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等离子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419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毛细管等离子体发生器,由毛细管、阴极、阳极、中间电极和防爆外壳组成。所述毛细管为圆管状,所述阴极(5)的一端为锥形、另一端为棒形电极供电源接线,阴极(5)的锥形部分位于毛细管(3)的一端的内孔中、并使该端封闭;所述阳极(2)为喇叭形中空结构,位于毛细管(3)的另一端,作为喷口端;本发生器还设有从毛细管(3)的内孔引出的中间电极(4),在毛细管(3)的内孔内中间电极(4)与阴极(5)之间的距离为阳极(2)与阴极(5)之间距离的1/6-1/4,防爆外壳(1)套在毛细管(3)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毛细管等离子体射流技术与高功率开关合二为一,具有等离子体射流和开关双重功能和特性,使用时主电源不需要配备大功率开关。(*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脉冲高能粒子源,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毛细管等离子体发生器。“小口径电热化学超高速发射实验研究”(见《推进技术》,Vol.20,No.6,1999)提供了一种为电热化学发射设计的毛细管等离子体发生器。该发生器为了降低脉冲电源击穿电压,建立初始等离子体电弧,在毛细管阴阳两极之间用金属丝连接,这种结构对于脉冲电源而言,毛细管处于短路状态,因此脉冲电源电路必须使用大功率闭合开关,当电源充电完成,闭合开关导通,电源对毛细管瞬时放电,产生高能等离子体射流。这种运行方式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毛细管放电只能单次使用,其次要使用大功率开关,而大功率开关存在使用寿命,噪音,造价费用等等问题。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等离子发生器由毛细管、阴极、阳极、中间电极和防爆外壳组成,所述毛细管为圆管状,所述阴极的一端为锥形、另一端为棒形,阴极的锥形部分位于毛细管的一端的内孔中,并使该端封闭;所述阳极为喇叭形中空结构,位于毛细管(3)的另一端,作为喷口端;本发生器还设有从毛细管的内孔引出的中间电极,在毛细管的内孔内,中间电极与阴极之间的距离为阳极与阴极之间距离的1/6-1/4,毛细管外套有防爆外壳。本专利技术的毛细管等离子体射流开关摒弃原有的阴阳极之间接入金属爆炸丝引弧方法,而引入中间电极,而主放电电源不需要配备大功率开关(大功率开关存在使用寿命,噪音,造价费用,还需要其它附属设备等等问题)。为提供中间电极触发的电源体积和功率都很小。当主电源充电完毕后,只要控制中间电极脉冲触发,即可使主电源放电。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大功率半导体开关元器件相同的电流和功率放大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电极结构经过精心设计,采用耐烧蚀材料制成,它将毛细管等离子体射流技术与高功率开关合二为一,具有等离子体射流和开关双重功能和特性。实验室多次重复试验表明,主电源在不配备大功率开关条件下,在中间电极发出触发脉冲之后很短时间内,即可使主放电电源导通放电,在毛细管等离子体发生器内产生高温高压高速等离子体射流。使用时,阴阳两极连接主放电电源,等离子体射流由阳极喷射,脉冲触发由中间电极和阴极输入。当主电源对电容器充电完毕,触发脉冲施加到中间电极瞬间,即可使主放电回路导通,主放电回路参数根据等离子体射流参数要求进行设计。权利要求1.一种毛细管等离子体发生器,由毛细管、阴极和阳极组成,所述毛细管为圆管状,所述阴极和阳极分别位于所述毛细管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5)的一端为锥形、另一端为棒形电极供电源接线,阴极(5)的锥形部分位于毛细管(3)的一端的内孔中、并使该端封闭;所述阳极(2)为喇叭形中空结构,位于毛细管(3)的另一端,作为喷口端;本发生器还设有从毛细管(3)的内孔引出的中间电极(4),在毛细管(3)的内孔内中间电极(4)与阴极(5)之间的距离为阳极(2)与阴极(5)之间距离的1/6-1/4,毛细管(3)外套有防爆外壳(1)。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毛细管等离子体发生器,由毛细管、阴极、阳极、中间电极和防爆外壳组成。所述毛细管为圆管状,所述阴极(5)的一端为锥形、另一端为棒形电极供电源接线,阴极(5)的锥形部分位于毛细管(3)的一端的内孔中、并使该端封闭;所述阳极(2)为喇叭形中空结构,位于毛细管(3)的另一端,作为喷口端;本发生器还设有从毛细管(3)的内孔引出的中间电极(4),在毛细管(3)的内孔内中间电极(4)与阴极(5)之间的距离为阳极(2)与阴极(5)之间距离的1/6-1/4,防爆外壳(1)套在毛细管(3)外。本专利技术将毛细管等离子体射流技术与高功率开关合二为一,具有等离子体射流和开关双重功能和特性,使用时主电源不需要配备大功率开关。文档编号H05H1/24GK1358058SQ01133589公开日2002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25日专利技术者刘克富, 夏胜国, 秦实宏, 潘垣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毛细管等离子体发生器,由毛细管、阴极和阳极组成,所述毛细管为圆管状,所述阴极和阳极分别位于所述毛细管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5)的一端为锥形、另一端为棒形电极供电源接线,阴极(5)的锥形部分位于毛细管(3)的一端的内孔中、并使该端封闭;所述阳极(2)为喇叭形中空结构,位于毛细管(3)的另一端,作为喷口端;本发生器还设有从毛细管(3)的内孔引出的中间电极(4),在毛细管(3)的内孔内中间电极(4)与阴极(5)之间的距离为阳极(2)与阴极(5)之间距离的1/6-1/4,毛细管(3)外套有防爆外壳(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克富夏胜国秦实宏潘垣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