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701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载系统及车辆,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车载系统的第一、第二驾驶辅助系统分别包括第一、第二摄像头,第一、第二摄像头均用于拍摄后方或前方;故障监测系统用于监测第一驾驶辅助系统,故障监测系统的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第二驾驶辅助系统连接;第二驾驶辅助系统用于根据第一驾驶辅助系统的故障信号,驱使第二摄像头向显示系统输送图像信息。通过设置用于监测第一驾驶辅助系统是否发生故障的故障监测系统,在第一驾驶辅助系统发生故障时,第二驾驶辅助系统能够得到对应的故障信号;此时第二驾驶辅助系统驱使第二摄像头向显示系统输送图像信息,仍能够获取对应的视野,降低了第一驾驶辅助系统失效时失去对应视野的风险。视野的风险。视野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系统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车载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辆都开始配置用于获取视野、实现可视化的驾驶辅助系统,如外设的流媒体后视镜系统(CMS,Camera Monitor System)、泊车系统、倒车系统、前向碰撞预警系统、车道偏离监测系统等,以提高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便利性。
[0003]在实际使用中,驾驶辅助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失效风险,当某一驾驶辅助系统失效时,其对应的视野、对应的功能便会丧失;例如,当流媒体后视镜系统失效时,驾驶人员会失去左右两侧的后方视野,不利于驾驶人员进行变道等操作,甚至有可能引发行驶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车载系统,以降低驾驶辅助系统失效时失去对应视野的风险。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车载系统包括第一驾驶辅助系统、第二驾驶辅助系统、显示系统和故障监测系统;所述第一驾驶辅助系统包括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驾驶辅助系统包括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均用于拍摄行驶方向的后方或前方;所述显示系统与第二摄像头连接;所述故障监测系统用于监测所述第一驾驶辅助系统是否发生故障;所述故障监测系统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驾驶辅助系统连接,所述故障监测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驾驶辅助系统连接;所述第二驾驶辅助系统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驾驶辅助系统的故障信号,驱使所述第二摄像头向所述显示系统输送图像信息。
[0006]可选地,所述第一驾驶辅助系统设置为流媒体后视镜系统、泊车系统、倒车系统中的一个,所述第二驾驶辅助系统设置为所述流媒体后视镜系统、所述泊车系统、所述倒车系统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均用于拍摄行驶方向的后方。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驾驶辅助系统设置为流媒体后视镜系统,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为流媒体后视摄像头;所述第二驾驶辅助系统设置为泊车系统,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为泊车摄像头。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驾驶辅助系统还包括第一显示屏;所述故障监测系统用于监测所述流媒体后视摄像头和/或所述第一显示屏是否发生故障。
[0009]可选地,所述流媒体后视摄像头、所述泊车摄像头均用于安装在车辆的行驶方向的旁侧。
[0010]可选地,所述显示系统包括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包括仪表信息屏和/或中控屏;所述第二摄像头与所述第二显示屏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第二摄像头与所述第一显示屏连接;所述故障监测系统还用于监测
所述第二显示屏是否发生故障,当所述第二显示屏发生故障且所述第一显示屏未发生故障时,所述第二驾驶辅助系统用于驱使所述第二摄像头向所述第一显示屏输送图像信息。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驾驶辅助系统设置为前向碰撞预警系统、车道偏离监测系统、行人防碰撞系统、自适应远光灯系统、自适应巡航系统、行车记录系统、夜视系统中的一个,所述第二驾驶辅助系统设置为前向碰撞预警系统、车道偏离监测系统、行人防碰撞系统、自适应远光灯系统、自适应巡航系统、行车记录系统、夜视系统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均用于拍摄行驶方向的前方。
[0013]可选地,所述故障监测系统包括信号传输监测电路、电流监测电路、电压监测电路中的至少一种。
[0014]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车载系统。
[001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用于监测第一驾驶辅助系统是否发生故障的故障监测系统,在第一驾驶辅助系统发生故障时,第二驾驶辅助系统能够得到对应的故障信号;此时第二驾驶辅助系统驱使第二摄像头向显示系统输送图像信息,仍能够获取对应的视野,降低了第一驾驶辅助系统失效时失去对应视野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车载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车载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车载系统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车载系统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号说明:
[0022]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第一驾驶辅助系统101流媒体后视镜系统102前向碰撞预警系统110第一摄像头111流媒体后视摄像头120第一显示屏200第二驾驶辅助系统201泊车系统202车道偏离监测系统210第二摄像头211泊车摄像头300显示系统310第二显示屏400故障监测系统
[0023]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
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6]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本技术提出一种车载系统,以降低驾驶辅助系统失效时失去对应视野的风险。该车载系统可应用于车辆,如电动汽车。
[0028]参照图1,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车载系统包括第一驾驶辅助系统100、第二驾驶辅助系统200、显示系统300和故障监测系统400;第一驾驶辅助系统100包括第一摄像头110;第二驾驶辅助系统200包括第二摄像头210,第一摄像头110、第二摄像头210均用于拍摄行驶方向的后方或前方。第一摄像头110、第二摄像头210可根据对应的驾驶辅助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系统包括:第一驾驶辅助系统,所述第一驾驶辅助系统包括第一摄像头;第二驾驶辅助系统,所述第二驾驶辅助系统包括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均用于拍摄行驶方向的后方或前方;显示系统,所述显示系统与第二摄像头连接;故障监测系统,所述故障监测系统用于监测所述第一驾驶辅助系统是否发生故障;所述故障监测系统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驾驶辅助系统连接,所述故障监测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驾驶辅助系统连接;所述第二驾驶辅助系统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驾驶辅助系统的故障信号,驱使所述第二摄像头向所述显示系统输送图像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驾驶辅助系统设置为流媒体后视镜系统、泊车系统、倒车系统中的一个,所述第二驾驶辅助系统设置为所述流媒体后视镜系统、所述泊车系统、所述倒车系统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均用于拍摄行驶方向的后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驾驶辅助系统设置为流媒体后视镜系统,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为流媒体后视摄像头;所述第二驾驶辅助系统设置为泊车系统,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为泊车摄像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驾驶辅助系统还包括第一显示屏;所述故障监测系统用于监测所述流媒体后视摄像头和/或所述第一显示屏是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小鹏自动驾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