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在抗病毒药物中间体BL及其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5787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潜在抗病毒药物中间体BL及其合成方法,所述中间体BL的结构式为:其中,R1为C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潜在抗病毒药物中间体BL及其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潜在抗病毒药物中间体BL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瑞德西韦(Remdesivir)是一种抗病毒药。它是由吉利德科学公司开发的,用于治疗埃博拉病毒病和马尔堡病毒感染,后来也发现它对其它相关的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朱宁病毒、拉沙热病毒和MERS)显示出合理的抗病毒活性。
[0003]2020年10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吉利德科学的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用于治疗新冠住院患者,成为美国首个正式获批的新型冠状病毒治疗药物。
[0004]瑞德西韦化学结构如下:
[0005][0006]在我国存在一些关于瑞德西韦中间体的合成方法,但这些方法中均未对瑞德西韦4

氨基吡咯并[2,1

f][1,2,4]三嗪上的氨基进行修饰,而对该氨基进行修饰后所得的中间体有望研制出全新的抗病毒药物。所以有必要对瑞德西韦的中间体进行一定的改进,开发出新的药物中间体。本专利技术开发一条制备中间体BL的工艺路线,目的是提供潜在抗病毒新化合物药物的关键中间体BL。所述中间体BL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0007][0008]制备该中间体BL的工艺路线如下:
[0009][0010]其中,R1为C1

C6烷基、对甲基苯磺酰基或4

甲氧基苯磺酰基。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在抗病毒药物中间体BL及其合成方法。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3]一种潜在抗病毒药物中间体BL,其结构式如下:
[0014][0015]其中,R1为C1

C6烷基、对甲基苯磺酰基或4

甲氧基苯磺酰基。
[0016]所述潜在抗病毒药物中间体BL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1)中间体A的合成:SM(该化合物的合成参考已公开专利技术专利CN102596979)和酰氯发生羟基和氨基的酰化反应得到中间体A。其中,所述SM与中间体A的结构式分别为:
[0018][0019](2)中间体B的合成:中间体A在路易斯酸三氟化硼乙醚溶液的条件下,和TMSCN反应得到中间体B,中间体B的结构式为:
[0020][0021](3)中间体BL的合成:中间体B在路易斯酸BCl3的条件下,脱苄得到中间体BL,中间体BL的结构式为:
[0022][0023]具体反应路线如下:
[0024][0025]其中,R1为C1

C6烷基、对甲基苯磺酰基或4

甲氧基苯磺酰基。
[0026]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7]1.本专利技术工艺路线半缩醛中间体A在路易斯酸催化的条件下和TMSCN反应,得到很高的非对映体选择性的中间体B。
[0028]2.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收率高、产品质量纯度高、手性纯度高,适合放大生产的中间体BL工艺路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一种潜在抗病毒药物中间体BL,其结构式如下:
[0030][0031]其中,R1为C1

C6烷基、对甲基苯磺酰基或4

甲氧基苯磺酰基。
[0032]所述潜在抗病毒药物中间体BL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0033](1)中间体A的合成:SM和酰氯发生羟基和氨基的酰化反应得到中间体A,其中,所述SM与中间体A的结构式分别为:
[0034][0035](2)中间体B的合成:中间体A在路易斯酸三氟化硼乙醚溶液的条件下,和TMSCN反应得到B,中间体B的结构式为:
[0036][0037](3)中间体BL的合成:中间体B在路易斯酸BCl3的条件下,脱苄得到中间体BL。
[0038]其中,步骤(1)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在氮气保护下,在三口瓶中,加入SM、4

二甲基氨基吡啶与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加入TEA,冷却至

40~0℃(更优为

10~0℃),加入酰氯,搅拌10

15min,再在20~70℃(更优选为25~35℃)下反应4~10h(更优选为5~6h)。TLC检测原料基本消失,加入水淬灭,1N稀盐酸调pH至6

7,分液,有机相经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调pH至7

8,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减压浓缩,干燥得到中间体A。
[0039]所述SM:4

二甲基氨基吡啶:TEA:酰氯的摩尔比为1:0.01~0.10:1.1~2.0:1.1~2.0,更优选为1:0.02:1.2:1.2。
[0040]其中,步骤(2)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在氮气保护下,在三口瓶中加入中间体A和DCM,溶解澄清后,加入TMSCN,冷却至

40~0℃(更优为

10~0℃)。搅拌30分钟后,添加三氟化硼乙醚溶液,升至20~50℃(更优为25~30℃),在此温度条件下反应6~15h(更优为8~10h)。TLC检测原料基本消失,在反应液中加入TEA淬灭反应,加入水,1N稀盐酸调pH至6

7,分液,有机相经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调pH至7

8,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减压浓缩,干燥得到中间体B。
[0041]所述中间体A:TMSCN:三氟化硼乙醚的摩尔比为1:2~6:2~8,更优选为1:4.5:5。
[0042]其中,步骤(3)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在氮气保护下,在三口瓶中加入中间体B和DCM,
冷却至

80~

20℃(更优为

65~

75℃),加入1M的三氯化硼的二氯甲烷溶液,在此温度条件下反应1~6h(更优为2~3h)。TLC检测原料基本消失,然后加入三乙胺的甲醇溶液淬灭反应,升温至室温,减压浓缩,加正己烷洗3次,再加入2

甲基四氢呋喃洗涤,水洗涤,搅拌,静置,分液,收集有机相层,合并有机相层,有机相层用饱和食盐水洗涤,之后分液,滤液浓缩,得到的滤饼用2

甲基四氢呋喃和甲基叔丁醚打浆,过滤干燥得到中间体BL。
[0043]所述中间体B:三氯化硼的摩尔比为1:2~4,更优选为1:3.5。
[004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
[0045]以下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实施例将中间体A分别命名为中间体A1至A
n
,相应的中间体B以及中间体BL也参考该规则命名。
[0046]实施例1
[0047]1.1中间体A1的合成(中间体A为中间体A1时,R1为特戊酰基)
[0048]在氮气保护下,在三口瓶中,加入55.2g(100mmol)SM、0.24g(2mmol)4...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在抗病毒药物中间体BL,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其中,R1为C1

C6烷基、对甲基苯磺酰基或4

甲氧基苯磺酰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在抗病毒药物中间体BL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中间体A的合成:SM和酰氯发生羟基和氨基的酰化反应得到中间体A,其中,所述SM与中间体A的结构式分别为:R1为C1

C6烷基、对甲基苯磺酰基或4

甲氧基苯磺酰基;步骤(2)中间体B的合成:中间体A在路易斯酸三氟化硼乙醚溶液的条件下,和TMSCN反应得到中间体B,中间体B的结构式为:R1为C1

C6烷基、对甲基苯磺酰基或4

甲氧基苯磺酰基;步骤(3)中间体BL的合成:中间体B在路易斯酸BCl3的条件下,脱苄得到中间体BL,中间体BL的结构式为:
R1为C1

C6烷基、对甲基苯磺酰基或4

甲氧基苯磺酰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在抗病毒药物中间体BL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在氮气保护下,在三口瓶中,加入SM、4

二甲基氨基吡啶与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加入TEA,冷却至

40~0℃,加入酰氯,搅拌10

15min,再在20~70℃下反应4~10h;TLC检测原料消失后,加入水淬灭,1N稀盐酸调pH至6

7,分液,有机相经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调pH至7

8,饱和氯化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栋邱炳林钟宝香黄志征李金林陈书红
申请(专利权)人:海化生命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