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危险废物容器用转运吊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吊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危险废物容器用转运吊具。
技术介绍
[0002]吊具是一种与起重装置(如:起重装置、起重机)相连的结构,负责与被转运物体进行对接,实现物体的转移。
[0003]现有的吊具多种多样,而用于桶体的吊具一般都是借助于桶体顶端突出部进行挂钩吊起的,桶体的摆放方式(如:图1),那么吊具在使用时,需要将吊具的勾爪通过桶体之间的间隙勾在桶体顶端的突出部上,在勾牢固后,再通过起重装置拉动吊具,对容器进行转运,而化学危险废物的转运,更需要稳定的连接,以防止出现桶体坠落,而出现的桶体形变、开裂而造成的危险品废物泄漏的问题;在上述过程中,需要人工对吊具的勾爪进行操作,具体为:手动将两个吊臂撑开,之后将撑开的吊具下移,直至吊臂的夹紧部位于桶体外壁的下方,此时两只手还需抓住吊臂,使得两个吊臂位于桶体的对称两侧,在起重装置通过吊索完全拉起吊臂后,此时吊臂的夹紧部完全与桶体贴合,才能松开手,以防止出现连接不稳固的情况,上述过程中为了实现桶体容器与吊具的稳固连接,操作效率较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危险废物容器用转运吊具,包括与起重吊钩相连的上连接板(1),所述上连接板(1)通过吊索连接有下连接板(2),所述上连接板(1)的底端中心位置处连接有套筒(6),所述下连接板(2)由上限制板(201)、下限制板(20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制板(201)与所述下限制板(202)的内腔设置有驱动单元(9),所述驱动单元(9)的端部连接有移动单元(4),所述驱动单元(9)用于驱动四个移动单元(4)同步移动,所述移动单元(4)的底端设置有与容器顶端突出部接触的勾爪(3);丝杆(5)的顶端成型有呈方柱形的升降柱(12),所述升降柱(12)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单元(17),所述套筒(6)的内腔设置有对所述固定单元(17)进行锁止与解除锁止的锁定单元(14);所述驱动单元(9)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上限制板(201)与下限制板(202)中心位置处的齿轮(901),所述齿轮(901)的中心处腔体与所述丝杆(5)转动连接,所述齿轮(901)的外壁啮合连接有两组齿条(902),两组所述齿条(902)上下错位设置,所述齿条(90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单元(4);所述套筒(6)的内腔对称固定有两个定位柱(16),所述定位柱(16)供所述锁定单元(14)上下调节移动;所述锁定单元(14)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定位柱(16)外壁的第一挤压块(1401)、第二挤压块(1402)与第三挤压块(1403),所述第一挤压块(1401)的顶端开设有容纳所述第三挤压块(1403)的容纳槽(1404),所述第三挤压块(1403)成型于所述第二挤压块(1402)的底端,所述第一挤压块(1401)与所述第二挤压块(1402)之间设置有弹性单元(18),所述弹性单元(18)用于保持第一挤压块(1401)与第二挤压块(1402)之间的间距;所述固定单元(17)包括成型于所述升降柱(12)顶端的连接盘(1701),所述连接盘(1701)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受压块(1703);其中,所述第一挤压块(1401)的外壁成型有第一受压面(24),所述第三挤压块(1403)的外壁成型有第二受压面(25),所述第二挤压块(1402)的外壁成形有第三受压面(26);其中,所述受压块(1703)的一端成型有第一挤压面(21)、第二挤压面(22)与第三挤压面(23),且所述第一挤压面(21)、第二挤压面(22)与第三挤压面(23)自上而下分布,且所述第一挤压面(21)与第一受压面(24)、第二挤压面(22)与第二受压面(25)、第三挤压面(23)与第三受压面(26)相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险废物容器用转运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6)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定位单元(11),所述定位单元(11)的内壁周向转动连接有滑动块(13),所述套筒(6)上开设有供所述滑动块(13)上下滑动的滑动槽(15),所述滑动块(13)与第一挤压块(140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危险废物容器用转运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11)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套筒(6)外壁的定位手环(1101),所述定位手环(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原,孙建亮,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富明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