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驾驶行为识别的防疲劳预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729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驾驶行为识别的防疲劳预警设备,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端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块,安装板的上部设置有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安装板左右两侧外表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主体固定安装在连接块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将连接块的两侧卡在卡槽中,完成卡接固定,且装置主体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通过在连接块上设置的散热孔,便于更好的散热,装置主体基于面部信息、心电信号、脑电信号的三种生理信号指标进行分析判断,能够准确判断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的生理疲劳状态,使驾驶员及时意识到自己的生理状态,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确保驾驶员的人身安全。驶员的人身安全。驶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驾驶行为识别的防疲劳预警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驾驶检测装置
,具体为一种基于驾驶行为识别的防疲劳预警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交通事故也大幅度增加,据统计,其中三分之一的交通事故是由于驾驶员的疲劳驾驶造成的,近期有关汽车驾驶研究表明,疲劳驾驶状态下发生事故或接近事故的概率是清醒的正常驾驶状态下的4到6倍,当驾驶员疲劳时,驾驶员对外界的感知力和反应能力就会下降,从而导致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概率急剧上升。
[0003]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1710234986.2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疲劳驾驶检测装置及方法,该专利包括USB摄像机、人脸定位模块、人眼定位模块、眼睛区域图像处理模块、眼睛状态信息收集模块、疲劳判定模块、I/O接口、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LED灯和喇叭;所述USB摄像机与人脸定位模块相连,人脸定位模块通过I/O接口与LED灯相连,人脸定位模块与人眼定位模块相连;人眼定位模块与眼睛区域图像处理模块相连;眼睛区域图像处理模块分别与眼睛状态信息收集模块和疲劳判定模块相连,眼睛状态信息收集模块再与疲劳判定模块相连,疲劳判定模块通过I/O接口与喇叭相连,通过结合人眼的闭合时间与疲劳度两个显著特征进行复合判断,比单一方法进行识别检测的准确率更高,在市场上有此设备的售卖,但是,该检测装置一般通过固定螺丝直接安装在车上,当需要更换维修的时候,需要反复的松动固定螺丝,不便于安装拆卸,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驾驶行为识别的防疲劳预警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驾驶行为识别的防疲劳预警设备,具备便于快速安装拆卸、便于调节尺寸、增香除味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驾驶行为识别的防疲劳预警设备,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安装板的上部设置有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安装板左右两侧外表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外壁与卡槽之间为卡接,所述安装板上端外表面的中部设置有通风腔。
[0008]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上设有摄像头、心电信号及脑波信号采集器、信息处理模块、疲劳数据库和终端提示模块,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与信息处理模块电连接,用于采集面
部信息;所述心电信号及脑波信号采集器的输出端与信息处理模块电连接,用于采集心电信号及脑波信号;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将面部信息、心电信号及脑波信号与疲劳数据库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为疲劳驾驶状态,以及在判断得出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时通过终端提示模块进行提醒。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上端外表面的四角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连接块的中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连接块下端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开设有限位孔,且所述限位孔位于连接块的一端;所述连接块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翅片,所述安装板的形状为凹型,且所述安装板上端外表面的前后两端开设有第二螺纹孔。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斜块、活动槽、帽塞、活动杆、第一活动腔、第二限位块、伸缩弹簧、第二活动腔与连接柱,且所述活动槽开设于安装板上端外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活动腔开设于安装板左右两侧外表面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活动腔位于活动槽的下部;所述活动槽的下端、第一活动腔的一端与第二活动腔相通。
[0011]优选的,所述伸缩弹簧固定安装于第二活动腔的内部,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安装于伸缩弹簧的上端外表面,所述连接柱固定安装于第二限位块的上端外表面,所述限位斜块固定安装于连接柱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活动杆固定安装于第二限位块的一侧外表面。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下端外表面通过伸缩弹簧与第二活动腔弹性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腔、限位斜块与活动槽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与第一活动腔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帽塞与第一活动腔之间为卡接;所述限位斜块与限位孔之间为卡接。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驾驶行为识别的防疲劳预警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一种基于驾驶行为识别的防疲劳预警设备,首选需要将安装板与汽车安装,通过设置的第二螺纹孔,便于安装板的安装,装置主体固定安装在连接块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将连接块的两侧卡在卡槽中,完成卡接固定,非常的便捷,且装置主体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通过在连接块上设置的散热孔,便于更好的散热,且通过在连接块一侧外表面设置的散热翅片,增加散热的效果,增加连接块的持续工作时长。
[0017]2、本技术基于面部信息、心电信号、脑电信号的三种生理信号指标进行分析判断,极大地缩短了分析判断得出的误差结果,能够准确判断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的生理疲劳状态,使驾驶员及时意识到自己的生理状态,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确保驾驶员的人身安全。
[0018]3、该一种基于驾驶行为识别的防疲劳预警设备,为了增加装置主体安装的稳定性,也就是增加连接块的稳定性,避免连接块与卡槽之间发生滑动的现象,设置的限位组件,当连接块插入卡槽中的时候,限位斜块受到挤压,限位斜块带动连接柱的下降,连接柱通过第二限位块在第二活动腔的内部下降,使得第二限位块的下端外表面压缩伸缩弹簧,使得限位斜块的一端进入到活动槽中,当连接块一侧的限位孔到达限位斜块的位置时,由于伸缩弹簧的复位作用,使得限位斜块插入到限位孔中,完成限位,进一步增加稳定性,且通过设置的帽塞、活动杆与第一活动腔,便于使得限位斜块与限位孔分离。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驾驶行为识别的防疲劳预警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基于驾驶行为识别的防疲劳预警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种基于驾驶行为识别的防疲劳预警设备中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一种基于驾驶行为识别的防疲劳预警设备中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一种基于驾驶行为识别的防疲劳预警设备中限位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一种基于驾驶行为识别的防疲劳预警设备中限位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安装板;2、通风腔;3、连接块;4、限位组件;5、卡槽;6、第一限位块;7、装置主体;8、第一螺纹孔;9、散热孔;10、散热翅片;11、限位孔;12、第二螺纹孔;13、限位斜块;14、活动槽;15、帽塞;16、活动杆;17、第一活动腔;18、第二限位块;19、伸缩弹簧;20、第二活动腔;21、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驾驶行为识别的防疲劳预警设备,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端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块(6),所述安装板(1)的上部设置有装置主体(7),所述装置主体(7)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所述第一限位块(6)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卡槽(5),所述安装板(1)左右两侧外表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组件(4);所述连接块(3)的两侧外壁与卡槽(5)之间为卡接,所述安装板(1)上端外表面的中部设置有通风腔(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驾驶行为识别的防疲劳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7)上设有摄像头、心电信号及脑波信号采集器、信息处理模块、疲劳数据库和终端提示模块,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与信息处理模块电连接,用于采集面部信息;所述心电信号及脑波信号采集器的输出端与信息处理模块电连接,用于采集心电信号及脑波信号;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将面部信息、心电信号及脑波信号与疲劳数据库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为疲劳驾驶状态,以及在判断得出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时通过终端提示模块进行提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驾驶行为识别的防疲劳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上端外表面的四角开设有第一螺纹孔(8),所述连接块(3)的中部开设有散热孔(9),所述连接块(3)下端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开设有限位孔(11),且所述限位孔(11)位于连接块(3)的一端;所述连接块(3)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翅片(10),所述安装板(1)的形状为凹型,且所述安装板(1)上端外表面的前后两端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嘉旎王东文岑洪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