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散热电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5690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散热电池系统,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包括预估值处理模块和比对模块,电气元件的参数由预估值处理模块获取并处理,得到预估值;比对模块获取预估值处理模块得到的预估值,将预估值和阈值进行比对,获取最终结果,判断是否启动预警信号发射模块;本申请在使用时,采用预估值处理模块和比对模块用于实现是否发送预警信号,且本申请通过将控制箱体内部划分为多个温度分区,得到若干个温度分区对应的温度变化曲线,将所得的温度变化曲线发送到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判断温度的变化情况;且本申请通过实时变化情况和趋势模拟情况分别对当多种负载或者多个电池一起使用时的温度调整趋势进行监测。温度调整趋势进行监测。温度调整趋势进行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散热电池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为一种带散热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
,新能源储能、UPS系统等都是由很多控制电器进行控制的,许多控制电器都是发热体,在电流的作用下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发热,即使将热能从控制电器排出,是保证控制电器使用寿命的基本条件。在常见的系统中,带有两个高压系统,所以电器元件是普通电器系统的两倍,加上充放电时都是大电流,极容易发热,例如继电器、DC

DC电源、共阴极整流桥等都是发热体,所以控制箱的散热非常重要。
[0003]当控制箱控制的负载是多线路,且随时可以切断时,或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串联的电池组数时,控制箱内控制电器的控制功率是根据负载或者电池组数进行实时变化的,所以根据负载不同,对于各个控制电器的发热温度也是不同的。常规的散热装置,例如在专利号为:202110892776.9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公开了电池散热系统及电池散热方法,并具体公开了充电控制参数满足预设的电流调整条件时,根据所述充电控制参数重新计算目标充电电流,然后在充电时,增加液冷板的制冷功率,实现散热。
[0004]在上述文件中,仅仅只能对充电电流进行控制,控制液冷板的制冷功率,当现实温度和制冷温度相差较大时,空气中的水分会在液冷板上冷凝,造成控制箱内的湿度较大,且当负载是多线路且可以随时更换时,控制箱内的控制元器件的功率不同,利用上述装置不能对控制箱内的散热进行精准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带散热电池系统。
[0006]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解决当控制箱控制的负载是多线路,且随时可以切断时,或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串联的电池组数时,控制箱内控制电器的控制功率是根据负载或者电池组数进行实时变化的,所以根据负载不同,对于各个控制电器的发热温度也是不同的,利用上述装置不能对控制箱内的散热进行精准处理的问题;且解决通过控制液冷板的制冷功率,当现实温度和制冷温度相差较大时,空气中的水分会在液冷板上冷凝,造成控制箱内的湿度较大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散热电池系统,包括控制箱体、预估值处理模块、比对模块和预警信号发射模块,控制箱体连接电池和负载,用于对电池和负载进行控制,控制箱体内部设置有电气元件;
[0008]电气元件的参数由预估值处理模块获取并处理,得到预估值,预估值基于电气元件的负载功率值、电池数、线路电流和运行时间得到;
[0009]比对模块获取预估值处理模块得到的预估值,将预估值和阈值进行比对,获取最终结果,判断是否启动预警信号发射模块;
[0010]预警信号发射模块发射信号到使用端,控制散热模块对控制箱体进行散热。
[00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预估值处理模块包括数值获取单元、数值处理单元和结果分析单元,数值获取单元采用控制终端调取线路上的负载功率值P和运行时间T,负载功率值P由线路电流I、电压和电池组数N控制,运行时间T和电气元件阻值决定电气元件的发热量;
[0012]数值处理单元采用公式W=trP*tsT得到预估值W,tr和ts均是预设值;结果分析单元获取当前的预估值W,将预估值W存储在相应的存储单元。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比对模块和预警信号发射模块的工作步骤包括:控制终端设置有第一阈值W1、第二阈值W2和第三阈值W3,比对模块判断当前预估值W和第一阈值W1、第二阈值W2、第三阈值W3的大小关系,当预估值W小于第一阈值W1时,采用基础散热的方式;当预估值W在第一阈值W1和第二阈值W2之间时,采用中级散热的方式;当预估值W在第二阈值W2和第三阈值W3之间时,采用高级散热,且控制终端得到预警信号,通过预警信号发射模块将预警信号发送到使用者端。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还包括温度感知模块,温度感知模块包括红外感知单元,控制箱体内部通过红外感知单元获取控制箱体内部的温度分布,控制终端将控制箱体内部划分为若干个分区,红外感知单元获取相应分区之间的温度变化曲线,控制终端根据一定的时间周期,计算温度的变化率,判断温度的变化率是否超过设定值,若是,则判定温度异常,发出预警信号,预警信号由使用端接收。
[00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还包括室外温度兼顾单元,用于通过对室外温度的处理,改变第一阈值W1、第二阈值W2和第三阈值W3的大小,步骤包括:
