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掺杂活性炭微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1937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3
本申请公开了金属掺杂活性炭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大孔聚合物颗粒,在包含金属盐的溶胀剂中浸泡,烘干得到金属盐嵌段的改性聚合物颗粒;S2、将步骤S1制得的改性聚合物颗粒,在惰性气氛下,焙烧炭化,然后水蒸气活化处理,得到多级结构的金属掺杂活性炭微球。制备过程采用金属嵌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掺杂活性炭微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金属掺杂活性炭微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碳材料合成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碳材料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的新型材料,在气体捕集分离、有机物吸附、催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碳材料可分为活性炭、碳纳米管、碳纤维、石墨烯、足球烯等系列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质的类型,多由有机物如聚合物、生物质等经碳化活化制得,或由气相碳源如甲烷、乙炔等脱氢制得。随着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碳材料也从单纯的碳发展为杂原子

碳复合材料,例如氮杂碳、硼杂碳、金属

碳复合物等,由于杂原子的掺入,也使碳材料具有了特殊的性质如Lewis酸碱性、电导性等,可以更广泛应用于多种需要特殊性能材料的场合。尤其是从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金属有机骨架(MOFs)、共价有机骨架(COFs)等材料衍生的复合碳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和多级孔结构特性等,收到广泛的关注,在吸附分离、有机物选择脱除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显著。
[0003]迄今为止,约有90%化学反应需通过催化剂才能实现。碳材料作为一种催化剂载体也有较多的应用,例如活性炭负载的钴基催化剂被用于合成气转化制油品和高碳醇等精细化学品,以及纳米金刚石负载的钯基催化剂应用于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具有非常好的活性和选择性。金属

碳杂合的化合物也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效果,在合成气转化、精细化学品催化加氢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发表了大量文章。尤其是碳材料作为一种环保的新型材料,能够通过火法去除碳元素,易于回收其中的金属,避免了其他载体的酸溶、沉淀等产生大量三废的步骤,具有很好的环保意义和价值。因此,开发碳载催化剂是近年来催化领域着重关注的方面。而且,随着对碳材料结构和性能关系的进一步认识加深,设计具有复合结构、可调酸碱性的杂合碳材料载体有助于拓展碳材料的应用范围,具有更显著的意义和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金属掺杂活性炭微球的制备方法,采用金属嵌段

碳化

活化的方式,将金属氧化物嵌入碳材料骨架中,形成金属高分散的金属

碳复合材料,为碳载体提供了充足的Lewis酸中心。再经过水蒸气活化的方式提高表面亲水性,使其能够采用浸渍、离子交换或喷涂等方式负载活性金属,碳载体上原有的金属成为助剂组分,能够有效调变活性金属的电子性质,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0005]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金属掺杂活性炭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将大孔聚合物颗粒,在包含金属盐的有机溶液中浸泡,烘干得到金属盐嵌段的改性聚合物颗粒;
[0008]所述大孔聚合物颗粒中大孔的平均孔径为80~200nm,大孔的孔容为0.18~0.5cc/g;
[0009]S2、将步骤S1制得的改性聚合物颗粒,在惰性气氛下,焙烧炭化,然后水蒸气活化处理,得到多级结构的金属掺杂活性炭微球。
[0010]可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大孔聚合物颗粒的材料选自离子交换树脂、酚醛树脂、PVC、CPVC、CPE、PVDC中的至少一种。
[0011]具有大孔疏松结构的聚合物颗粒除含有C和H元素外,还需含有卤素、N和O等杂原子。
[0012]可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有机溶液选自乙醇、乙酰丙酮、四氢呋喃、N

