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628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可有效解决肿瘤的治疗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由药物载体、抗肿瘤药物和植物多酚铁络合物构成;具体由药物载体包裹抗肿瘤药物并经植物多酚铁络合物涂层后制备得到,抗肿瘤药物与药物载体的摩尔质量比为5:1,植物多酚铁络合物与药物载体的摩尔质量比为1:1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TA/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特别是一种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膳食结构的改变,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在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分别是乳腺癌、肺癌、肝癌、胃癌以及结直肠癌,因此积极开展规范的结早期癌症筛查及诊疗对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由于肿瘤病理复杂性,临床治疗中对于纳米药物使用的需求日益迫切。
[0003]纳米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为高效、低毒治疗癌症提供了新方向,针对癌症相关的信号通路进行靶向药物的开发与临床应用亦成为癌症治疗研究的新热点,这也为晚期或转移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但是原位抗原释放不足和高度的免疫抑制微环境是高效肿瘤免疫治疗的屏障。前期研究发现兼具纳米药物载体及免疫激活特征的病毒样纳米粒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机遇,以植物多酚涂层病毒样颗粒为载体,高效装载抗肿瘤药物,并对其表面进行近红外光(NIR)响应的天然多酚(TA)涂层修饰,构建基于病毒样纳米粒的肿瘤靶向纳米粒免疫治疗系统,该系统凭借纳米级粒径及高亲水TA涂层修饰,静脉注射后在血液循环中处于静息状态,高效蓄积于肿瘤,在肿瘤组织中特异吸收NIR,利用TA涂层高效光热转化特性,一方面原位、快速的暴露VLPs,多机制重编程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另一方面VLPs自身受热去组装,定点释放大量抗肿瘤药物,促使肿瘤细胞产生大量原位抗原,可控激活免疫反应和释放药物,实现增强的抗肿瘤免疫治疗,基于上述背景以及癌症临床治疗研究的迫切需要,专利技术一种准确输送抗肿瘤药物的方法是目前改善肿瘤治疗现状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可有效解决肿瘤的治疗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由药物载体、抗肿瘤药物和植物多酚铁络合物构成;具体由药物载体包裹抗肿瘤药物并经植物多酚铁络合物涂层后制备得到,抗肿瘤药物与药物载体的摩尔质量比为5:1,植物多酚铁络合物与药物载体的摩尔质量比为1:10。
[0006]所述的抗肿瘤药物为免疫激动剂CPG、R848等免疫激动剂、阿霉素、紫杉醇等化疗药物、姜黄素等中药提取物。
[0007]所述的药物载体为HBc VLPs、白蛋白、牛血清蛋白、壳聚糖等其他药物载体。
[0008]所述的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制备治疗黑色素瘤、结肠癌、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脑癌、头颈癌药物中的应用。
[0009]所述的植物多酚铁络合物由植物多酚与三价铁Fe(Ⅲ)络合形成,植物多酚为单宁酸(TA)、白藜芦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植物多酚与Fe(Ⅲ)络合摩尔质量比为1:1。
[0010]所述的植物多酚铁络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1]1)HBc

VLPs

DOX的制备:取HBc

VLPs溶液(0.5mg/mL)8mL和HBc

VLPs溶液1/2体积的解聚缓冲液进行混合,将混合物置于25℃水浴锅水浴2h,加入HBc

VLPs和DOX质量比为1:1的DOX母液(2mg/mL)2mL置于摇床室温震荡30min,之后将混悬液置于透析袋用夹子密封,放在10%甘油的聚合液中4℃聚合12h,再把聚合液换成5%甘油的聚合液置于4℃聚合3h,0%甘油的聚合液置于4℃聚合3h,去除游离的DOX,得HBc

VLPs

DOX;
[0012]2)HBc

VLPs

β

CD

DOX的制备:
[0013]A液:取DOX母液(2mg/mL)2mL和β

CD(10mg/mL)母液1mL,以质量比为1:2的比例进行混合,将混悬液置于摇床,在室温震荡混匀30min以上;
[0014]B液:取HBc

VLPs溶液(0.5mg/mL)8mL和HBc

VLPs溶液1/2体积的解聚液混合,将混悬液置于25℃水浴锅水浴2h;
[0015]将A液和B液混合置于摇床,在室温震荡混匀30min,30min后将溶液装入透析袋用架子密封,放在10%甘油的聚合液中4℃聚合12h,再把聚合液换成5%甘油的聚合液置于4℃聚合3h,0%甘油的聚合液置于4℃聚合3h,去除游离的DOX,得HBc

