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植物外泌体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843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载植物外泌体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负载植物外泌体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制备方法,包括:将聚羟基脂肪酸酯纯化,得到纯化后的聚羟基脂肪酸酯粉末;将纯化后的聚羟基脂肪酸酯粉末溶解在二氯甲烷中配置第一油相,配置致孔剂水溶液作为第一水相,将第一水相与第一油相混合,在均质机中进行乳化制备乳液;将所述乳液作为第二油相,将聚乙烯醇溶解在水中配置成二次乳化的第二水相,将第二油相溶液滴加进第二水相中进行二次乳化,搅拌即得到多孔表面粗糙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将制得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重新分散于无菌水中,将该分散液与植物外泌体溶液等体积混合,离心后得到负载植物外泌体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基脂肪酸酯微球。基脂肪酸酯微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载植物外泌体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负载植物外泌体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物可降解医用材料由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缝合线、人造器官、药物缓释剂等各个医疗器械领域,其中生物可降解有机高分子由于具备原料来源广泛、可再生、良好的可加工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被广泛应用。
[0003]可注射软组织填充剂是针对皮肤皱纹和凹陷填充的微创疗法采用的填充剂,市场上出现的软组织填充剂主要有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胶原蛋白、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乳酸

聚乙二醇共聚物、羟基磷灰石钙等。基于微球的可注射软组织填充剂产品的粒径应为20微米或更大才能避免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以发挥长效作用,同时50微米或更大的微球在注射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针管阻塞的情况不利于实际操作。
[0004]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一类天然的高分子生物材料,是由微生物合成的细胞内聚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可以制成微球,通过针头进行注射用作软组织填充剂。
[0005]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包含了复杂RNA和蛋白质的用于信息交换的微小囊泡,由于其性质稳定、易于反应、没有免疫原性、容易获取且变与改造等诸多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药理活性物质,一些植物来源的外泌体在进入软组织后可以自动释放营养物质,持续改善细胞环境,修复皮肤问题。
[0006]基于外泌体的载药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CN114432260A)公开了一种基于外泌体的载药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外泌体与聚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后电喷雾制得负载外泌体的微球。然而常见的N,N

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均会破坏外泌体表面的磷脂结构,导致最终外泌体结构的破坏和内含物的提前释放。
[0007]外泌体微球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CN114921406A)公开了一种外泌体微球混悬液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外泌体与多糖混悬液混合后进行静电喷雾得到不同尺寸的颗粒状微球,然而壳聚糖等多糖在水中无法良好分散,因此制成后外泌体分布并不均一,同时静电喷雾也会一定程度上破坏外泌体的囊泡结构造成内含物的提前释放。
[0008]一种植物外泌体的纯化方法(CN114540271A)通过过将PEG8000沉淀与凝胶过滤层析联合,实现大规模和高纯度外泌体的分离纯化。制得的外泌体尺寸为纳米级,不适合直接用于皮肤注射。
[0009]综上所述,使用常规方法制得的微球不具备良好的可填充性,不利于软组织填充的应用。现有的聚合物微球包载外泌体均无法做到不破坏外泌体的结构,无论是使用聚合物水混悬液与外泌体混合还是使用聚合物的有机溶液与外泌体混合,均无法同时实现良好分散和保持外泌体结构的完整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10]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植物外泌体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0011]第一方面,一种负载植物外泌体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制备方法,包括:
[0012]将聚羟基脂肪酸酯纯化,得到纯化后的聚羟基脂肪酸酯粉末;
[0013]将纯化后的聚羟基脂肪酸酯粉末溶解在二氯甲烷中配置第一油相,配置致孔剂水溶液作为第一水相,将第一水相与第一油相混合,在均质机中进行乳化制备乳液;
[0014]将所述乳液作为第二油相,将聚乙烯醇溶解在水中配置成二次乳化的第二水相,在磁力搅拌下,将第二油相溶液滴加进第二水相中进行二次乳化,搅拌即得到多孔表面粗糙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
[0015]将制得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经辐照灭菌后重新分散于无菌水中,将该分散液与植物外泌体溶液等体积混合,于摇床室温孵育,离心后得到负载植物外泌体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
[0016]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聚羟基脂肪酸酯为PHB、或PHBV、或PHBV的同族聚合物或共聚物。
