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桶装食用油加工用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940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桶装食用油加工用传输装置,涉及食用油加工技术领域,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背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驱动电机背面转动轴的外壁且位于连接板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外壁传动连接有传输带。本发明专利技术当传输装置长时间使用时,会对传输带造成一定的损坏,为此需要对传输带的局部位置进行更换,当需要对传输带的局部位置进行更换时,利用用具对双头调节螺套进行转动,便可在双头调节螺套与调节螺杆之间螺纹连接的作用下,对齿板进行控制,使齿板与齿轮之间啮合的作用下,带动螺杆导柱进行转动,使螺杆导柱外壁的顶部与盖板左侧的底部进行分离,从而达到便于对盖板进行开合的目的。从而达到便于对盖板进行开合的目的。从而达到便于对盖板进行开合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桶装食用油加工用传输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油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桶装食用油加工用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食用油也称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菜籽油、花生油、火麻油、玉米油、橄榄油、山茶油、棕榈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芝麻油、亚麻子油(胡麻油)、葡萄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目前在桶装食用油运输的过程中,常使用传输装置进行运输。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217229010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桶装食用油加工用传输装置,包括平链板主体,平链板主体的一端开设有放置槽,平链板主体的另一端的两侧内壁开设有圆槽,放置槽内固定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包括固定在放置槽内的圆筒,圆筒的两端内滑动设置有与圆槽匹配的圆杆,两个圆杆之间固定有弹簧,该种新型应用于桶装食用油加工用传输装置,通过设置在放置槽中的伸缩组件,通过向内拨动拨块带动圆杆从圆槽中出来,使平链板主体之间脱离,可以方便平链板主体之间的拆卸和检修。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5]现有的桶装食用油加工用传输装置,在对传输装置进行使用时,不便于对传输板与传输板之间进行连接的问题,长时间使用时不便于对传输板进行更换,从而提高了后期对传输装置的维修成本;现有的桶装食用油加工用传输装置,在对食用油桶进行传输时,不便于对传输装置进行支撑的问题,经常因为传输带上表面的不稳造成传输带下陷,从而影响该装置对食用油桶的传输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桶装食用油加工用传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桶装食用油加工用传输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背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驱动电机背面转动轴的外壁且位于连接板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外壁传动连接有传输带,所述连接板背面的中部和背面的左侧均转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传输带的上表面搭接有食用油桶,所述连接板的背面且位于右侧从动轮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导槽板。
[0009]所述传输带包括第一传输板和第二传输板,所述第一传输板和第二传输板的底部均与导槽板的一侧搭接,所述第一传输板与第二传输板之间的连接处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第二传输板正面顶部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左侧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杆导柱,所述第二传输板正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轮。
[0010]所述导槽板的正面转动连接有导轮,所述导轮外壁的顶部传动连接有轨道板,所
述轨道板的顶部与传输带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轨道板的两侧滑动连接有耐磨钢珠。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轮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滑轮支架,所述滑轮支架的外壁滑动连接有齿板。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齿板的一侧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内部与螺杆导柱外壁的底部活动套接,所述齿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双头调节螺套,所述双头调节螺套的正面开设有调节孔。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杆导柱底部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与第二传输板的正面固定安装。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耐磨钢珠外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耐磨钢珠,所述耐磨钢珠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推杆柱,所述推杆柱外壁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支撑弹簧。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推杆柱的外壁插接有螺套板,所述螺套板底部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调节双螺纹杆,所述调节双螺纹杆的外壁与导槽板的正面转动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套板的正面活动套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两侧与导槽板的正面固定安装。
[00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8]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桶装食用油加工用传输装置,当传输装置长时间使用时,会对传输带造成一定的损坏,为此需要对传输带的局部位置进行更换,当需要对传输带的局部位置进行更换时,利用用具对双头调节螺套进行转动,便可在双头调节螺套与调节螺杆之间螺纹连接的作用下,对齿板进行控制,使齿板与齿轮之间啮合的作用下,带动螺杆导柱进行转动,使螺杆导柱外壁的顶部与盖板左侧的底部进行分离,从而达到便于对盖板进行开合的目的,利用复位弹簧的作用,对螺杆导柱的底部进行向上拉动,便可将螺杆导柱的顶部从第二传输板的正面伸出,提高轴杆对螺杆导柱的控制效果,在对齿板进行控制时,利用滑轮和滑轮支架的作用,对齿板进行导向,避免在对双头调节螺套进行转动时,带动调节螺杆进行转动,从而无法对齿板进行推动,从而影响对齿板的控制效果,便于对传输带的局部位置进行更换。
[0019]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桶装食用油加工用传输装置,通过手对调节双螺纹杆进行转动,使调节双螺纹杆带动螺套板相对或相反进行运动,从而使螺套板对支撑弹簧进行推动,从而使推杆柱对耐磨钢珠进行压紧,从而使耐磨钢珠对轨道板进行导向,避免传输带在传动时,轨道板的底部在传动时发生错位的问题,从而影响该装置的正常使用效果,在对耐磨钢珠进行传动时,利用耐磨钢珠的作用,减少耐磨钢珠的外壁与推杆柱之间的磨损,从而提高耐磨钢珠的使用寿命,利用导杆的作用,对螺套板进行导向,避免在对螺套板进行移动时发生晃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传输带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传输带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导槽板的导轮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导槽板的导向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食用油桶;2、传输带;21、第一传输板;22、第二传输板;23、轴杆;24、双头调节螺套;25、调节孔;26、调节螺杆;27、齿轮;28、螺杆导柱;29、齿板;210、滑轮;211、滑轮支架;212、盖板;213、复位弹簧;3、连接板;4、导槽板;41、轨道板;42、耐磨钢珠;43、导轮;44、耐磨钢珠;45、支撑弹簧;46、推杆柱;47、导杆;48、调节双螺纹杆;49、螺套板;5、从动轮;6、主动轮;7、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

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桶装食用油加工用传输装置,包括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的背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3,驱动电机7背面转动轴的外壁且位于连接板3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主动轮6,主动轮6的外壁传动连接有传输带2,连接板3背面的中部和背面的左侧均转动连接有从动轮5,传输带2的上表面搭接有食用油桶1,连接板3的背面且位于右侧从动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桶装食用油加工用传输装置,包括驱动电机(7),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7)的背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3),所述驱动电机(7)背面转动轴的外壁且位于连接板(3)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主动轮(6),所述主动轮(6)的外壁传动连接有传输带(2),所述连接板(3)背面的中部和背面的左侧均转动连接有从动轮(5),所述传输带(2)的上表面搭接有食用油桶(1),所述连接板(3)的背面且位于右侧从动轮(5)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导槽板(4);所述传输带(2)包括第一传输板(21)和第二传输板(22),所述第一传输板(21)和第二传输板(22)的底部均与导槽板(4)的一侧搭接,所述第一传输板(21)与第二传输板(22)之间的连接处转动连接有轴杆(23),所述第二传输板(22)正面顶部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盖板(212),所述盖板(212)左侧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杆导柱(28),所述第二传输板(22)正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轮(210);所述导槽板(4)的正面转动连接有导轮(43),所述导轮(43)外壁的顶部传动连接有轨道板(41),所述轨道板(41)的顶部与传输带(2)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轨道板(41)的两侧滑动连接有耐磨钢珠(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桶装食用油加工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210)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滑轮支架(211),所述滑轮支架(211)的外壁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新张瑞义张恒川徐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花园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