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经改进的静电消除带,其特点是将带体的若干卡扣块对准压扣入其中的若干卡槽而卡扣定位,进而方便快速的穿戴于欲消除静电的物体,且当欲进一步调整更适切的松紧度时则只须将带体拉移,使卡扣块的柱部挤迫通过卡槽的上、下阻接部即可顺着卡槽的各小圆槽的调节松紧度,且带体与导电胶系整体注射成形,从模具注射成形后只须以金属扣具组铆合再与接地线扣合固定即可完成组装,因此整体组配的制造时间大为缩短。(*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结构经改进的静电消除带,更确切地说涉及提供一种穿戴调整方便且舒适的腕带,且其制造组配更简易方便,相对亦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按,一般常用的静电消除带通常由宽紧带与导电纱编织而成并组装金属扣与接地线,或者利用粘扣带导电胶再组装金属扣与接地线并配合其他配件组配而成,以达到可调整长短宽紧效果;显然,这常用的产品仍然存在有穿戴不舒服、使用不便之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经改进的静电消除带,它由带体导电胶、金属扣具和接地线等4个构件组成。利用接地线将欲消除静电的物体的静电离子引出来,再利用接地线的接电效果将静电排除。具体地说,使用这种结构经改进的静电消除带可达到以下目的。1、使用时可视需要而选择将带体的若干卡扣块对准压扣入其中的若干卡槽而卡扣定位,进而方便快速的穿戴于欲静电消除物。2、带体的各卡扣块是各由内侧的较小直径的柱部与外径较大的凸粒状扣部所组成,而带体的卡槽则是各由若干相连通的小圆槽所构成,并使各小圆槽之间形成上、下阻挡部以防止卡扣块的柱部因非人力因素而滑动,当欲进一步调整更适切的松紧度时则只须将带体拉移,使卡扣块的柱部挤迫通过卡槽的上、下阻挡部即可顺着卡槽的各小圆槽调节的松紧度。3、带体的背面所连结的呈薄片体的导电胶系可放置在注射模具内而与带体一体注射成形,从模具注射成形后只须以金属扣具组联合再与接地线扣合固定即可完成组装,因此其整体组配制造时间大约只须常用的静电消除带的十分之一,可大幅节省人力与工时并降低成本,相对亦相提高产品竞争力。4、静电消除带系可利用卡扣块与卡槽的卡扣而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组套方式组装成更大的静电消除带,而可以适用于体积更大的欲消除静电的物体。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使用功能可通过附图和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阐述清楚,但决非仅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扣合完成后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扣合完成并进一步调整松紧后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两个腕带组合后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一种经结构改进的静电消除带,包括有带体1、导电胶2、金属扣具组3、接地线4等构件组成,可将欲静电消除物所带的静电离子利用接地线4导引出来,再利用接地线4的接地效果将静电排除;其特征在于该静电消除带的带体1在其正面(参考图3)的一侧,一体成形具有若干相距适当距离的卡扣块11,而另一侧具有若干相距适当距离的卡槽12,并使上述若干卡扣块11可选择与若干卡槽12卡扣定位,且在带体1接近中间的预定部位设一定位孔13,它可供与金属扣具组3的上方31与下方32铆合固定,再由金属扣具组3的上方31与接地线4的一侧41扣合组装,且该带体1的背面整体连结固定有一适当厚度的导电胶2,该导电胶2为一厚度较薄的薄片体,其上方并设有对应于带体1的定位孔13的位置与形状大小的穿孔23以及若干对应于带体1的若干卡槽12的位置与形状大小的槽孔22; 藉由上述的结构特征,使用时可视需要而选择将带体1的若干卡扣块11对准压扣入其中若干卡槽12而卡扣定位(请参阅图4),从而方便快速的穿戴于欲静电消除物(如人员、机械设备等物体);且由于带体1的各卡扣块11是各由内侧的较小直径的柱部111与外径较大的凸粒状扣部112所组成,而带体1的卡槽12则是各由若干相连通的小圆槽121所构成,并使各小圆槽121之间形成上、下阻挡部122、123以防止卡扣块11的柱部111因非人力因素而滑动,且当欲进一步调整更适切的松紧度时则只需将带体1位移,使卡扣块11的柱部111挤迫通过卡槽12的上、下阻接部122、123即可顺着卡槽12的各小圆槽调节的松紧度(参阅图4、图5)。