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油缸同步升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9509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油缸同步升降系统,包括第一导向方管、第一同步链条、升降架、同步链轮轴、第一同步链轮、第一惰轮、第二惰轮、第一升降油缸、第二升降油缸、第二导向方管、第二同步链条、第一导向座、第二导向座、第二同步链轮、第三惰轮和第四惰轮。导向轨道为常规方管,结构简单且刚性好;两侧设有同步链条实现液压缸行程机械同步,设备运行平稳;升降油缸工作时只受单方向压力,无弯矩扭矩,可选用小型柱塞单作用缸,结构紧凑,且有效提升缸体密封圈寿命。缸体密封圈寿命。缸体密封圈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油缸同步升降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物流搬运设备的升降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双油缸同步升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动经轴运输车可做为一种经轴/综框装卸和短距离运输两用车。通过变更结构形式满足不同纺织设备上下轴/综框的作业需求。
[0003]原有的综框托臂升降结构多采用单个液压缸两侧无同步升降。综框升降平稳性差,两侧伴有一定阻力,因油缸升降伴随一定弯矩,油缸不宜过小。针对现今生产效率及纺织设备布局越发紧凑的现状,车间对设备平稳性和紧凑性需求日益强烈,结构紧凑且平稳的升降结构越发受到重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油缸同步升降系统。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双油缸同步升降系统,包括:第一导向方管、第一同步链条、升降架、同步链轮轴、第一同步链轮、第一惰轮、第二惰轮、第一升降油缸、第二升降油缸、第二导向方管、第二同步链条、第一导向座、第二导向座、第二同步链轮、第三惰轮和第四惰轮;
[0006]所述第一导向方管与第二导向方管平行固定;所述第一导向座与升降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向座与升降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座与第二导向方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座与第一导向方管滑动连接;
[0007]所述第一导向座的内侧板上设置有第一惰轮、第二惰轮和第一同步链轮,所述第二导向座的内侧板上设置有第三惰轮、第四惰轮和第二同步链轮;所述第一同步链条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在第一导向方管的两端,并分别与第三惰轮、第四惰轮和第二同步链轮啮合;所述第二同步链条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在第二导向方管的两端,并分别与第一惰轮、第二惰轮和第一同步链轮啮合;所述同步链轮轴的一端与第一同步链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同步链轮固定连接;
[0008]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导向方管的底部,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导向座;所述第二升降油缸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导向方管的底部,另一端固定于第一导向座。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座的内侧板上还设置有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并通过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与第二导向方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座的内侧板上还设置有第三导向辊和第四导向辊,并通过第三导向辊和第四导向辊与第一导向方管滑动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分别通过轴承固定于第一导向座;所述第三导向辊和第四导向辊分别通过轴承固定于第二导向座。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座的内侧板上还设置有第一侧滚轮和第二侧滚轮,通过第一侧滚轮和第二侧滚轮与第二导向方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座的内侧板上还设置有第三侧滚轮和第四侧滚轮,通过第三侧滚轮和第四侧滚轮与第一导向方管滑动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惰轮位于第二惰轮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同步链条与第一同步链轮形成180
°
包角;所述第三惰轮位于第四惰轮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同步链条与第二同步链轮形成180
°
包角。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导向轨道为常规方管,结构简单且刚性好;两侧设有同步链条实现液压缸行程机械同步,设备运行平稳;升降油缸工作时只受单方向压力,无弯矩扭矩,可选用小型柱塞单作用缸,结构紧凑,且有效提升缸体密封圈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双油缸同步升降系统的结构图;
[0015]图2为一种双油缸同步升降系统的正视图;
[0016]图3为第一导向座的内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第二导向座的内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一种双油缸同步升降系统的俯视图;
[0019]图中,1

第一导向方管;2

第一同步链条;3

升降架;4

同步链轮轴;5

第一导向辊;6

第一侧滚轮;8

第一同步链轮;9

第一惰轮;10

第二惰轮;11

第二侧滚轮;12

第二导向辊;13

第一升降油缸;14

第二升降油缸;15

第二导向方管;16

第二同步链条;17

第一导向座;18

第二导向座;19

第三导向辊;20

第三侧滚轮;22

第二同步链轮;23

第三惰轮;24

第四惰轮;25

第四侧滚轮;26

第四导向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明白清楚,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油缸同步升降系统,包括第一导向方管1、第一同步链条2、升降架3、同步链轮轴4、第一同步链轮8、第一惰轮9、第二惰轮10、第一升降油缸13、第二升降油缸14、第二导向方管15、第二同步链条16、第一导向座17、第二导向座18、第二同步链轮22、第三惰轮23和第四惰轮24;
[0023]所述第一导向方管1与第二导向方管15平行固定,所述第一导向方管1与第二导向方管15为常规方管,结构简单且刚性好;所述第一导向座17与升降架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向座18与升降架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座17与第二导向方管15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座18与第一导向方管1滑动连接;
[0024]所述第一导向座17和第二导向座18的结构完全对称设计。图3为第一导向座17的内侧板的结构示意图,从图3中可以看出,所述第一导向座17的内侧板上设置有第一惰轮9、第二惰轮10和第一同步链轮8。图4为第二导向座18的内侧板的结构示意图,从图4中可以看出,所述第二导向座18的内侧板上设置有第三惰轮23、第四惰轮24和第二同步链轮22。所述第一同步链条2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在第一导向方管1的两端,并分别与第三惰轮23、第四惰轮24和第二同步链轮22啮合;所述第二同步链条16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在第二导向方管15的
两端,并分别与第一惰轮9、第二惰轮10和第一同步链轮8啮合。所述同步链轮轴4的一端与第一同步链轮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同步链轮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油缸13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导向方管1的底部,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导向座18;所述第二升降油缸14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导向方管15的底部,另一端固定于第一导向座17;所述第一升降油缸13和第二升降油缸14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油缸同步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向方管(1)、第一同步链条(2)、升降架(3)、同步链轮轴(4)、第一同步链轮(8)、第一惰轮(9)、第二惰轮(10)、第一升降油缸(13)、第二升降油缸(14)、第二导向方管(15)、第二同步链条(16)、第一导向座(17)、第二导向座(18)、第二同步链轮(22)、第三惰轮(23)和第四惰轮(24);所述第一导向方管(1)与第二导向方管(15)平行固定;所述第一导向座(17)与升降架(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向座(18)与升降架(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座(17)与第二导向方管(15)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座(18)与第一导向方管(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座(17)的内侧板上设置有第一惰轮(9)、第二惰轮(10)和第一同步链轮(8),所述第二导向座(18)的内侧板上设置有第三惰轮(23)、第四惰轮(24)和第二同步链轮(22);所述第一同步链条(2)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在第一导向方管(1)的两端,并分别与第三惰轮(23)、第四惰轮(24)和第二同步链轮(22)啮合;所述第二同步链条(16)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在第二导向方管(15)的两端,并分别与第一惰轮(9)、第二惰轮(10)和第一同步链轮(8)啮合;所述同步链轮轴(4)的一端与第一同步链轮(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同步链轮(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油缸(13)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导向方管(1)的底部,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导向座(18);所述第二升降油缸(14)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导向方管(15)的底部,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铁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斯爵思钱潮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