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补水洗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689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动力补水洗鞋装置,属于高洁净度车间鞋底除尘装置。无动力补水装置和浮球阀补水装置分别置于移动小车上方,洗鞋装置位于移动小车的侧面地上,并使洗鞋装置的钢格栅位于无动力补水装置、浮球阀补水装置侧面,无动力补水装置的出水管底端口、液封管底端口位于钢格栅上端面,浮球阀组件置于钢格栅上端面、且通过快换接头二与浮球阀补水装置的快换接头一连接。优点是结构新颖,使洗鞋槽能长时间保持在最佳水位问题,易补水,降低劳动强度,实现洗鞋槽液面可以常时维持在最佳高度,可移动,可快速拆卸,提高使用效率,稳定性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动力补水洗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高洁净度车间鞋底除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动力补水洗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生产保险杠及仪表板制品的车间中,因其部分区域属于高洁净区,需严格控制车间的洁净度,才能保证出厂的产品不受影响。此前员工进出车间时,经常会携带大量灰尘进入,尤其鞋底会携带较多灰尘,如果不能有效去除灰尘,不仅影响车间洁净度,同时影响保险杠及仪表板品质。当前在车间出入口处只摆放地垫,无法彻底清除员工鞋底灰尘,为减少因鞋底对车间环境的影响,保证车间生产的产品质量不受影响,此时迫切需要完善鞋底除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无动力补水洗鞋装置,以解决员工进出车间时,鞋底携带的灰尘不能被有效去除,导致产品质量受影响的问题。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移动小车、无动力补水装置、浮球阀补水装置、洗鞋装置和浮球阀组件,其中无动力补水装置和浮球阀补水装置分别置于移动小车上方,洗鞋装置位于移动小车的侧面地上,并使洗鞋装置的钢格栅位于无动力补水装置、浮球阀补水装置侧面,无动力补水装置的出水管底端口、液封管底端口位于钢格栅上端面,浮球阀组件置于钢格栅上端面、且通过快换接头二与浮球阀补水装置的快换接头一连接。
[0005]本技术所述无动力补水装置包括接头一、上接头一、液位计一、下接头一、液封管、接头二、球阀一、接头三、出水管和水箱一,其中液位计一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上接头一、下接头一连接在水箱的侧面外部,液封管上端通过接头一连接在水箱的侧面外部上方,球阀一通过接头二与水箱一的侧面外部下方连接,出水管通过接头三与球阀一连接。
[0006]本技术所述无动力补水装置的出水管底端口与钢格栅上端面垂直距离3mm,液封管底端口与钢格栅上端面垂直距离3mm。
[0007]本技术所述浮球阀补水装置包括上接头二、液位计二、下接头二、接头四、球阀二、软管、快换接头一、水箱二、接头五、其中液位计二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上接头二、下接头二连接在水箱二的侧面外部,球阀二通过接头五与水箱二侧面下方连接,软管一端通过接头四与球阀二连接、另一端与快换接头一连接。
[0008]本技术所述洗鞋装置包括洗鞋槽、高密度吸水绵和钢格栅,其中钢格栅位于洗鞋槽中部,高密度吸水绵分别填充在钢格栅两侧的洗鞋槽中。
[0009]本技术所述浮球阀组件包括快换接头二、出水管、框架、连板、固定中心杆、空心浮球,其中固定中心杆上端与框架固定连接,连板下方与空心浮球上方固定连接,固定中心杆穿过连板和空心浮球,出水管与框架穿接、且上端与快换接头二连接、下端与连板接触。
[0010]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新颖,使洗鞋槽能长时间保持在最佳水位问题,易补水,降低劳动强度,实现洗鞋槽液面可以常时维持在最佳高度,可移动,可快速拆卸,并可以维持洗鞋槽1日的耗水量,提高使用效率,稳定性好。通过无动力补水与浮球阀组合控制洗鞋槽液面高度,更容易快速精准控制;避免人工加水作业存在误差,洗鞋槽补水不及时,水过少容易导致鞋底清洗不净,不能达到清洗标准,水过多存在滑倒隐患。并且补水装置有液位计,当补水装置蓄水桶到达液位下限时,由作业者推至水房进行补水,补满水后移动回原位置即可。补水作业由2人降低至1人,补水频次由8次/日降低至1次/日,补水量控制精确。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无动力补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浮球阀补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技术洗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本技术浮球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包括移动小车1、无动力补水装置2、浮球阀补水装置3、洗鞋装置4和浮球阀组件5,其中无动力补水装置2和浮球阀补水装置3分别置于移动小车1上方,洗鞋装置4位于移动小车1的侧面地上,并使洗鞋装置4的钢格栅403位于无动力补水装置2、浮球阀补水装置3侧面,无动力补水装置2的出水管209底端口、液封管205底端口位于钢格栅403上端面,浮球阀组件5置于钢格栅403上端面、且通过快换接头二501与浮球阀补水装置3的快换接头一307连接;