[0017]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将聚羟基脂肪酸酯纯化,包括:取聚羟基脂肪酸酯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去聚合物中的水溶性杂质和醇溶性杂质,再用二氯甲烷溶解取得澄清的溶液,之后干燥处理。
[0018]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致孔剂水溶液包括碳酸氢铵、碳酸氢钠、碳酸氨、碳酸锌、双氧水、白蛋白、环糊精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外泌体为香圆外泌体或虎杖外泌体。
[0020]第二方面,一种负载植物外泌体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由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负载植物外泌体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0021]第三方面,一种负载植物外泌体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应用,包括:将负载植物外泌体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加入到注射溶剂中,搅拌待混合均匀后,灌装在预灌封注射器中,得到可注射的负载植物外泌体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制剂。
[0022]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注射溶剂包括透明质酸溶液、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或海藻酸钠溶液、或胶原蛋白溶液。
[0023]第四方面,一种负载植物外泌体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的应用,包括:将负载植物外泌体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加入到含冻干保护剂和注射溶剂的溶液中,搅拌待混合均匀后,灌装于西林瓶中,冷冻干燥后得到可注射负载植物外泌体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冻干粉。
[0024]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冻干保护剂包括甘露糖、蔗糖、乳糖、右旋糖酐、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5]所述注射溶剂包括透明质酸溶液、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或海藻酸钠溶液、或胶原蛋白溶液。
[002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可以控制合成50μm左右的多孔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其尺寸不至于过小而提前被巨噬细胞吞噬,或者过大在注射中阻塞针头,适用于可注射软组织填充剂。同时,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多孔粗糙的结构赋予其更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外泌
体的负载,该负载过程可以有效防止外泌体结构的破坏和其内容物的提前泄漏,实现良好分散性和保持外泌体结构的完整性,同时具有修复作用的植物外泌体在软组织填充过程中也有利于的组织修复。
[0027]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制备的PHBV微球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标尺6μm)。
[0029]图2是制备的负载香圆外泌体的PHBV微球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标尺6μm)。
[0030]图3是香园外泌体、PHBV空白微球及PHBV微球负载香园外泌体的zeta电位柱状图。
[0031]图4是制备的PHBV光滑微球的显微镜照片(标尺50μm)。
[0032]图5是对照组、PHBV空白微球及PHBV微球负载香园外泌体的细胞增殖率随时间变化柱状图。
[0033]图6是PHBV空白微球与PHBV微球负载香园外泌体的HSF细胞划痕修复实验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植物外泌体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聚羟基脂肪酸酯纯化,得到纯化后的聚羟基脂肪酸酯粉末;将纯化后的聚羟基脂肪酸酯粉末溶解在二氯甲烷中配置第一油相,配置致孔剂水溶液作为第一水相,将第一水相与第一油相混合,在均质机中进行乳化制备乳液;将所述乳液作为第二油相,将聚乙烯醇溶解在水中配置成二次乳化的第二水相,在磁力搅拌下,将第二油相溶液滴加进第二水相中进行二次乳化,搅拌即得到多孔表面粗糙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将制得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经辐照灭菌后重新分散于无菌水中,将该分散液与植物外泌体溶液等体积混合,于摇床室温孵育,离心后得到负载植物外泌体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植物外泌体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羟基脂肪酸酯为PHB、或PHBV、或PHBV的同族聚合物或共聚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植物外泌体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聚羟基脂肪酸酯纯化,包括:取聚羟基脂肪酸酯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去聚合物中的水溶性杂质和醇溶性杂质,再用二氯甲烷溶解取得澄清的溶液,之后干燥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植物外泌体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孔剂水溶液包括碳酸氢铵、碳酸氢钠、碳酸氨、碳酸锌、双氧水、白蛋白、环糊精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野卢宏伟赵书宁黄镇武李恩念周晗邹衡芳陈玉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远想医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