VLPs

β

CD

DOX;
[0016]3)TA/Fe
3+
HBc

VLPs

β

CD

DOX的制备
[0017]通过在磁力搅拌下混合HBc

VLPs

β

CD

DOX溶液(10mL)和FeCl水溶液(3μL,10mg/mL)来制备HBc

VLPs

β

CD

DOX

Fe复合物,30min后,在搅拌下向形成的HBc

VLPs

β

CD

DOX

Fe络合物溶液中滴加单宁酸TA水溶液(3μL10mg/mL),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9小时,然后,通过以转速8000r/min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最后,通过在3500r/min下超滤离心5min,从收集的上清液中截留分子量为100kDa的TA/Fe
3+
HBc

VLPs

β

CD

DOX。
[0018]所述的解聚缓冲液为以下配比的任意一种:
[0019]2M尿素解聚液(100mL):准确称量2.7gNaCl,3g甘氨酸,12g尿素,15mL1MTris

HCl(pH=8.0),加去离子水搅拌溶解定容至100mL;
[0020]4M尿素解聚液(100mL):准确称量2.7gNaCl,3g甘氨酸,24g尿素,15mL1MTris

HCl(pH=8.0),加去离子水搅拌溶解定容至100mL;
[0021]6M尿素解聚液(100mL):准确称量2.7gNaCl,3g甘氨酸,36g尿素,15mL1MTris

HCl(pH=8.0),加去离子水搅拌溶解定容至100mL。
[0022]所述的聚合液为:10%聚合液(1L):取1MTris

HCl(pH=8.0)50mL,9gNaCl,10g甘氨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由药物载体、抗肿瘤药物和植物多酚铁络合物构成;具体由药物载体包裹抗肿瘤药物并经植物多酚铁络合物涂层后制备得到,抗肿瘤药物与药物载体的摩尔质量比为5:1,植物多酚铁络合物与药物载体的摩尔质量比为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肿瘤药物为免疫激动剂CPG、R848等免疫激动剂、阿霉素、紫杉醇等化疗药物、姜黄素等中药提取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载体为HBc VLPs、白蛋白、牛血清蛋白、壳聚糖等其他药物载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颗粒为HBc VLPs、牛血清蛋白、白蛋白,壳聚糖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多酚铁络合物由植物多酚与三价铁Fe(Ⅲ)络合形成,植物多酚为单宁酸、阿魏酸、绿原酸、肉桂酸、白藜芦醇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植物多酚与Fe(Ⅲ)络合摩尔质量比为1:1。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多酚铁络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HBc

VLPs

DOX的制备:取HBc

VLPs溶液8mL和HBc

VLPs溶液1/2体积的解聚缓冲液进行混合,将混合物置于25℃水浴锅水浴2h,加入HBc

VLPs和DOX质量比为1:1的DOX母液2mL置于摇床室温震荡30min,之后将混悬液置于透析袋用夹子密封,放在10%甘油的聚合液中4℃聚合12h,再把聚合液换成5%甘油的聚合液置于4℃聚合3h,0%甘油的聚合液置于4℃聚合3h,去除游离的DOX,得HBc

VLPs

DOX;2)HBc

VLPs

β

CD

DOX的制备:A液:取DOX母液2mL和β

CD母液1mL,以质量比为1:2的比例进行混合,将混悬液置于摇床,在室温震荡混匀30min以上;B液:取HBc

VLPs溶液8mL和HBc

VLPs溶液1/2体积的解聚液混合,将混悬液置于25℃水浴锅水浴2h;将A液和B液混合置于摇床,在室温震荡混匀30min,30min后将溶液装入透析袋用架子密封,放在10%甘油的聚合液中4℃聚合12h,再把聚合液换成5%甘油的聚合液置于4℃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龙张琪李玉林王继创张怡青程蕾王敏王运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