[0016]控制终端获取室外温度,获得室外温度曲线,控制终端监控室外温度的大小,当室外温度超过预设值时,判定调整第一阈值W1、第二阈值W2和第三阈值W3的预设范围。
[001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还包括上升预估单元,上升预估单元获取温度变化曲线,对温度变化曲线进行模拟,得到两组数值,分别是危险值可能性数值和危险值预设时间,控制终端通过获取的危险值可能性数值和危险值预设时间判断是否需要提前调整降温的模式。
[001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上升预估单元包括预估算法、历史临界数据存储单元和预估数据存储单元,预估算法采用环比动态比率比较预估,得到分析期数值,分析期数值所对应的时间模拟记录为危险值预设时间,环比动态比率的变化幅值为危险值可能性数值,比对模块对危险值可能性数值和危险值预设时间,将危险值可能性数值和危险值预设时间存储在预估数据存储单元中,单独和历史临界数据存储单元内的历史数据进行比对,判断危险值可能性数值和危险值预设时间是否异常。
[001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基础散热和中级散热采用的是两组对称设置第一散热扇和第二散热扇,第一散热扇和第二散热扇在基础散热模式下的功率小于在中级散热模式下的功率,控制箱体内部分为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第一分区内设置有第一出风孔,第二分区内设置有第二出风孔。
[002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高级散热包括在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之间设置隔槽,隔槽通过拉伸部件纵向拉伸有隔膜,将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隔开。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1、本申请在使用时,采用红外感知控制箱体内部整体的温度变化情况,红外感知
将控制箱体内部划分为多个温度分区,对多个温度分区进行分别监控,得到若干个温度分区对应的温度变化曲线,能够针对各个温度分区进行实时监控,将所得的温度变化曲线发送到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对温度曲线进行分析,判断温度的变化情况;且本申请通过实时变化情况和趋势模拟情况分别对当多种负载或者多个电池一起使用时的,温度调整趋势进行监测,即首先实时变化情况是计算单个温度变化曲线的实时变化率,将变化率进行记录后,以以前所有的变化率求平均值处理,计算变化率和平均值之间的差值,若差值超过设定值,说明变化数值异常,生成预警信号,发送到使用端进行异常处理,从而能够实现定点的温度观察,将异常温度进行快速的降温处理,或者是将本就温度上升较快的电气元件,进行定点降温,随后对于趋势模拟情况,利用上升预估单元得到两组数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散热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箱体(1)、预估值处理模块、比对模块和预警信号发射模块,所述控制箱体(1)连接电池和负载,用于对电池和负载进行控制,所述控制箱体(1)内部设置有电气元件;所述电气元件的参数由所述预估值处理模块获取并处理,得到预估值,所述预估值基于电气元件的负载功率值、电池数、线路电流和运行时间得到;所述比对模块获取预估值处理模块得到的预估值,将预估值和阈值进行比对,获取最终结果,判断是否启动预警信号发射模块;所述预警信号发射模块发射信号到使用端,控制散热模块对控制箱体(1)进行散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散热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估值处理模块包括数值获取单元、数值处理单元和结果分析单元,所述数值获取单元采用控制终端调取线路上的负载功率值P和运行时间T,所述负载功率值P由线路电流I、电压和电池组数N控制,所述运行时间T和电气元件阻值决定电气元件的发热量;所述数值处理单元采用公式W=trP*tsT得到预估值W,所述tr和ts均是预设值;所述结果分析单元获取当前的预估值W,将预估值W存储在相应的存储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散热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模块和预警信号发射模块的工作步骤包括:所述控制终端设置有第一阈值W1、第二阈值W2和第三阈值W3,所述比对模块判断当前预估值W和第一阈值W1、第二阈值W2、第三阈值W3的大小关系,当所述预估值W小于第一阈值W1时,采用基础散热的方式;当所述预估值W在第一阈值W1和第二阈值W2之间时,采用中级散热的方式;当所述预估值W在第二阈值W2和第三阈值W3之间时,采用高级散热,且控制终端得到预警信号,通过预警信号发射模块将预警信号发送到使用者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散热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感知模块,所述温度感知模块包括红外感知单元,所述控制箱体(1)内部通过红外感知单元获取控制箱体(1)内部的温度分布,所述控制终端将控制箱体(1)内部划分为若干个分区,红外感知单元获取相应分区之间的温度变化曲线,所述控制终端根据一定的时间周期,计算温度的变化率,判断温度的变化率是否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六喜侯守卫夏明明汪杨昊冉何湖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艾克瑞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