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机的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578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吊机的组装方法,当吊臂根段与回转平台完成连接后,起重机将吊臂的吊臂前段下放到搁置架上,通过搁置架对吊臂进行支撑,进而起重机能松动与吊臂之间的连接,这样起重机能执行其他动作;同时通过搁置架对吊臂进行支撑,吊臂不会发生摆动,稳定性能好,安全性好;这样便于在吊臂与三角架支架穿设摆幅钢丝绳。丝绳。丝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机的组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机的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船用起吊装置的组装一般是通过起重机先将底座吊装到船体上,然后再将回转平台吊装到底座上并与底座连接,然后再将三角架吊装到回转平台上与并与回转平台连接,然后再将吊臂吊装到回转平台上与并与回转平台连接,现有技术在吊装吊臂时,将吊臂水平吊起后,将臂根段与回转平台连接,然后继续通过起重机持续吊持吊臂,这样起重机不能执行其他动作,同时吊臂与回转平台连接完成后需要在吊臂和三角架上设置钢丝绳;而由于此时吊臂处于起吊状态,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吊机的组装方法,在吊臂与回转平台连接完成后,将吊臂放置到搁置架上,便于起重机执行其他动作,同时吊臂通过搁置架承托,这样在吊臂和三角架上设置钢丝绳安全性好。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吊机的组装方法,吊机包括底座、回转平台、三角架和吊臂,吊臂通过搁置架进行支撑,吊机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Z1、预设第一目标点和第二目标点,第一目标点为吊机的安装位置,第二目标点为搁置架的安装位置;所述第一目标点设有基座。
[0005]Z2、起重机将底座吊装到第一目标点,底座与基座连接。
[0006]Z3、起重机将搁置架吊装到第二目标点。
[0007]Z4、起重机将三角架吊装到第一目标点,三角架与回转平台连接。
[0008]Z5、确定吊臂的重心、在吊臂重心的两侧分别预设一组吊耳组件,并预设左侧吊耳Q和右侧吊耳W之间距离L1。
[0009]Z6、计算起重机的滑车上的钢丝绳的滑动距离。
[0010]Z7、起重机将吊臂吊装到第二目标点,并将吊臂跟根段与回转平台连接,当吊臂根部与回转平台连接完成后,进行Z8。
[0011]Z8、起重机将吊臂前段下放到搁置上。
[0012]Z9、在吊臂与三角架之间穿设摆幅钢丝绳。
[0013]以上方法,当吊臂根段与回转平台完成连接后,起重机将吊臂的吊臂前段下放到搁置架上,通过搁置架对吊臂进行支撑,进而起重机能松动与吊臂之间的连接,这样起重机能执行其他动作;同时通过搁置架对吊臂进行支撑,吊臂不会发生摆动,稳定性能好,安全性好;这样便于在吊臂与三角架支架穿设摆幅钢丝绳。
[0014]进一步的,计算起重机的滑车上的钢丝绳的滑动距离,包括以下步骤:(1).预设第一定位点J和第二定位点P;第一定位点为滑车移动到左侧吊耳Q正上方的所在位置,第二定位点为滑车移动到右侧吊耳W正上方的所在位置。
[0015](2).预设滑车到达第一定位点时,左侧吊耳Q与滑车滑轮的距离并设置第一辅助线QJ,第一辅助线QJ连接左侧吊耳与滑车滑轮;预设滑车到达第一定位点时,右侧吊耳W与第一辅助线QJ顶部的距离并设置第二辅助线WJ,第二辅助线WJ连接右侧吊耳与第一辅助线QJ顶部。
