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准控制钢中微合金B元素的冶炼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042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3
一种精准控制钢中微合金B元素的冶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精炼前处理、精炼、脱碳、钢水脱氧、钢渣脱氧、合金化处理;冶炼过程中除了脱除钢水中的氧之外,还考虑到钢渣中存在的FeO对钢水中氧含量的影响,在对钢水脱氧后进一步将钢渣中的FeO脱除,使钢水中的氧含量可以保持在较低水平。对RH管槽进行前期处理,能够将附着在RH管槽耐材上的空气气泡排除,避免精炼处理过程中附着的空气气泡裂解出N和O进入钢水中,减少钢水中可以与B结合的元素含量,从而稳定了B的收得率,提高了B合金的利用率。通过计算可以准确指导投入B合金的数量,将钢中的B元素精准控制在所需范围内,提高了生成效率。提高了生成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准控制钢中微合金B元素的冶炼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
,特别涉及一种精准控制钢中微合金B元素的冶炼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市场有很多钢种,加入B元素作为关键的微合金元素。主要目的是提高钢在后期热处理过程中的淬透性。Ni、Cr、Mo等金属也可以提高淬透性,B可以取代Ni、Cr、Mo等价格较高的金属,起到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以高强钢及管线钢为例,B元素所处的成分区间十分狭窄,处理起来多有不便。一般其成分在0.0004~0.0006%之间,稍有不慎,就会出格。在冶炼B微合金钢中,由于B元素的出格,导致改钢情况时有发生,给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
[0003]B作为一种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钢材淬火过程的淬透性能。由于B容易在晶粒处偏析,造成强度的下降。所以,如何有效控制B元素的准确含量,就显得较为重要。
[0004]中国专利CN202011407491.3公开了“一种钢板及钢中B元素含量的控制方法”,针对B含量,其采取的方式为:在转炉出钢时,采用挡渣或留钢操作进行出钢,以截留转炉渣,减少含B元素的转炉渣倒入。主要是从减少转炉进入钢包量角度进行控制,鉴于B的较高的还原性,在转炉内能否有较多B的残余,并进入到钢包,存在较大的疑问。且该专利未针对钢渣中较高的FeO含量带来的氧化性的问题进行解决,该专利所述的操作要点从转炉、精炼基本都是常规操作。
[0005]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发表一篇“莱钢冶炼含硼钢B含量的控制”文章,其只是从共性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控制B含量,仅仅是合金控制方法,不仅适用于B,也适用于其他合金的控制,是一般普遍适用的方法,未从根本上解决渣中氧化性对钢水中B的氧化,也未重复阐述如何准确控制B含量问题。
[0006]现有技术中关于控制钢中B含量的方法,并不能完全避免钢水中N和O的影响,添加的B合金含量不能精准控制,针对冶炼微量含B钢来说,稍有不慎,就会出格。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准控制钢中微合金B元素的冶炼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冶炼含微合金B元素的钢种时,B元素成分出格,达到精准控制钢中微合金B元素含量的目的。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精准控制钢中微合金B元素的冶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1)精炼前处理
[0011]利用RH顶枪向RH管槽吹入煤气或者氧气进行烘烤;
[0012]2)精炼
[0013]将需要处理的钢包放入精炼工位,RH管槽插入钢包,进行RH精炼处理;
[0014]3)真空脱碳
[0015]真空度控制在0.6Kpa以下,脱碳时间为15~20min;
[0016]4)钢水脱氧
[0017]脱碳完毕后,向钢包中加入金属铝,钢水中的Al含量控制在0.030~0.050wt%;
[0018]5)钢渣脱氧
[0019]钢水脱氧完成后,将铝渣均匀洒在钢水表面,将钢渣中FeO含量降低到3wt%以下;
[0020]6)合金化处理
[0021]向钢包中添加合金进行合金化处理,合金化处理时间2~5min,合金化处理结束后向钢水中投入B合金。
[0022]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煤气的吹入量为250~300Nm3/h,所述氧气的吹入量为2000~2500Nm3。