[0017]所述无动力补水装置2包括接头一201、上接头一202、液位计一203、下接头一204、液封管205、接头二206、球阀一207、接头三208、出水管209和水箱一210,其中液位计一203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上接头一202、下接头一204连接在水箱210的侧面外部,液封管205上端通过接头一201连接在水箱210的侧面外部上方,球阀一207通过接头二206与水箱一210的侧面外部下方连接,出水管209通过接头三208与球阀一207连接;
[0018]所述无动力补水装置2的出水管209底端口与钢格栅403上端面垂直距离3mm,液封管205底端口与钢格栅403上端面垂直距离3mm;
[0019]所述浮球阀补水装置3包括上接头二301、液位计二302、下接头二303、接头四305、球阀二304、软管306、快换接头一307、水箱二308、接头五309、其中液位计二302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上接头二301、下接头二303连接在水箱二308的侧面外部,球阀二304通过接头五309与水箱二308侧面下方连接,软管306一端通过接头四305与球阀二304连接、另一端与快换接头一307连接;
[0020]所述洗鞋装置4包括洗鞋槽401、高密度吸水绵402和钢格栅403,其中钢格栅403位于洗鞋槽401中部,高密度吸水绵402分别填充在钢格栅403两侧的洗鞋槽401中;
[0021]所述浮球阀组件5包括快换接头二501、出水管502、框架503、连板504、固定中心杆505、空心浮球506,其中固定中心杆505上端与框架503固定连接,连板504下方与空心浮球506上方固定连接,固定中心杆505穿过连板504和空心浮球506,出水管502与框架503穿接、
且上端与快换接头二501连接、下端与连板504接触。
[0022]工作原理:
[0023]根据使用人员的多少选择分别使用无动力补水装置2、浮球阀补水装置3还是共同使用;当使用的员工较多时,使用无动力补水装置2,打开球阀一207,空气从液封管205进入水箱210,水从出水管209流出到洗鞋装置,当使用的人少了,流出的水面没过液封管205后,当水桶内外压强相同时,水就停止流出了;当使用的员工较少时,可使用浮球阀补水装置3,打开球阀二304,空心浮球506落在地面,带动连板504下移,水从出水管502中流出到洗鞋装置,当使用的水减少导致空心浮球上升,从而封闭出水管502的出水口,使水不再流出,可通过选择较小的浮球阀组件,对水量精确控制,有利于节水。还可根据需要无动力补水装置2和浮球阀补水装置3同时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动力补水洗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小车、无动力补水装置、浮球阀补水装置、洗鞋装置和浮球阀组件,其中无动力补水装置和浮球阀补水装置分别置于移动小车上方,洗鞋装置位于移动小车的侧面地上,并使洗鞋装置的钢格栅位于无动力补水装置、浮球阀补水装置侧面,无动力补水装置的出水管底端口、液封管底端口位于钢格栅上端面,浮球阀组件置于钢格栅上端面、且通过快换接头二与浮球阀补水装置的快换接头一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补水洗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动力补水装置包括接头一、上接头一、液位计一、下接头一、液封管、接头二、球阀一、接头三、出水管和水箱一,其中液位计一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上接头一、下接头一连接在水箱的侧面外部,液封管上端通过接头一连接在水箱的侧面外部上方,球阀一通过接头二与水箱一的侧面外部下方连接,出水管通过接头三与球阀一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动力补水洗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动力补水装置的出水管底端口与钢格栅上端面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云勇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长春丰越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