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离子体集成处理医疗废物的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6086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等离子体危废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集成处理医疗废物的装置及其方法,处理装置包括:废物预处理装置,设置为接收医疗废物,并对所述医疗废物进行剪切处理;等离子体聚能装置,与所述废物预处理装置相连,设置为对剪切处理后的医疗废物进行热解处理或热解及燃烧处理,并对热解混合气进行除尘处理;尾气处理装置,与所述等离子体聚能装置相连,设置为对热解除尘后的尾气进行碱洗喷淋和过滤吸附,并安全排放尾气。该装置能够避免二噁英前驱物粘附在飞灰上在尾气处理过程中再次生成的二噁英,进而简化尾气处理工艺流程,能够在不降低装置处理量的同时,大幅度减小整装设备体积,降低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降低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降低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等离子体集成处理医疗废物的装置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等离子体危废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等离子体集成处理医疗废物的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废物作为危险固体废物的一种,医疗废物的处理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医疗废物种类多样,携带有数量庞大的病菌,具有空间传染和交叉传染等特征,临床医疗废物还具有传染性、致病性、基因毒性、放射性等特点,因此若对于医疗废物的处理方式不当,将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造成极大的威胁。常规处理医疗废物的技术路线复杂,效果不佳,废物转运过程中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等离子体热解技术可以从根本上对医疗废物进行毁形灭菌处理,利用等离子体的高温高能特点,将医疗废物中可能存在的各类病毒完全消杀,有机成分热解燃烧,无机成分形成灰渣,高温环境避免二噁英类物质的产生。通过等离子体技术快速处理医疗废物,具有医疗废物边产生边处理的强时效性,减少病毒传染风险,解决公共卫生环保的难题。
[0003]目前,等离子体热解医疗废物装置通常采用在热解处理后,对热解混合气进行降温喷淋和除尘等尾气处理操作。为了避免尾气处理过程中再生的二噁英类物质随尾气排放,等离子体热解医疗废物装置的尾气处理工艺要么采用急冷技术使烟气在0.2秒内急速冷却到100℃以下,从而越过二噁英易再生的温度区,扼制二噁英的合成,要么通过吸附、催化分解、低温等离子体分解等手段来固化或减少二噁英的排放,然而以上方法都会导致尾气处理装置体积庞大,增大装置的建设运行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集成处理医疗废物的装置及其方法,通过工艺路线优化及装置改进,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等离子体热解、高温旋风除尘、等离子体完全燃烧这三个功能,并将其整合为一个集成关键装置,从而避免二噁英前驱物粘附在飞灰上在尾气处理过程中再次生成的二噁英,使得到的尾气相较现有等离子处理流程更加清洁,因此尾气处理环节仅需设置降温脱酸与最终吸附即可,能够在不降低装置处理量的同时,大幅度减小整装设备体积。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等离子体集成处理医疗废物的方法,包括:
[0007]S1:对医疗废物进行破碎处理至小体积散装形态后投入等离子体聚能装置的等离子热解区内;
[0008]S2:在等离子体聚能装置的等离子热解区内,利用等离子体炬的热量热解医疗废物,并排出灰渣;
[0009]S3:将S2得到的热解混合气引入旋风除尘区,收集热解混合气中的固态飞灰杂质;
[0010]S4:根据S3得到的可燃气流量选择补充燃烧方式或净化存储方式中的一种作为所
述可燃气的目标后处理方式;
[0011]S5:通过S4选择的补充燃烧方式或净化存储方式对所述可燃气进行后处理。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步骤S4具体包括:若所述可燃气流量小于700m3/h时,所述目标后处理方式为补充燃烧方式;若所述可燃气流量大于等于700m3/h时,所述目标后处理方式为净化存储方式。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5中,所述补充燃烧方式包括:将可燃气引入等离子燃烧区进行管道螺旋往复燃烧,并进行尾气处理后排出;所述净化存储方式包括:将可燃气进行尾气处理后,引入可燃气存储罐进行存储后可再利用。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道螺旋往复燃烧的燃烧时间大于2s,燃烧温度大于1100℃。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尾气处理包括碱洗喷淋和过滤吸附。
