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循环冷却液的液冷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951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循环冷却液的液冷源设备,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而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安装底板,安装底板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充电桩本体,且充电桩本体的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充电线缆本体,充电线缆本体远离充电桩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枪本体,且充电枪本体上可拆卸设有降温机构,安装底板远离充电桩本体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回型安装框,且回型安装框的两端分别固定插接有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降温机构的设置使用,能够使两个弧形液体包袋交替与充电枪本体的外壁相贴合,避免长期作业而导致降温效果下降的现象,从而能够有效将充电枪本体充电时所产生的热量带走,进而能够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从而保障充电作业的正常安全开展。常安全开展。常安全开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循环冷却液的液冷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桩
,具体为一种二次循环冷却液的液冷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具有无尾气排放与不污染环境的优点,为保障电动汽车的正常使用需要使用充电桩对其进行充电,采用大功率快速充电可显著降低锂电池的充电时间,但过大的充电电流会导致充电枪导电端子及线缆导体在充电时发热严重。
[0003]当前在使用充电桩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处理时存在一定的弊端:1.充电枪上未设置降温机构,从而易出现充电枪过热而影响充电作业正常开展的缺陷;2.未设置与充电线缆配合使用的冷却机构,从而易导致盘绕的充电线缆出现大量积热的现象,进而影响了充电作业的正常安全开展。
[0004]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二次循环冷却液的液冷源设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易出现充电枪过热而影响充电作业正常开展以及易导致盘绕的充电线缆出现大量积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循环冷却液的液冷源设备。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循环冷却液的液冷源设备,包括安装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充电桩本体(2),且充电桩本体(2)的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充电线缆本体(3),所述充电线缆本体(3)远离充电桩本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枪本体(4),且充电枪本体(4)上可拆卸设有降温机构(5),所述安装底板(1)远离充电桩本体(2)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回型安装框(6),且回型安装框(6)的两端分别固定插接有第一侧板(61)与第二侧板(62),所述回型安装框(6)上固定安装有与充电线缆本体(3)配合使用的冷却机构(7),且充电线缆本体(3)能够盘绕在冷却机构(7)的内腔中,所述第二侧板(62)上固定插设有对称分布的过滤网板(8),且回型安装框(6)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与过滤网板(8)以及冷却机构(7)配合使用的散热机构(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循环冷却液的液冷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5)包括第一夹套(51),所述第一夹套(51)能够活动套设在充电枪本体(4)的外侧,且第一夹套(51)上滑动连接有第二夹套(52),所述第一夹套(51)的一端贯穿开设有第一穿孔(53),且第二夹套(52)靠近第一穿孔(53)的一端贯穿开设有第二穿孔(54),所述第二穿孔(54)与第一穿孔(53)内均能够螺纹插设有固定螺栓(55),所述第一夹套(51)与第二夹套(52)的相背侧均开设有安装沉孔(56),且安装沉孔(56)内均固定插接有电动伸缩杆(57),所述电动伸缩杆(57)输出端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横板(58),且升降横板(58)远离电动伸缩杆(57)一端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垂向连杆(59),所述垂向连杆(59)的相对端均固定安装有弧型安装框(510),且弧型安装框(510)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弧形液体包袋(511),所述弧形液体包袋(511)能够与充电枪本体(4)的外壁活动贴合,且弧型安装框(510)上贯穿开设有与弧形液体包袋(511)配合使用的透气穿槽(51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循环冷却液的液冷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套(51)远离第一穿孔(53)的一端贯穿开设有安装穿孔(513),且安装穿孔(513)内固定插接有导向套筒(514),所述导向套筒(514)的内腔中滑动插接有导向滑杆(515),且导向滑杆(515)远离导向套筒(514)的一端与第二夹套(52)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循环冷却液的液冷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7)包括换热器本体(71)与冷却筒箱(72),所述换热器本体(71)固定安装在回型安装框(6)的内腔中,且换热器本体(71)固定插接在第一侧板(61)上,所述换热器本体(71)远离第一侧板(61)的一侧连通设有连接侧管(73),且连接侧管(7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输液泵体(74),所述输液泵体(7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座(75),且第一支座(75)与回型安装框(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涛包晓刚陈玉会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锐联传热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