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含钛钢中氮化钛夹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5617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含钛钢中氮化钛夹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LF+RH双联工艺路线,在LF冶炼中投入石灰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含钛钢中氮化钛夹杂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金
,尤其涉及一种降低含钛钢中氮化钛夹杂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钢铁生产企业在生产Q690等系列钢种时,均面临钢板轧制后出现探伤不合的现象,经调查研究和分析,导致此类钢板探伤不合的主要原因是在探伤部位发现了氮化钛夹杂。
[0003]钢铁冶炼环节中RH真空精炼炉的主要作用是脱气,但是对于钢水中的氮脱除能力有限,因此如何提高RH脱氮率,降低RH冶炼终点钢水中氮含量成为目前高强钢冶金的重点。于此同时,LF冶炼过程钢水增氮同样是不能忽视的,RH真空精炼炉的脱氮能力有限,因此在钢水进入RH工位时,钢水中氮含量越低,则RH终点的氮含量越低。
[0004]目前就高强钢生产过程而言,如何防止LF冶炼过程增氮、如何提高RH脱氮率仍处于研究阶段,不能很好地指导现场生产。此外,钛铁的加入时机也将直接影响氮化钛的生成数量,对钢水洁净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的LF冶炼过程易增氮、RH脱氮率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含钛钢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含钛钢中氮化钛夹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采用LF+RH双联工艺路线,在LF冶炼中投入石灰7

10kg/吨钢,并添加助熔剂和萤石化渣,控制渣层厚度为150

170mm,使用碳化钙埋弧,而后LF脱硫,进入RH工序处理,RH真空精炼炉的环流气体流量设置在140

180m3/h,后续加入钛铁冶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含钛钢中氮化钛夹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含钛钢进入LF冶炼后,投入石灰7

10kg/吨钢;(2)添加助熔剂和萤石化渣,使用烧氧管深入炉内渣面蘸取炉内渣样,观察炉渣脱氧情况和流动性;(3)使用烧氧管深入炉内测LF渣层厚度,控制在150

170mm,若不够则补加石灰、助熔剂和萤石;(4)将钢水通电加热至目标温度1620

1630℃,加热期间分3

4批向炉内加入碳化钙,每批次60

90kg;(5)LF脱硫阶段;(6)LF处理完毕后,钢水进入RH工序处理;(7)RH真空精炼炉的环流气体流量设置在140

180m3/h;(8)当真空度<200Pa计时5min后,向真空槽内加入钛铁;(9)在加入最后一批钛铁后开始计时,保持纯脱气时间≥8min后破真空,开至喂丝位向钢水中喂入钙铝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低含钛钢中氮化钛夹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助熔剂的添加量为1

2kg/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伟烨王学新佟圣刚刘建伟赵珉孙金明王兴吴计雨李世良陈耀赵登报李成龙马强陈常义王鹏飞杨欣兴朱士鹏徐庆磊苏堂堂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