夹胶玻璃进行质检,将合格品包装入库。
[0015]在本技术方案中,对夹胶玻璃的加工工艺进行改进,能够提高夹胶玻璃的生产速率、提升夹胶玻璃的品质和成品率,通过专用的夹胶玻璃生产设备,进一步提高了夹胶玻璃的成品质量。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中的高压釜还包括:
[0017]釜体,所述釜体的前端设置有密封门,所述釜体的后端设置有泄压口,所述釜体通过支撑架支撑;
[0018]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釜体内且位于釜体的底部;
[0019]玻璃车架,所述玻璃车架用于运输和放置夹胶玻璃;
[0020]围板,所述围板设置在釜体中用于将釜体内部分隔为工件腔和元件腔;
[0021]制热单元,所述制热单元设置在围板位于工件腔一侧的表面;
[0022]制冷单元,所述制冷单元设置在围板位于元件腔一侧的表面;
[0023]循环单元,所述循环单元设置在围板的上端用于循环釜体内的空气;
[0024]排气单元,所述排气单元与泄压口连接;
[0025]其中,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釜体的底部,所述围板的底部与底板的表面连接。
[0026]在本技术方案中,将夹胶玻璃放置在玻璃车架上后将玻璃车架推入釜体中,夹胶玻璃位于元件腔中,然后将密封门关闭,接着对釜体内部进行加压加热,在蒸压完成后,启动制冷单元以及循环单元,制冷单元使得其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循环单元带动釜体内部的空气流动从而将温度降低的空气在釜体的元件腔和工件腔内循环流动,进而均匀的降低釜体内部的温度,使得夹胶玻璃能够均匀的冷却,在冷却结束后通过泄压口将对釜体进行泄压,高压空气排放至排气单元后排至外部空气中,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高了夹胶玻璃的加工效果从而提高了夹胶玻璃的成品质量。
[002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循环单元还包括:
[0028]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围板的上端且位于元件腔中;
[0029]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在釜体的上端且驱动件与风机传动连接用于带动风机运转;
[0030]进风罩,所述进风罩设置在围板的上端且位于风机的下方,所述进风罩用于将工件腔上部和元件腔上部连通;
[0031]出风罩,所述出风罩设置在围板下端的两侧,所述出风罩用于将工件腔的下部和元件腔的下部连通;
[0032]其中,所述元件腔和工件腔内部的空气可在风机的作用下循环流动。
[0033]在本技术方案中,循环单元工作时,驱动件带动风机转动,随着风机的运转,工件
腔中产生负压,工件腔中的空气由进风罩进入到元件腔的上部,而元件腔中制冷单元附近的低温空气则由出风罩进入到工件腔的下部,随着空气的不断循环釜体内部的温度均匀降低,从而使得夹胶玻璃能够均匀的冷却,提高了夹胶玻璃的加工效果从而提高了夹胶玻璃的成品质量。
[003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单元还包括:
[0035]降噪箱,所述降噪箱的内壁上设置有吸音材料;
[0036]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泄压口连接,另一端位于降噪箱中;
[0037]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设置在降噪箱上用于排出降噪箱内的气体;
[0038]其中,所述出气管安装在降噪箱的上端。
[0039]在本技术方案中,泄压过程中高压空气通过泄压口和排气管首先排入降噪箱中,从而降低釜体泄压时产生的噪音,高强空气经过降噪箱降噪后通过出气管排出到外部空气中,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能够降低夹胶玻璃加工过程中的噪音污染。
[004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胶玻璃,包括第一夹层玻璃和第二夹层玻璃,所述第一夹层玻璃与第二夹层玻璃之间设置有中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膜上含有涂料,所述中间膜从由全光线透过率算出的黄色指数YIt减去由平行线透过率算出的黄色指数YIp而得到的YId的值在

1.0以上,所述涂料的平均纵横比在4.0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为无机隔热涂料,所述无机隔热涂料为锡掺杂氧化铟粒子或铯掺杂氧化钨粒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为有色涂料,其着色颜料为偶氮化合物、缩合多环化合物、炭黑或石墨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夹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膜含有热塑性树脂和分散剂,所述分散剂含有磷酸酯或二酮化合物,所述中间膜还还有粘合力调整剂,所述粘合力调整剂为羧酸的碱金属盐或羧酸的碱土金属盐。5.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胶玻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生产需求将玻璃样板按规定的尺寸切割,切割成第一夹层玻璃和第二夹层玻璃,同时根据生产需求将中间膜切割至规定尺寸;步骤二,将第一夹层玻璃和第二夹层玻璃机械能磨边、洗涤和干燥,将电荷赋予第一夹层玻璃和第二夹层玻璃,使两者的表面带正电荷,将电荷赋予中间膜,使中间膜表面带负电荷;步骤三,将经过步骤一和步骤二处理后的第一夹层玻璃、第二夹层玻璃和中间膜送入合片装置中进行合片,合片过程中,先将第一夹层玻璃、第二夹层玻璃和中间膜粘合,粘合后第一夹层玻璃、第二夹层玻璃和中间膜在静电和重力作用下吸附结合在一起,经过1

2min之后完全固定;步骤四,预热预压后,将夹胶玻璃送入高压釜中进行蒸压,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控制高压釜进行加热加压、冷却和降压工序,第一夹层玻璃、第二夹层玻璃和中间膜在经过高压釜加工后完全胶合;步骤五,对夹胶玻璃进行质检,将合格品包装入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胶玻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高压釜还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的前端设置有密封门(100),所述釜体(1)的后端设置有泄压口(101),所述釜体(1)通过支撑架(2)支撑;底板(3),所述底板(3)设置在釜体(1)内且位于釜体(1)的底部;玻璃车架(4),所述玻璃车架(4)用于运输和放置夹胶玻璃;围板(5),所述围板(5)设置在釜体(1)中用于将釜体(1)内部分隔为工件腔(50)和元件腔(51);制热单元(6),所述制热单元(6)设置在围板(5)位于工件腔(50)一侧的表面;制冷单元(7),所述制冷单元(7)设置在围板(5)位于元件腔(51)一侧的表面;循环单元(8),所述循环单元(8)设置在围板(5)的上端用于循环釜体(1)内的空气;排气单元(9),所述排气单元(9)与泄压口(101)连接;其中,所述支撑架(2)固定安装在釜体(1)的底部,所述围板(5)的底部与底板(3)的表面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泉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广瑞特种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