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非平衡等离子体放电电路,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器阻挡放电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电介质阻挡放电的典型装置是如图1 (a) 图l(d)所示的系列装置。这些装置都具有高电压发生器1,用于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的放电电极对2,位于放电电极对之间的电介质3以及 导线,接地装置。电介质3可以覆盖在电极上或者悬挂在放电 空间。图1 (a)中,电介质位于上极板;图1 (b)中,电介质位 于上下极板;图1 (c)中,电介质位于上下极板之间;图1 (d) 中,放电电极对为球形极板。当放电电极对2上加载足够的交流电压时,电极间的气体 被击穿形成介质阻挡放电。介质的存在避免了电极之间的电弧 击穿放电的形成,从而可以在放电间隙中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 常用的气压范围为104—106Pa,频率范围为50Hz—13.6MHz, 气体间隙从几微米到几厘米变化时,相应的放电电压也在几百 伏到几万伏变化。改进的放电装置如图2所示的水电极,见申请号 200610048262.0、名称为《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的专利技术专 利申请,图中电介质容器端面4,电介质容器柱面5,注水孔 6,电极引线7,水8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器阻挡放电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高电压发生器和放电电极对,其特征在于:在放电主回路中串连有一个电容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新培,潘垣,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