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棒下模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下模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辊棒下模件。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零部件加工成形工艺中,需要使用上下模具将待加工零部件夹紧定位,在加工成形以后再将上模具、下模具分离开,此时加工成形的机械零部件一般存放在下模具中。
[0003]由于成形工艺一般是对机械零部件施加压力,机械零部件会在上模具、下模具约束下产生形变,进而机械零部件会紧密卡接在下模具内。此时,下模具对机械零部件会产生一个很强的卡接力,因此不便于直接将机械零部件从下模具中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辊棒下模件,包括:下模具本体、下垫板、辊棒、提升装置。本技术实施例便于零部件的自动下模,实用价值高。
[0006](2)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辊棒下模件,包括:
[0008]下模具本体,所述下模具本体包括左侧端面、右侧端面和下端面,所述左侧端面、所述右侧端面的下端边分别与所述下端面的两侧端边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棒下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具本体(1),所述下模具本体(1)包括左侧端面(11)、右侧端面(12)和下端面(13),所述左侧端面(11)、所述右侧端面(12)的下端边分别与所述下端面(13)的两侧端边连接,所述下模具本体(1)的截面为U形结构;下垫板(2),所述下垫板(2)设置在所述下模具本体(1)U形结构的内部,所述下模具本体(1)的两端还设有挡块(3),所述下垫板(2)铺设在两端的所述挡块(3)上,且所述下垫板(2)的一端与对应所述挡块(3)枢接;所述挡块(3)将下模具本体(1)的内部分割为上端腔(14)和下端腔(15),且所述下垫板(2)上设有通孔(21);辊棒(4),所述辊棒(4)设置在所述下端腔(15)内,且所述辊棒(4)位于所述通孔(21)的下方,所述辊棒(4)与所述通孔(21)的数量一一对应;所述辊棒(4)的中心轴线上设有转动轴,所述辊棒(4)的两端的转动轴套设在轴承的内圈上,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垫板(2)的下端面,所述辊棒(4)在所述通孔(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小平,程钰,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辰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