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方向盘和导热装置。方向盘包括本体、握把、加热装置、电子控制单元、导热件与底座。握把邻接于本体,加热装置设置于握把中,用于接收驱动信号,并根据驱动信号发热。电子控制单元通过驱动线电性连接加热装置,并向加热装置提供驱动信号。导热件设置于握把中以形成废热路径,且导热件与加热装置位于握把中的不同位置上。底座连接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收集来自电子控制单元的废热,并且通过散热线连接导热件,以将废热传递到导热件,借此方向盘可回收电子控制单元的废热。盘可回收电子控制单元的废热。盘可回收电子控制单元的废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向盘和导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向盘和导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电子控制单元的废热的方向盘。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已经提供具有加热功能的方向盘,例如可将由具有高电阻的导电材料所制成的加热装置设置于方向盘的握把中,且该加热装置用于根据电子控制单元所提供的电流发热。然而,该电子控制单元也会响应于提供电流而发热,并可能导致该电子控制单元因工作温度过高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回收电子控制单元的废热的方向盘。
[0004]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方向盘,包括本体、握把、加热装置、电子控制单元、导热件以及底座。握把邻接于本体,加热装置设置于握把中,用于接收驱动信号,并根据驱动信号发热。电子控制单元通过驱动线电性连接加热装置,并向加热装置提供驱动信号。导热件设置于握把中以形成废热路径,且导热件与加热装置位于握把中的不同位置上。底座连接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收集来自电子控制单元的废热,并且通过散热线连接导热件,以将废热传递到导热件。
[0005]优选地,方向盘还包括设置于握把中的离手检测(Hands Off Detection,HOD)电路,用于检测驾驶员是否将手放在握把上。
[0006]优选地,离手检测电路包括感测层、接地层以及隔离层。感测层与接地层之间的耦合电容响应于驾驶员将手放在握把上而改变,且隔离层设置在感测层与接地层之间。
[0007]优选地,离手检测电路还包括处理器。处理器耦接感测层与接地层,用于检测耦合电容是否改变以判断驾驶员是否将手放在握把上。响应于检测到耦合电容改变,处理器被配置为判断驾驶员将手放在握把上。
[0008]优选地,握把从其内芯指向外部具有一法线方向,且离手检测电路相对于加热装置在法线方向上的较高位置。
[0009]优选地,导热件是离手检测电路的接地层或隔离层,以形成在握把中的废热路径。
[0010]优选地,隔离层为石墨烯所制成,且感测层与接地层都是导电织物。
[0011]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多个加热电极,每一加热电极响应于导通状态而发热,且加热电极的数量随着与散热线连接导热件的连接处的距离增加而递增。
[0012]优选地,方向盘还包括温度感测装置,温度感测装置用于检测握把上的多个位置的多个温度,且加热装置还在温度越低的位置上导通越多数量的加热电极。
[0013]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导热装置,用于车辆转向系统的方向盘。导热装置连接方向盘的电子控制单元,用于将电子控制单元产生的热传递到车辆转向系统的金属结构以散热,
且导热装置由石墨烯制成。
[0014]优选地,导热装置设有对应至少一紧固件的至少一紧固点,使得导热装置通过该至少一紧固件和该至少一紧固点而固定在电子控制单元和金属结构之间。
[0015]本专利技术的方向盘的其中一个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导热件以及底座使得可回收电子控制单元的废热,以避免电子控制单元因工作温度过高而损坏,且在方向盘响应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而包括离手检测电路的条件下,导热件可以是离手检测电路的接地层或隔离层,以有效地降低导热件的制作成本。
[0016]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向盘的平面示意图。
[0018]图2A和图2B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方向盘的握把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A和图2B的离手检测电路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加热装置包括多个加热电极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热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提供的内容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但所提供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请参阅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向盘的平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方向盘1包括本体11、握把12、加热装置13、电子控制单元14、导热件15以及底座16。握把12邻接于本体11。本专利技术不限制握把12所邻接于本体11的具体实现方式,且为了方便以下说明,握把12以环形握把为例,但本专利技术也不以此为限制。加热装置13设置于握把12中,用于接收驱动信号(图未示出),并根据驱动信号发热。
[0024]电子控制单元14通过驱动线L1电性连接加热装置13,并向加热装置13提供驱动信号。举例来说,加热装置13可以是由具有高电阻的导电材料所制成,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控制单元14所提供的驱动信号可以是电流,且加热装置13根据该电流发热,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制。另外,电子控制单元14可以是设置于本体11外或者设置于本体11中,但本专利技术也不以此为限制。
[0025]导热件15设置于握把12中以形成废热路径,且导热件15与加热装置13位于握把12中的不同位置上。需说明的是,图1所描绘加热装置13与导热件15的型式只是为了示意他们位于握把12中的不同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导热件15可邻近于握把12的表层,并包覆在加热装置13上,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制。总之加热装置13与导热件15的相对位置关系并非固定,加热装置13也可邻近于握把12的表层,并包覆在导热件15上。
[0026]底座16连接电子控制单元14,用于收集来自电子控制单元14的废热,并且通过散热线L2连接导热件15,以将废热传递到导热件15。电子控制单元14的废热大部分由其内部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所产生,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6可以连接到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但本专利技术不限制底座16的具体实现方式。
[0027]不同于电子控制单元14是将驱动信号以通过驱动线L1传递到加热装置13,底座16是直接将来自电子控制单元14的废热以通过散热线L2传递到导热件15,使得方向盘1可回收电子控制单元14的废热,以避免电子控制单元14因工作温度过高而损坏。另外,散热线L2可以是和底座16为相同或不同材质,例如金属或者石墨烯。总之散热线L2和导热件15都可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以更快传递电子控制单元14的废热,但本专利技术不限制散热线L2和导热件15的具体实现方式。
[0028]请一并参阅图2A和图2B,图2A和图2B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方向盘的握把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如图2A和图2B所示,加热装置13可包覆在握把12的发泡材料122上,且该发泡材料122包覆在握把12的骨架121上,但本专利技术不限制该骨架121和该发泡材料122的具体实现方式。另外,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盘包括:一本体;一握把,邻接于所述本体;一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握把中,用于接收一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信号发热;一电子控制单元,通过一驱动线电性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并向所述加热装置提供所述驱动信号;一导热件,设置于所述握把中以形成一废热路径,其中所述导热件与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握把中的不同位置上;以及一底座,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收集来自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的废热,并且通过一散热线连接所述导热件,以将所述废热传递到所述导热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盘还包括:一离手检测电路,设置于所述握把中,用于检测驾驶员是否将手放在所述握把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离手检测电路包括:一感测层;一接地层,其中所述感测层与所述接地层之间的一耦合电容响应于所述驾驶员将手放在所述握把上而改变;以及一隔离层,设置在所述感测层与所述接地层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离手检测电路还包括:一处理器,耦接所述感测层与所述接地层,用于检测所述耦合电容是否改变以判断所述驾驶员是否将手放在所述握把上;其中响应于检测到所述耦合电容改变,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判断所述驾驶员将手放在所述握把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从其内芯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顺,柯怡贤,
申请(专利权)人: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