[0016](3).通过公式cJs QJW=(WJ 2 + QJ 2 ‑ꢀ
L12)/(2*WJ*QJ);计算出第一辅助线QJ与第二辅助线WJ之间的夹角∠QJW的角度。
[0017](4).设置第三辅助线AE,第三辅助线AE为过第二辅助线WJ中点E的垂线并与第一辅助线QJ相交,第三辅助线AE与第一辅助线QJ的交点为A点。
[0018](5).计算出AE的长度。
[0019](6).通过斜线AW连接右侧吊耳与A点并计算斜线AW的长度。
[0020](7).计算左侧吊耳和A点之间的长度QA与斜线AW之间的差值K1。
[0021](8).预设滑车到达第二定位点时,右侧吊耳与滑车滑轮的距离并设置第四辅助线WP,第四辅助线WP连接右侧吊耳与滑车滑轮;预设滑车到达第二定位点时,左侧吊耳与第四辅助线WP顶部的的距离并设置第五辅助线QP,第五辅助线QP连接左侧吊耳与第四辅助线WP顶部。
[0022](9).通过公式cJs QPW=(WP
2 + QP 2 ‑ꢀ
L12)/(2*WP*QP);计算出第四辅助线WP与第五辅助线QP之间的夹角∠QPW的角度。
[0023](10).设置第六辅助线BR,第六辅助线BR为过第五辅助线QP中点R的垂线并与第四辅助线WP相交,第六辅助线BR与第四辅助线WP的交点为B点。
[0024](11).计算出斜线BR的长度。
[0025](12).通过斜线BQ连接左侧吊耳与B点并计算斜线BQ的长度。
[0026](13).计算右侧吊耳和B点之间的长度WB与斜线BQ之间的差值K2。
[0027](14).判断K2与K1的大小;若K2大于K1,则将K2设为钢丝绳的滑动距离,若K1大于K2,则将K1设为钢丝绳的滑动距离。
[0028]以上方法,在吊装吊臂时,起重机通过滑车与吊臂连接,滑车吊起吊臂时,先将吊臂吊起,当吊臂根段与回转平台完成初步连接后,然后滑车再将吊臂前段下放到搁置架上,进而起重机能执行下一动作。而在吊装过程中,吊臂会在倾斜状态与水平状态之间切换。
[0029]同时在吊装吊臂时,存在单条钢丝绳长度不足的情况,这时候需要计算钢丝绳在滑轮上的滑动距离,进而确定钢丝绳的长度。
[0030]在水平状态时,滑轮连接左侧吊耳的钢丝绳长度与滑轮连接右侧吊耳的钢丝绳的长度是相同的;在倾斜状态时,当滑轮驱动吊臂摆动时滑轮连接左侧吊耳的钢丝绳长度与滑轮连接右侧吊耳的钢丝绳的长度会发生变化,通过滑轮连接左侧吊耳的钢丝绳长度与滑轮连接右侧吊耳的钢丝绳的长度之间的差值计算出钢丝绳的滑动长度。
[0031]但是当滑车移动时,滑车的位置会发生变化,由于滑车在左限位定位点与右限位定位点之间移动时钢丝绳滑动长度也会出现变化;在此基础上,预设第一定位点J,第一定位点J为滑车左限位的定位点,通过设置第一定位点J计算滑车到达左限位时,钢丝绳的滑动长度;预设第二定位点P,第二定位点P为滑车移动到右限位的定位点,通过设置第二定位点P计算滑车到达右限位时,钢丝绳的滑动长度;然后再通过对比第一定位点J、第二定位点P的钢丝绳的滑动长度计算出钢丝绳的最大滑动长度,通过计算出钢丝绳的最大滑动长度
能满足滑车在左限位定位点与右限位定位点之间移动。
[0032]进一步的,吊臂包括吊臂根段、吊臂中段、吊臂前段、主钩滑轮架、副钩滑轮架、稳索绞车、索具绞车和吊臂走道,Z5中,确定吊臂的重心,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吊臂根段的重量T1并确定吊臂根段的重心。
[0033]获取吊臂中段的重量T2并确定吊臂中段的重心。
[0034]获取吊臂前段的重量T3并确定吊臂前段的重心。
[0035]获取主钩滑轮架的重量T4并确定主钩滑轮架的重心。
[0036]获取副钩滑轮架的重量T5并确定副钩滑轮架的重心。
[0037]获取稳索绞车的重量T6并确定稳索绞车的重心。
[0038]获取索具绞车的重量T7并确定索具绞车的重心。
