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延时断电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5756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流延时断电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延时断电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满足恶劣环境或储能电路高可靠性要求的问题。该系统包括:降压模块,连接在所述输入电源与分布式储能模块之间,用于将输入电源电压降至分布式储能模块充电所需电压值;分布式储能模块,包括多个不同容量的储能器件,所述不同容量的储能器件均与升压模块输入端连接;升压模块输出端与所述选择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相连,用于对所述分布式储能模块进行升压处理;所述选择输出模块,还与输入电源直接连接,用于根据系统供/断电情况,选择输入电源或分布式储能模块为负载供电。实现了直流延时断电。电。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延时断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延时断电
,尤其涉及一种直流延时断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监控监测领域,需要实时记录当前运行的数据。大多数的系统在进行数据存储时需要定时或者定量的将数据进行封包存储,如视频图像的存储需要分时间将图像打包为MP4格式。
[0003]而车载存储类产品,如夜视存储设备,系统由车辆蓄电池进行供电,车辆启动时进行加电,当整个系统遇到异常断电时,系统并不能及时将当前的数据封包处理,实际使用时最后时刻的数据若不经过特殊处理,再次上电不能直接进行读取。对此常用的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1、不需取出存储介质的应用场景,再次上电后重新进行数据的封包;2、增加小容量的锂电池,在突然断电后给系统供应一段时间的电量,保证系统正常关机。上述第一个场景并不适用于需取出硬盘的场合,第二个场景中锂电池在使用寿命上有限制,且受温度影响较大,对于一些环境恶劣的场合并不适用;同时,由于在一些特殊场合,充电时间过长影响了系统对于某些异常情况下的使用性能。
[0004]因此,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延时断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压模块,连接在所述输入电源与分布式储能模块之间,用于将输入电源电压降至分布式储能模块充电所需电压值;分布式储能模块,包括多个不同容量的储能器件,所述不同容量的储能器件均与升压模块输入端连接;升压模块输出端与所述选择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相连,用于对所述分布式储能模块进行升压处理;所述选择输出模块,还与输入电源直接连接,用于根据系统供/断电情况,选择输入电源或分布式储能模块为负载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延时断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储能模块,包括第一超级电容、第二超级电容、第三超级电容和第四超级电容,所述第一~第四超级电容的容量均不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延时断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四超级电容分别通过第一~第四二极管与所述降压模块相连:所述降压模块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负极与所述第一超级电容正极连接,所述第一超级电容负极接地;所述降压模块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负极与所述第二超级电容正极连接,所述第二超级电容负极接地;所述降压模块输出端与第三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负极与所述第三超级电容正极连接,所述第三超级电容负极接地;所述降压模块输出端与第四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负极与所述第四超级电容正极连接,所述第四超级电容负极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延时断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四超级电容分别通过第五~第八二极管与所述升压模块相连,系统断电时选择第一~第四超级电容中电压最高的一个或多个为负载供电;所述第一超级电容正极与第五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负极与所述升压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超级电容正极与第六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负极与所述升压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超级电容正极与第七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负极与所述升压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超级电容正极与第八二极管正极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白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