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箍轮缘轧制装置及轮箍轮缘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轮箍轮缘制造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轮箍轮缘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轮箍轮缘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轮箍是组合式车轮的重要组成部件,机车上大量使用。轮箍的尺寸较大,外径一般达到1m以上。传统的轮箍轧制采用两台轧机,分别进行粗轧和精轧。粗轧采用开口式(主辊、芯辊都不带孔型)进行径轴向轧制;精轧采用闭式孔型(主辊和芯辊带有孔型,并构成封闭孔型)进行径向等高轧制。两步法轧制生产过效率也较低,轧件温降大。将传统的“粗轧”和“精轧”放在一台环件轧机上连续完成,显著简化了工序、并能减少备件及设备维护费用,有利于自动控制。但同一台轧机上径向变形区完成轧件壁厚减薄,轴向变形区完成高度压下,必须采用开放式孔型,从而导致新的问题出现,比如轮缘拉缩问题较为突出。
[0003]由于轮箍截面沿轴向呈非对称性且轧制变形量较大,在环件轧机上的开放孔型中轧制时,金属的流动和轧制稳定性条件非常复杂。轧制中期即使轮缘孔型中金属充满良好,但在轧制后期的轧制扩径过程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箍轮缘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辊(1)、芯辊(2)、上锥辊(4)、下锥辊(3),芯辊(2)的芯辊轴线(7)和主辊(1)的主辊轴线(8)平行,上锥辊(4)的上锥辊下方位辊面(9)和下锥辊(3)的下锥辊上方位辊面(10)平行,下锥辊上方位辊面(10)和主辊轴线(8)平行,主辊(1)的主辊孔型基准面(6)的高度较下锥辊上方位辊面(10)高5
‑
15mm,主辊(1)上端设置深度为h的双斜度的侧壁(11),侧壁(11)按斜度分为两段,h高度为轮箍目标厚度的0.5
‑
0.8倍,侧壁(11)的β1角度为1
‑4°
,侧壁(11)的β2角度为15
‑
25
°
,芯辊(2)与能够控制芯辊(2)向靠近或远离主辊(1)方向移动的驱动部件Ⅰ连接,上锥辊(4)与能够控制上锥辊(4)向靠近或远离下锥辊(3)方向移动的驱动部件Ⅱ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箍轮缘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待加工的轮箍轮缘环件坯(5)套装在芯辊(2)上,主辊(1)和芯辊(2)之间形成轮箍轮缘环件坯(5)的轧制部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箍轮缘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辊(1)和下锥辊(3)为旋转驱动辊,芯辊(2)和上锥辊(4)被动旋转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箍轮缘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箍轮缘轧制装置轧制轮箍轮缘时,芯辊速度设定时将中间速度控制点对应的轧制外径设定为0.92
‑
0.96D。5.一种轮箍轮缘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箍轮缘轧制方法的轧制步骤为:S1.主辊(1)上端设置深度为h的双斜度的侧壁(11),侧壁(11)按斜度分为两段,h高度为轮箍目标厚度的0.5
‑
0.8倍,侧壁(11)的β1角度为1
‑4°
,侧壁(11)的β2角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林松,程明忠,许佩廷,沈晓辉,陈刚,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宝武集团马钢轨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