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模挠度补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09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下模挠度补偿机构,包括:下基板,所述下基板的上端面为平面形状;上压板,所述上压板相对所述下基板设置,且所述上压板设置在所述下基板的上方,所述上压板的下端面为平面形状;顶板,所述顶板相对所述上压板设置,且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上压板的上方,所述上压板的下端面为平面形状,所述上压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固定连接;形变量检测装置、直线移动装置、控制装置、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能自动实现板材挠度变化的检测和消除工作,有利于确保板材折弯成需要的形状。有利于确保板材折弯成需要的形状。有利于确保板材折弯成需要的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模挠度补偿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下模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下模挠度补偿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各厂家生产的大型卷板机一般都具有上压板装置,但是由于卷制的板宽度大,整个上压板支点跨距大,在卷板过程中,必然会对上压板装置产生一个压力,从而造成上压板装置产生些许形变,进而板材的挠度变形也会变大,板材卷制精度不易保证。
[0003]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上压板装置进行改进,提出一种下模挠度补偿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下模挠度补偿机构,包括:下基板、上压板、顶板、形变量检测装置、直线移动装置、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本技术实施例能自动实现板材挠度变化的检测和消除工作,有利于确保板材折弯成需要的形状。
[0006](2)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下模挠度补偿机构,包括:
[0008]下基板,所述下基板的上端面为平面形状;
[0009]上压板,所述上压板相对所述下基板设置,且所述上压板设置在所述下基板的上方,所述上压板的下端面为平面形状;
[0010]顶板,所述顶板相对所述上压板设置,且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上压板的上方,所述上压板的下端面为平面形状,所述上压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固定连接;
[0011]形变量检测装置,所述形变量检测装置均匀设置在所述上压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位置,且所述形变量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定位杆,所述压力传感器均匀贴在所述上压板的上端面,所述定位杆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上端,所述定位杆的上端连接在所述顶板的下端面,当所述上压板未产生形变时,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信号为某一固定值;
[0012]直线移动装置,所述直线移动装置均匀设置在所述上压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位置,且所述直线移动装置的下端支撑在所述上压板的上端面上,所述直线移动装置的上端连接在所述顶板的下端面上,所述直线移动装置用于在所述上压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移动;
[0013]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直线移动装置连接,用于分析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并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来驱动位于对应该所述压力传感器附近的所述直线移动装置驱动;
[0014]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上压板连接,用于调节所述上压板距离所述下基板之间的距离。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下基板的下端设有配重块。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下基板、所述上压板以及所述顶板均为平板状结构。
[0017]进一步地,所述直线移动装置为液压油缸。
[001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芯片、MCU芯片或PLC芯片中的一种。
[0019]进一步地,所述下基板、所述上压板以及所述顶板均水平设置。
[0020](3)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实施例在上压板与顶板之间设有形变量检测装置,根据形变量检测装置中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数值大小判断板材挠度变化情况,进而控制装置根据数据变化调节该压力传感器附近的直线移动装置移动,对上压板施加朝向下基板一侧的压力,以抵消板材对上压板的压力,消除上压板的形变和板材的挠度。
[0022]本技术实施例能自动实现板材挠度变化的检测和消除工作,有利于确保板材折弯成需要的形状。
[002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下模挠度补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电气原理示意图。
[0027]图中:下基板1、配重块11、上压板2、顶板3、形变量检测装置4、压力传感器41、定位杆42、直线移动装置5、控制装置6、驱动装置7。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技术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即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零件、部件和连接方式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0]下面将参照附图1

图2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31]参阅附图1

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下模挠度补偿机构,包括:
[0032]下基板1,所述下基板1的上端面为平面形状;
[0033]上压板2,所述上压板2相对所述下基板1设置,且所述上压板2设置在所述下基板1的上方,所述上压板2的下端面为平面形状;
[0034]顶板3,所述顶板3相对所述上压板2设置,且所述顶板3设置在所述上压板2的上方,所述上压板2的下端面为平面形状,所述上压板2与所述顶板3之间固定连接;
[0035]形变量检测装置4,所述形变量检测装置4均匀设置在所述上压板2与所述顶板3之间的位置,且所述形变量检测装置4包括压力传感器41和定位杆42,所述压力传感器41均匀
贴在所述上压板2的上端面,所述定位杆42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压力传感器41的上端,所述定位杆42的上端连接在所述顶板3的下端面,当所述上压板2未产生形变时,所述压力传感器41检测的信号为某一固定值;
[0036]直线移动装置5,所述直线移动装置5均匀设置在所述上压板2与所述顶板3之间的位置,且所述直线移动装置5的下端支撑在所述上压板2的上端面上,所述直线移动装置5的上端连接在所述顶板3的下端面上,所述直线移动装置5用于在所述上压板2与所述顶板3之间移动;
[0037]控制装置6,所述控制装置6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41以及所述直线移动装置5连接,用于分析所述压力传感器41的压力信号,并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41的压力信号来驱动位于对应该所述压力传感器41附近的所述直线移动装置5驱动;
[0038]驱动装置7,所述驱动装置7与所述上压板2连接,用于调节所述上压板2距离所述下基板1之间的距离。
[0039]工作原理: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驱动装置7与上压板2连接,用于调节上压板2距离下基板1之间的距离,进而当需要对板材进行折弯时,可以将板材放置在上压板2、下基板1之间的位置,再通过驱动装置7调节上压板2、下基板1之间的距离,使得上压板2、下基板1能稳定夹持板材,随后在板材折弯过程中,板材会对上压板2产生一个压力,使得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模挠度补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基板(1),所述下基板(1)的上端面为平面形状;上压板(2),所述上压板(2)相对所述下基板(1)设置,且所述上压板(2)设置在所述下基板(1)的上方,所述上压板(2)的下端面为平面形状;顶板(3),所述顶板(3)相对所述上压板(2)设置,且所述顶板(3)设置在所述上压板(2)的上方,所述上压板(2)的下端面为平面形状,所述上压板(2)与所述顶板(3)之间固定连接;形变量检测装置(4),所述形变量检测装置(4)均匀设置在所述上压板(2)与所述顶板(3)之间的位置,且所述形变量检测装置(4)包括压力传感器(41)和定位杆(42),所述压力传感器(41)均匀贴在所述上压板(2)的上端面,所述定位杆(42)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压力传感器(41)的上端,所述定位杆(42)的上端连接在所述顶板(3)的下端面,当所述上压板(2)未产生形变时,所述压力传感器(41)检测的信号为某一固定值;直线移动装置(5),所述直线移动装置(5)均匀设置在所述上压板(2)与所述顶板(3)之间的位置,且所述直线移动装置(5)的下端支撑在所述上压板(2)的上端面上,所述直线移动装置(5)的上端连接在所述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小平程钰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辰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