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流水槽总成结构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
,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前流水槽总成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乘用车的保有量日益增多,因交通事故造成的行人伤亡人数逐年上涨。在交通事故中,车外人员受伤部位最多的地方是头部和下肢,车外人员在交通事故中头部的高受伤率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0003]现有的车辆前流水槽总成结构的强度过大,在行人保护试验中不易溃缩变形,在实际的交通事故中,车外人员与车辆前部撞击后容易受伤,不利于行人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针对现有的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前流水槽总成结构及车辆,用以解决现有车辆前流水槽总成结构不利于行人保护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流水槽总成结构,包括:横梁总成结构和至少一个横梁支撑件,述横梁总成结构被构造成槽形结构;所述横梁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槽形结构内侧,并与所述横梁总成结构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横梁支撑件包括第一弯折诱导槽,所述第一弯折诱导槽位于所述横梁支撑件远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流水槽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总成结构,所述横梁总成结构被构造成槽形结构;至少一个横梁支撑件,所述横梁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槽形结构内侧,并与所述横梁总成结构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横梁支撑件包括第一弯折诱导槽,所述第一弯折诱导槽位于所述横梁支撑件远离所述槽形结构的槽底的一侧,用于在所述横梁总成结构接收到大于预设碰撞力时弯折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流水槽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总成结构包括:前挡风横梁、底板和前端板;所述前挡风横梁用于支撑前挡风玻璃;所述底板与所述前挡风横梁相对设置;所述前端板连接所述前挡风横梁和所述底板以构造出所述槽形结构;所述横梁支撑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前挡风横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前端板连接;所述第一弯折诱导槽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且靠近所述横梁支撑件的边缘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流水槽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支撑件还包括第二弯折诱导槽,所述第二弯折诱导槽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且靠近所述横梁支撑件的边缘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流水槽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支撑件为中部设有镂空部的板筋结构,所述横梁支撑件包括环绕在所述镂空部周边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雨,
申请(专利权)人: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