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塔横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40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电塔横担,属于横担技术领域,包括横担本体和调整机构,横担本体一端固定在输电塔本体上,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绝缘串子,所述绝缘串子通过调整机构沿所述横担本体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固定在横担本体底端的一对间隔设置的侧板,两侧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所述螺纹丝杆上螺纹套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顶端与横担本体滑动连接,所述绝缘串子可拆卸地固定在移动块底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降低作业人员更换绝缘子时的风险,且省时省力,操作简便。操作简便。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塔横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电塔横担,属于横担


技术介绍

[0002]横担是铁塔上连接导线、地线和塔身的中间结构,其传递了导地线自重、导地线上风荷载以及横担自重等荷载,是杆塔十分关键的部分。横担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铁塔的结构安全和技术经济性。
[0003]目前在输电塔上的绝缘串子进行更换时,需要将旧的绝缘串子敲碎然后更换成新的,由于绝缘串子大多数都是处于横担的一端,距离较远的人员站在输电塔上无法对其进行更换,这样就需要人员爬上输电塔上人后到横担上将绝缘串子敲碎,然后对其进行更换,由于在横担上没有借力的位置,只能够采用人员自带的保护绳索进行保护,在人员发力的时候,很可能会导致人员处于不平稳的状态,进而导致人员处于非常危险的处境,安全隐患极大。
[0004]公开号为CN11001705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的一种复合横担,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通过抱箍安装在电杆上,所述安装支架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可拆卸的设置有复合柱式绝缘子,所述安装支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复合横担绝缘子,复合横担绝缘子与所述安装支架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复合横担绝缘子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

10
°

[0005]上述参考例通过安装架以及三个绝缘子可拆卸的组合方式,便于安装以及运输,但是绝缘子的位置固定,仍然存在绝缘子更换麻烦、费时费力等的缺点,因此急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的横担上的绝缘子位置固定更换麻烦、安全性低且费时费力等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输电塔横担,其能够有效地降低作业人员更换绝缘子时的风险,且省时省力,操作简便。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输电塔横担,包括横担本体和调整机构,横担本体一端固定在输电塔本体上,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绝缘串子,所述绝缘串子通过调整机构沿所述横担本体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固定在横担本体底端的一对间隔设置的侧板,两侧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所述螺纹丝杆上螺纹套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顶端与横担本体滑动连接,所述绝缘串子可拆卸地固定在移动块底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螺纹丝杆靠近输电塔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贯穿侧板后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靠近输电塔本体的一侧固定有把手。
[0011]进一步地,所述横担本体顶端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从上至下贯穿横担本体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卡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底端伸出滑槽与移动块固定连接,滑块顶端伸出滑
槽后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底端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滚动设置在横担本体顶端。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转板圆弧侧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横担本体上插接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一端螺纹贯穿横担本体后卡设在其中一个固定孔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块上横向贯穿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螺纹插接有插柱,插柱端部伸出安装孔后螺纹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底端固定有固定杆,所述绝缘串子与所述固定杆自由端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块侧面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内端活动贯穿插柱设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横担本体与所述输电塔本体之间固定连接有稳固杆。
[0016]进一步地,所述转板为圆形板或者形状规则的多边形板。
[0017]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与侧板之间设置有轴承。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利用螺纹丝杆、移动块、滑块和滑槽的设置,只需要转动螺纹丝杆即可调节绝缘串子在横杆本体上的位置,工作人员对绝缘串子进行作业时,只需要将绝缘串子调节到自己身边即可,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并且通过在滑块与横担本体之间设置移动轮,有效减小了摩擦力,并且保证绝缘串子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移动效率,同时通过转板上的固定孔以及固定螺栓的设置,可以随时对转板的位置进行固定,保证螺纹丝杆的稳定性,防止非人员操作转动,保证作业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的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1的B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3的C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D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转板的剖视图;
[0027]图8是本专利技术横担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附图标记为:1、输电塔本体;2、横担本体;3、连接杆;4、稳固杆;5、绝缘串子;21、侧板;22、转板;23、转轴;24、螺纹丝杆;25、轴承;26、移动块;27、安装孔;31、安装块;32、插柱;33、紧固螺栓;34、固定杆;41、滑槽;42、滑块;43、限位板;44、辅助架;45、移动轮;51、固定孔;52、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0030]如图1至8所示,本实施例的输电塔横担,包括横担本体2和调整机构,横担本体2一端固定在输电塔本体1上,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绝缘串子5,绝缘串子5通过调整机构沿横担本体2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0031]从上述描述中可知,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调整机构调节绝缘串子5在横担本体2上
的位置,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在输电塔本体1附近即可对绝缘串子5进行维护或者更换,不需要再将身体探出输电塔本体1,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0032]进一步地,调整机构包括固定在横担本体2底端的一对间隔设置的侧板21,两侧板21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24,螺纹丝杆24上螺纹套接有移动块26,移动块26顶端与横担本体2滑动连接,绝缘串子5可拆卸地固定在移动块26底端。
[0033]从上述描述中可知,需要调节时,直接转动螺纹丝杆24,螺纹丝杆24转动带动移动块26运动,同时移动块26在横担本体2的限位作用下,实现固定在移动块26底端的绝缘串子5能够沿着螺纹丝杆24方向运动,从而实现位置调节,调节过程稳定可靠,并且操作简单方便,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也能够保证作业过程中的稳定性。
[0034]进一步地,螺纹丝杆24靠近输电塔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23,转轴23转动贯穿侧板21后固定连接有转板22,转板22靠近输电塔本体1的一侧固定有把手。
[0035]从上述描述中可知,通过转板22、转轴23和把手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转动螺纹丝杆24,本实施例中,转板22为圆形板,转轴23固定在转板22圆心位置,把手固定在转板22偏离圆心的位置,进一步方便转动螺纹丝杆24,同时,本实施例中,转轴23与侧板21之间设置有轴承25,通过轴承25的设置,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并且进一步提高传动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塔横担,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担本体(2)和调整机构,横担本体(2)一端固定在输电塔本体(1)上,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绝缘串子(5),所述绝缘串子(5)通过调整机构沿所述横担本体(2)长度方向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塔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固定在横担本体(2)底端的一对间隔设置的侧板(21),两侧板(21)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24),所述螺纹丝杆(24)上螺纹套接有移动块(26),所述移动块(26)顶端与横担本体(2)滑动连接,所述绝缘串子(5)可拆卸地固定在移动块(26)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电塔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丝杆(24)靠近输电塔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23),所述转轴(23)转动贯穿侧板(21)后固定连接有转板(22),所述转板(22)靠近输电塔本体(1)的一侧固定有把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电塔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本体(2)顶端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从上至下贯穿横担本体(2)的滑槽(41),所述滑槽(41)内滑动卡接有滑块(42),所述滑块(42)底端伸出滑槽(41)与移动块(26)固定连接,滑块(42)顶端伸出滑槽(41)后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3),限位板(43)底端设置有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予唐自强徐晓立陈国文杨迪珊程诺张劲波阮筱菲林宇彬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