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担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436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横担连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横担连接结构,横担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上端面与下端面,连接结构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侧面均与电线杆体固定连接。借此,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连接结构在与电线杆体连接时抗拉能力大大增强,进而减少了横担脱落的可能。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均与水平面平行,因而连接结构可以在水平方向上挂载更多的横担。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板,用于提高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抗拉能力。第二连接板的抗拉能力。第二连接板的抗拉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横担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横担连接
,尤其涉及一种横担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

2所示,在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承载柱2与平台1连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0003](1)承载柱2底部开合角度的大小比较受限,例如常用45
°
与60
°
来保证安装精度(当杆体为12棱时,在棱边两侧或者棱角两侧对称焊接)。
[0004](2)两个平台1是分开焊接的,不能精确保证两平台1的相对位置,加上杆塔本身的口径会存在一定的加工误差,给后期平台1附件的安装带来了诸多不便。
[0005](3)当一种平台1加工完成后,不能通用到其他承载柱2上。由于不同承载柱2的孔径不一样,导致平台1附件的开孔尺寸不唯一,加工使用均不方便。
[0006](4)现有技术中的螺栓的长度方向与水平方向一致,这会导致横担的抗拉能力较弱。
[0007]综上可知,现有技术的缺点为:一是横担与电线杆体之间的连接装置抗拉能力弱;二是横担、电线杆、连接装置存在不通用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横担连接结构,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横担与平台难以连接,并且横担抗拉能力弱的问题。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横担连接结构,其内容为:一种横担连接结构,所述横担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上端面与下端面,所述连接结构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上端面抵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下端面抵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侧面均与电线杆体固定连接。
[0010]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板。
[0011]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侧面均为凹面。
[0012]其中,所述凹面的弧长为a,所述电线杆体侧壁的周长为b,。
[0013]其中,所述连接结构连接多个底座。
[0014]其中,与所述凹面配合的电线杆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0015]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位于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
[0016]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上端面上竖直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板与下端面上竖直设有第二连接件。
[001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担连接结构,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一是底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上端面与下端面,所述连接结构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上端面抵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下端面抵接。这使得连接结构在与电线杆体连接时抗拉能力大大增强,进而减少了横担脱落的可能。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均与水平面平行,因而连接结构可以在水平方向上挂载更多的横担。
[0019]二是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板,用于提高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抗拉能力。
[0020]三是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朝向电线杆体的一面均为凹面,这种设计使得凹面与凸面相连接时存在足够多的连接点,保证了其连接的牢固性,也使得连接结构的适配性大大加强。
[0021]四是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均与水平面垂直,从而大大增强了连接结构的抗拉能力,避免了横担脱落。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现有横担连接机构的俯视图;
[0023]图2是现有横担连接机构的结构图;
[0024]图3是横担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0025]图4是横担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0026]图5是横担的结构图;
[0027]图6是连接结构的结构图;
[0028]图7是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0029]在图中:1

平台,2

承载柱,21

横担,22

底座,23

上端面,24

下端面,31

连接结构,32

第一连接板,33

第二连接板,41

电线杆体,51

第一连接件,52

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1]实施例:
[0032]参见图3

7,一种横担连接结构,所述横担2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22,所述底座22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上端面23与下端面24,所述连接结构31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33,所述第一连接板32与上端面23抵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3与下端面24抵接,所述第一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33的侧面均与电线杆体41固定连接。上述设计与现有技术的不同点为:一是连接结构31的连接板由左右分布修改为了第一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33沿着电线杆体41自上而下分布。二是底座22的两个端面也由左右分布变为了上下分布,即上端面23与下端面24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上述不同点使得连接结构31在与电线杆体41连接时抗拉能力大大增强,进而减少了横担脱落的可能。而且此时的第一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33均与水平面平行,因而连接结构31可以在水平方向上挂载更多的横担21。
[0033]在上述设计中,既可以是连接结构31位于上端面23与下端面24之间,又可以是底座22的上端面23与下端面24位于第一连接板32与第二连接板33之间。
[0034]本方案中的横担21与现有技术中的承载柱2的结构相同。
[0035]所述第一连接板32与第二连接板33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板34,所述支撑板34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32连接,所述支撑板34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33连接。在本方案中,支撑板34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用于提高第一连接板32与第二连接板33的抗拉能力。
[0036]现有的电线杆杆体41的侧边一般为圆柱或棱柱,其侧壁一般为凸面结构。这就使得现有技术中的平台1如果再制造过程中存在误差,平台1在于电线杆体41连接时便会出现连接点过少而导致的不牢固问题。因此,所述第一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33朝向电线杆体41的一面均为凹面。这种设计使得连接结构31的凹面即使与电线杆体41的侧壁不是完全贴合,凹面与凸面相连接时也存在足够多的连接点,保证了其连接的牢固性,也使得连接结构31的适配性大大加强,从而连接结构31可以与多种电线杆体41进行适配使用。
[0037]优选的,所述凹面的弧长为a,所述电线杆体41侧壁的周长为b,。这种设计使得凹面能够尽量贴合电线杆体41的侧壁,进而增加连接牢固性。在本方案中,所述底座为多个,所述连接结构31连接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担连接结构,所述横担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上端面与下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上端面抵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下端面抵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侧面均与电线杆体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侧面均为凹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担连接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木刘新泉高俊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海莱特锥形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