[0023]优选的,步骤2)中,将RH顶枪放在距离钢包上方600~900mm高度。
[0024]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B合金的称量采用单独称量系统。
[0025]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B合金的投入量以ppm为基准小包投入,钢中B元素的含量需要控制在几个ppm就投入几包B合金,每包B合金的量=(0.0001%*钢水质量)/(B合金中B元素含量*B元素的收得率)。
[0026]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从真空槽内钢水裸露的位置投入B合金。
[0027]本专利技术在精炼之前,向RH管槽中通入煤气或氧气进行烘烤,由于RH管槽在冶炼过程中是处理高温状态,通入的煤气或者氧气会与金属Fe燃烧,将RH管槽上黏附的冷钢融化去除,具体反应公式为Fe+O=FeO。
[0028]RH管槽内会有空气附着在RH管槽耐材上,如果不去除附着在耐材上的空气,空气中的氮气在高温下裂解成游离氮进入钢水中,氮气裂解成游离氮的公式N2=[N],产生游离氮,而钢水游离氮和B发生反应生成BN,如公式所示[N]+B=BN。所以精炼前向RH管槽内吹入煤气或者氧气进行烘烤,能够将附着在耐材上的空气气泡排除,避免精炼处理过程中附着在RH管槽耐材上的空气气泡裂解出N和O进入钢水中,避免精炼过程中B元素与氮元素和氧元素的结合。
[0029]前期处理完毕后,需要处理的钢包放入精炼工位,将RH管槽插入钢包,进行RH精炼处理。
[0030]在真空状态下,利用钢水中的游离氧,控制真空度在0.6Kpa以下,进行15~20min脱碳处理,钢水中的碳与氧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O=CO,可以将碳去除。
[0031]脱碳完毕后,加入金属铝脱氧,控制钢水中的Al元素含量在0.030~0.050wt%,保证钢水中的氧完全脱除。精炼处理过程中,如果不脱氧,钢水的游离氧一般在500~600ppm,直接造成了钢渣中FeO含量的升高。精炼处理过程中利用金属铝脱氧,钢水中的氧势降低,钢渣中的FeO将反向传氧。所以,在钢水中加铝脱氧后,再利用铝渣减少钢渣中的FeO。铝渣中的金属铝与钢渣中的FeO发生如下反应3(FeO)+2Al=3Fe+Al2O3,避免钢渣中的FeO向钢水中传氧,使钢水中的氧含量可以保持在较低水平。
[0032]将钢水中的氧与钢渣中的FeO均脱除之后,向钢包中添加合金进行合金化处理,处理时间2~5min,合金化处理结束后从真空槽内钢水裸露的位置向钢水中投入B合金。向钢水中加入B合金,按照生产要求,采用独立的称量系统,单独小包投入B合金,钢中需要将B元素控制在几个ppm就投入几包B合金。每包B合金的量=(0.0001%*钢水质量)/(B合金中B元素含量*B元素的收得率)。这样加入到钢水中,能够保证加入量的准确性。
[003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4]本专利技术通过对RH管槽的前期处理,冶炼过程中除了脱除钢水中的氧之外,考虑到钢渣中存在的FeO对钢水中氧含量的影响,进一步将钢水中的FeO脱除,使钢水中的氧含量可以保持在较低水平,减少钢水中可以与B结合的元素含量,从而稳定B的收得率,提高B合金的利用率。通过计算可以准确指导投入B合金的数量,将钢中的B元素精准控制在所需范围,避免改钢情况的发生,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0035]但是,现有技术中均不考虑RH管槽和钢渣中存在的O和N,那么过多的O和N会与加入的B合金结合,导致B元素计算量与实际需求量存在差异,使投入的B合金成分过高或者过低,从而使最终钢水中的B元素含量出格。
[0036]本专利技术在投入B合金的时候采用独立的称量系统,可以做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准控制钢中微合金B元素的冶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精炼前处理利用RH顶枪向RH管槽内吹入煤气或者氧气进行烘烤;2)精炼将需要处理的钢包放入精炼工位,RH管槽插入钢包,进行RH精炼处理;3)真空脱碳真空度控制在0.6KPa以下,脱碳时间为15~20min;4)钢水脱氧脱碳完毕后,向钢包中加入金属铝,钢水中的Al含量控制在0.030~0.050wt%;5)钢渣脱氧钢水脱氧完成后,将铝渣均匀洒在钢水表面,将钢渣中FeO含量降低到3wt%以下;6)合金化处理向钢包中添加合金进行合金化处理,合金化处理时间2~5min,合金化处理结束后向钢水中投入B合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准控制钢中微合金B元素的冶炼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煤气吹入量为250~300Nm3/h,所述氧气吹入量为2000~2500Nm3。3.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显久吴存有温宏权徐广印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