[0039]获取吊臂走道的重量T8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机的组装方法,吊机包括底座、回转平台、三角架和吊臂,吊臂通过搁置架进行支撑,其特征在于:吊机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Z1、预设第一目标点和第二目标点,第一目标点为吊机的安装位置,第二目标点为搁置架的安装位置;所述第一目标点设有基座;Z2、起重机将底座吊装到第一目标点,底座与基座连接;Z3、起重机将搁置架吊装到第二目标点;Z4、起重机将三角架吊装到第一目标点,三角架与回转平台连接;Z5、确定吊臂的重心、在吊臂重心的两侧分别预设一组吊耳组件,并预设左侧吊耳Q和右侧吊耳W之间距离L1;Z6、计算起重机的滑车上的钢丝绳的滑动距离;Z7、起重机将吊臂吊装到第二目标点,并将吊臂跟根段与回转平台连接,当吊臂根部与回转平台连接完成后,进行Z8;Z8、起重机将吊臂前段下放到搁置上;Z9、在吊臂与三角架之间穿设摆幅钢丝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机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Z6中,计算起重机的滑车上的钢丝绳的滑动距离,包括以下步骤:(1).预设第一定位点J和第二定位点P;第一定位点为滑车移动到左侧吊耳Q正上方的所在位置,第二定位点为滑车移动到右侧吊耳W正上方的所在位置;(2).预设滑车到达第一定位点时,左侧吊耳Q与滑车滑轮的距离并设置第一辅助线QJ,第一辅助线QJ连接左侧吊耳与滑车滑轮;预设滑车到达第一定位点时,右侧吊耳W与第一辅助线QJ顶部的距离并设置第二辅助线WJ,第二辅助线WJ连接右侧吊耳与第一辅助线QJ顶部;(3).通过公式cJs QJW=(WJ 2 + QJ 2 ‑ꢀ
L12)/(2*WJ*QJ);计算出第一辅助线QJ与第二辅助线WJ之间的夹角∠QJW的角度;(4).设置第三辅助线AE,第三辅助线AE为过第二辅助线WJ中点E的垂线并与第一辅助线QJ相交,第三辅助线AE与第一辅助线QJ的交点为A点;(5).计算出AE的长度;(6).通过斜线AW连接右侧吊耳与A点并计算斜线AW的长度;(7).计算左侧吊耳和A点之间的长度QA与斜线AW之间的差值K1;(8).预设滑车到达第二定位点时,右侧吊耳与滑车滑轮的距离并设置第四辅助线WP,第四辅助线WP连接右侧吊耳与滑车滑轮;预设滑车到达第二定位点时,左侧吊耳与第四辅助线WP顶部的的距离并设置第五辅助线QP,第五辅助线QP连接左侧吊耳与第四辅助线WP顶部;(9).通过公式cJs QPW=(WP
2 + QP 2 ‑ꢀ
L12)/(2*WP*QP);计算出第四辅助线WP与第五辅助线QP之间的夹角∠QPW的角度;(10).设置第六辅助线BR,第六辅助线BR为过第五辅助线QP中点R的垂线并与第四辅助线WP相交,第六辅助线BR与第四辅助线WP的交点为B点;(11).计算出斜线BR的长度;
(12).通过斜线BQ连接左侧吊耳与B点并计算斜线BQ的长度;(13).计算右侧吊耳和B点之间的长度WB与斜线BQ之间的差值K2;(14).判断K2与K1的大小;若K2大于K1,则将K2设为钢丝绳的滑动距离,若K1大于K2,则将K1设为钢丝绳的滑动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机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吊臂包括吊臂根段、吊臂中段、吊臂前段、主钩滑轮架、副钩滑轮架、稳索绞车、索具绞车和吊臂走道,Z5中,确定吊臂的重心,包括以下步骤:S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勇胡志德焦鹤刘忠饶宋耀祥宋兴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