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甲苯中的至少一种。
[0013]上述有机溶液起到溶胀的作用,使得金属离子可以嵌入聚合物链段中,同时金属离子也可以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嵌入聚合物链段中。
[0014]可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金属盐选自Fe、La、Ce、Cr、Mo、W、Zn、Mn的可溶性盐中的至少一种。
[0015]可选地,所述可溶性盐选自硝酸盐、氯化物、硫酸盐、铵盐、醋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0016]可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大孔聚合物颗粒的粒度为0.1~1mm。
[0017]可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有机溶液中金属盐的重量浓度为0.2~1g/ml。
[0018]可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有机溶液中金属盐的重量浓度选自0.2g/ml、0.3g/ml、0.4g/ml、0.5g/ml、0.6g/ml、0.7g/ml、0.8g/ml、1g/ml中的任意值,或任意两者间的范围值。
[0019]可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浸泡的时间为5~48h。
[0020]可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浸泡的时间选自5h、20h、24h、30h、40h、48h中的任意值,或任意两者间的范围值。
[0021]该金属掺杂活性炭微球所含金属元素作为助剂,能够与负载的活性金属形成相互作用,获得具有较好活性和选择性的催化剂。
[0022]可选地,所述金属盐嵌段的改性聚合物颗粒中金属盐的负载量为0.5~5wt%。
[0023]可选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焙烧炭化的条件为:加热至500~900℃保温6~16h。
[0024]可选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焙烧炭化的温度选自500℃、600℃、700℃、800℃、900℃中的任意值,或任意两者间的范围值。
[0025]可选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焙烧炭化的保温时间选自6h、7h、8h、9h、10h、11h、12h、13h、14h、15h、16h中的任意值,或任意两者间的范围值。
[0026]可选地,所述水蒸气活化处理的条件为:在惰性气氛中加入浓度为1~5%的水蒸气,加热至700~900℃保温4~20h。
[0027]可选地,所述水蒸气活化处理的温度选自700℃、750℃、800℃、850℃、900℃中的任意值,或任意两者间的范围值。
[0028]可选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惰性气氛选自氮气、氩气、氦气中的至少一种。
[0029]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金属掺杂活性炭微球,所述金属以氧化物形式均匀嵌入所述活性炭的骨架中。
[0030]可选地,所述金属掺杂活性炭微球包含大孔和中孔;
[0031]其中,所述大孔的平均孔径为100~200nm,大孔的孔容为0.2~0.5cc/g,所述中孔的平均孔径为20~40nm,中孔的孔容为0.2~0.7cc/g。
[0032]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金属掺杂活性炭微球、上述的金属掺杂活性炭微球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催化剂载体的应用。
[0033]可选地,所述金属掺杂活性炭微球作为硝基苯催化加氢反应中催化剂的催化剂载体。
[0034]可选地,所述催化剂通过所述催化剂载体负载活性金属得到;
[0035]所述活性金属选自Pd、Pt、Ru、Co、Ni、Cu中的至少一种。
[0036]本申请中,如无特别说明,所给出的数据范围选自范围中的任意值,且包含范围的端点值。
[0037]本申请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掺杂活性炭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大孔聚合物颗粒,在包含金属盐的有机溶液,中浸泡,烘干得到金属盐嵌段的改性聚合物颗粒;所述大孔聚合物颗粒中大孔的平均孔径为80~200nm,大孔的孔容为0.18~0.5cc/g;S2、将步骤S1制得的改性聚合物颗粒,在惰性气氛下,焙烧炭化,然后水蒸气活化处理,得到多级结构的金属掺杂活性炭微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大孔聚合物颗粒的材料选自离子交换树脂、酚醛树脂、PVC、CPVC、CPE、PVDC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有机溶液选自乙醇、乙酰丙酮、四氢呋喃、N

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甲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金属盐选自Fe、La、Ce、Cr、Mo、W、Zn、Mn的可溶性盐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可溶性盐选自硝酸盐、氯化物、硫酸盐、铵盐、醋酸盐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大孔聚合物颗粒的粒度为0.1~1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浸泡的时间为5~48h;优选地,所述金属盐嵌段的改性聚合物颗粒中金属盐的负载量为0.5~5w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巍呼正彪高巧利武鑫杨炜
申请(专利权)人: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