[0016]一种等离子体集成处理医疗废物装置,采用一种等离子体集成处理医疗废物的方法进行运行,包括:废物预处理装置,设置为接收医疗废物,并对所述医疗废物进行剪切处理;等离子体聚能装置,与所述废物预处理装置相连,设置为对剪切处理后的医疗废物进行热解处理或热解及燃烧处理,并对热解混合气进行除尘处理;尾气处理装置,与所述等离子体聚能装置相连,设置为对热解除尘后的尾气进行碱洗喷淋和过滤吸附,并安全排放尾气;可燃气存储罐,与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相连,设置为对经过尾气处理后的可燃气进行存储处理。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废物预处理装置包括废物提升装置和废物破碎装置,所述废物提升装置设置为将所述医疗废物运送至所述废物破碎装置的通道,所述废物破碎装置设置为对所述医疗废物进行剪切处理,并将剪切后的所述医疗废物投送到所述等离子聚能装置中。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等离子体聚能装置包括等离子热解区、旋风除尘区和等离子燃烧区;所述等离子热解区,与所述废物预处理装置相连,设置为对所述剪切处理后的医疗废物进行裂解处理或裂解及燃烧处理;所述旋风除尘区,与所述等离子热解区的上部相连,设置为在气流离心作用下将所述热解混合气中的飞灰下落至所述旋风除尘区底部;所述等离子燃烧区,与所述旋风除尘区的顶部相连,设置为对所述旋风除尘区净化后的可燃气进行补充燃烧处理。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等离子燃烧区包括螺旋燃烧管道、等离子体炬点火入口和若干补充空气入口,所述螺旋燃烧管道呈螺旋状结构,且与所述旋风除尘区的顶部相连,设置为对可燃气进行管道螺旋往复燃烧;所述等离子体炬点火入口和若干补充空气入口设置于所述螺旋燃烧管道入口处,所述等离子体炬点火入口设置为对可燃气进行高温燃烧处理,所述若干补充空气入口设置为向所述螺旋燃烧管道补充助燃空气。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碱洗喷淋装置和吸附过滤装置;所述碱洗喷淋装置与所述旋风除尘区和所述等离子燃烧区相连,设置为对尾气进行降温脱酸处理;所述吸附过滤装置与所述碱洗喷淋装置相连,设置为对尾气进行吸附过滤除尘处理;所述吸附过滤装置上设置有排烟装置。
[002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等离子体聚能装置进行特殊分段设计,将其分为等离子热解区、
旋风除尘区和等离子燃烧区,避免二噁英前驱物粘附在飞灰上在尾气处理过程中再次生成的二噁英,进而简化尾气处理工艺流程,能够在不降低装置处理量的同时,大幅度减小整装设备体积,可实现车载式、撬装式、灵活集装箱式移动集成装置,降低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
[0023](2)本专利技术在处理医疗废物时,可根据可燃气的实际产生量选择目标后处理方式;在结构上通过旋风除尘器出口阀门设置切换不同的目标后处理方式,进而得到可再利用的可燃气,或无污染的清洁尾气。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等离子体集成处理医疗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离子体集成处理医疗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对医疗废物进行破碎处理至小体积散装形态后投入等离子体聚能装置的等离子热解区内;S2:在等离子体聚能装置的等离子热解区内,利用等离子体炬的热量热解医疗废物,并排出灰渣;S3:将S2得到的热解混合气引入旋风除尘区,收集热解混合气中的固态飞灰杂质;S4:根据S3得到的可燃气流量选择补充燃烧方式或净化存储方式中的一种作为所述可燃气的目标后处理方式;S5:通过S4选择的补充燃烧方式或净化存储方式对所述可燃气进行后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集成处理医疗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具体包括:若所述可燃气流量小于700m3/h时,所述目标后处理方式为补充燃烧方式;若所述可燃气流量大于等于700m3/h时,所述目标后处理方式为净化存储方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集成处理医疗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补充燃烧方式包括:将可燃气引入等离子燃烧区进行管道螺旋往复燃烧,并进行尾气处理后排出;所述净化存储方式包括:将可燃气进行降温净化处理后,引入可燃气存储罐进行存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集成处理医疗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螺旋往复燃烧的燃烧时间大于2s,燃烧温度大于110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集成处理医疗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包括碱洗喷淋和过滤吸附。6.一种等离子体集成处理医疗废物装置,应用于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集成处理医疗废物的方法运行,其特征在于,包括:废物预处理装置,设置为接收医疗废物,并对所述医疗废物进行剪切处理;等离子体聚能装置(4),与所述废物预处理装置相连,设置为对剪切处理后的医疗废物进行热解处理或热解及燃烧处理,并对热解混合气进行除尘处理;尾气处理装置,与所述等离子体聚能装置相连,设置为对热解除尘后的尾气进行碱洗喷淋和过滤吸附;尾气排放装置,与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相连,设置为安全排放尾气;可燃气存储罐(6),与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相连,设置为对经过尾气处理后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德礼袁青青程昌明陈庆川孙振华张帆兰伟张正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同创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