另外,上述带体1的背面所连结的呈薄片体的导电胶2,可放置在注射模具内而与带体1整体注射成形,注射成形后,只须以金属扣具组3铆合后再与接地线4扣合固定即可完成组装,因此其整体线配制造时间大约只须常用静电消除带的十分之一,可大幅节省人力与工时,从而降低成本,相对亦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再有,上述带体1是采用具有适当的柔软性与韧性的乳胶为材料,以符合环保的原则。又,本技术提供的静电消除带系可利用卡扣块11与卡槽12的卡扣而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组套方式组装成更大的静电消除带,而可以适用在体积更大的欲消除静电的物体上。综上所述,本技术可归纳具有下列增进功效1、使用时可视需要而选择将带体1的若干卡扣块11对准扣入其中的若干卡槽12而卡扣定位,进而方便快速地穿戴于欲消除静电的物体。2、带体1的各卡扣块11是各由内侧的较小直径的柱部111与外径较大的凸粒状扣部112所组成,而带体1的卡槽12则是各由若干相连通的小圆槽121所构成,并使各小圆槽121之间形成上、下阻挡部122、123以防止卡扣块11的柱部111因非人力因素而滑动,且当欲进一步调整更适切的松紧度时则只须将带体1拉移,使卡扣块11的柱部111挤迫通过卡槽12的上、下阻挡部122、123即可顺着卡槽的各小圆槽121调节松紧度。3、带体1与导电胶2系一体注射成形,从模具注射成形后只须以金属、扣具组3铆合再与接地线4扣合固定即可完成组装,因此其整体组配制造时间大约只须习用静电消除带的十分之一,可大幅节省人力与工时从而降低成本,相对亦相提高产品竞争力。4、带体1系采用具有适当的柔性与韧性的乳胶材料制作。5、静电消除带系可利用卡扣块11与卡槽12的卡扣而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组套方式组装成更大的静电消除带,因而可以适用于体积更大的消除欲静电的物体。权利要求1.一种经结构改进的静电消除带,系包括有带体、导电胶、金属扣具组、接地线四个构件,其特征在于(1)在该静电消除带的带体在其正面的一侧,一体成形具有若干相距适当距离的卡扣块,而另一侧具有若干相距适当距离的卡槽,若干卡扣块可选择与若干卡槽卡扣定位,且在带体接近中间预定部位设有一定位孔,可供与金属扣具组的上方与下方联合固定,再由金属扣具组的上方与接地线的一侧扣合组装;(2)而该带体的背面乃整体连结固定有一适当厚度的导电胶,该导电胶乃系为一厚度较薄的薄片体,它的上方设有对应于带体的定位孔的位置与形状大小的穿孔以及若干对应于带体的若干卡槽的位置与形状大小的槽孔。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结构改进的静电消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体正面一侧的各卡扣块各由内侧较小的直径的柱部与外径较大的凸粒状扣部所组成,而带体正面另一侧的卡槽是各由若干相连通的小圆槽所构成,且各小圆槽之间形成上、下阻挡部以防止卡扣块的柱部因非人力因素而滑动,且当欲进一步调整更适合的松紧度时则只须将带体拉移,使卡扣块的柱部挤迫通过卡槽的上、下阻挡部即可顺着卡槽的各小圆槽调节松紧度。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结构改进的静电消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体的背面所连结的呈薄片体的导电胶,系可放置在注射模具内而与带体整体注射成形,注射成形后只须以金属扣具组铆合再与接地线扣合固定即完成组装。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经结构改进的静电消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体是采用具有适当柔软性与韧性的乳胶制成的。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结构改进的静电消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结构改进的静电消除带,系包括有带体、导电胶、金属扣具组、接地线四个构件,其特征在于:(1)在该静电消除带的带体在其正面的一侧,一体成形具有若干相距适当距离的卡扣块,而另一侧具有若干相距适当距离的卡槽,若干卡扣块可选择与若干卡槽卡扣 定位,且在带体接近中间预定部位设有一定位孔,可供与金属扣具组的上方与下方联合固定,再由金属扣具组的上方与接地线的一侧扣合组装;(2)而该带体的背面乃整体连结固定有一适当厚度的导电胶,该导电胶乃系为一厚度较薄的薄片体,它的上方设有对应于带 体的定位孔的位置与形状大小的穿孔以及若干对应于带体的若干卡槽的位置与形状大小的槽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诚忠,
申请(专利权)人:陈诚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