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O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中空纤维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54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6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检查时的容易性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空纤维膜组件(1)具备多个中空纤维膜(21)和以多个中空纤维膜(21)排列的方式支承多个中空纤维膜(21)的支承体(3)。支承体(3)具有一对保持部(41、42)。一对保持部(41、42)是分别保持中空纤维膜(21)的一对端部(21A、21B)的部件。在保持部(42)中,在保持部(42)的延伸方向的至少一个端部设置有RFID标签(49)。签(49)。签(4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中空纤维膜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空纤维膜组件。

技术介绍

[0002]一直以来,作为设置于中空纤维膜组件单元的中空纤维膜组件,提出了以下结构:具备上部壳体、下部壳体、一对支柱、中空纤维膜片状物,并且在上部壳体的取水口连接有合流管,在合流管上连接有吸引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一对支柱将壳体的两端部彼此连接,由此壳体彼此的间隔被保持为恒定,整体上构成平坦型的中空纤维膜组件。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5728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8]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单元中,定期地检查中空纤维膜组件,更换对象的中空纤维膜组件被单独且随时地更换。通常,在以往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单元中,在中空纤维膜组件中,在支柱、集水管上刻印有各个中空纤维膜组件的识别信息,例如产品编号、批号等。以往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基于该识别信息进行管理。
[0009]然而,对于以往的中空纤维膜组件,所刻印的识别信息有时由于使用而来的污垢、磨损而难以看到,对检查时的作业性要求进一步的改良。另外,现有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在能够刻印的识别信息的信息量上存在限制。
[0010]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检查时的作业性的中空纤维膜组件。
[0011]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具备:多个中空纤维膜;以及支承体,以所述多个中空纤维膜排列的方式支承所述多个中空纤维膜,所述支承体具有一对保持部,所述一对保持部分别保持所述中空纤维膜的一对端部,在所述保持部的至少一个中,在所述保持部的延伸方向的至少一个端部设置有RFID标签。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所述支承体具有一对支柱部,所述一对支柱部与一对所述保持部的各个连接并以一对所述保持部相互对置的方式进行支承,在所述保持部的各个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形成为能够分别与一对所述支柱部连接,所述RFID标签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延伸方向内侧。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所述连接部形成有底部和壁部,所述底部设置为与所述中空纤维膜的端部对置,所述壁部配置为相对于配置在所述底部的所述支柱部隔开间隔,所述RFID标签设置在所述壁部的所述延伸方向内侧。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所述支柱部由金属制部件形成,所述RFID标签设置在所述支柱部的所述延伸方向外侧且所述壁部的所述延伸方向内侧。
[001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具备:多个中空纤维膜;以及支承体,以所述多个中空纤维膜排列的方式支承所述多个中空纤维膜,所述支承体具有:一对保持部,分别保持所述中空纤维膜的一对端部;一对支柱部,与一对所述保持部的各个连接,并以一对所述保持部相互对置的方式进行支承;以及至少一个加强部件,用于加强所述保持部与所述支柱部的连接,在所述保持部的各个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形成为能够分别与一对所述支柱部连接,所述加强部件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个,所述加强部件形成为能够插入到所述连接部并安装于所述连接部,在所述加强部件的至少一个中,在所述保持部的延伸方向的外侧设置有RFID标签。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所述RFID标签设置于所述加强部件的所述延伸方向外侧的板部的内壁部。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所述支柱部由金属制的部件形成,所述RFID标签设置在所述支柱部的所述延伸方向外侧。
[001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具备:多个中空纤维膜;以及支承体,以所述多个中空纤维膜排列的方式支承所述多个中空纤维膜,所述支承体具有一对保持部,所述一对保持部分别保持所述中空纤维膜的一对端部,所述保持部具有:液体能够通过的槽;开口,形成于所述保持部的端部并与所述槽连通;以及塞,封闭所述开口,在所述塞上设置有RFID标签。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所述塞形成为有底的筒状体,所述RFID标签设置于所述塞的内壁部。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所述RFID标签被粘接剂密封,所述粘接剂填充在塞的内部。
[0022]专利技术效果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能够提高检查时的作业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的立体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的主视图。
[0026]图3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的保持部与支柱部的连接部放大示出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0027]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的中空纤维膜束的概略结构的图。
[0028]图5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的保持部与支柱部的另一连接部放大示出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0029]图6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的保持部与支柱部的另一连接部放大示出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0030]图7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的保持部与支柱部的另一连接部放大示出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0031]图8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的保持部与支柱部的连接部放大示出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0032]图9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的保持部与支柱部的连接部放大示出的另一局部放大截面图。
[0033]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加强部件的立体图。
[0034]图11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的保持部与支柱部的另一连接部放大示出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0035]图12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的保持部与支柱部的另一连接部放大示出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0036]图13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的保持部与支柱部的另一连接部放大示出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0037]图14是将安装有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加强部件的变形例的连接部放大示出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0038]图1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的加强部件的另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0039]图16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的保持部与支柱部的连接部放大示出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第一实施方式][0041]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具备:多个中空纤维膜;以及支承体,以所述多个中空纤维膜排列的方式支承所述多个中空纤维膜,所述支承体具有一对保持部,所述一对保持部分别保持所述中空纤维膜的一对端部,在所述保持部的至少一个中,在所述保持部的延伸方向的至少一个端部设置有RFID标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其中,所述支承体具有一对支柱部,所述一对支柱部与一对所述保持部的各个连接并以一对所述保持部相互对置的方式进行支承,在所述保持部的各个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形成为能够分别与一对所述支柱部连接,所述RFID标签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延伸方向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其中,所述连接部形成有底部和壁部,所述底部设置为与所述中空纤维膜的端部对置,所述壁部配置为相对于配置在所述底部的所述支柱部隔开间隔,所述RFID标签设置在所述壁部的所述延伸方向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其中,所述支柱部由金属制的部件形成,所述RFID标签设置在所述支柱部的所述延伸方向外侧且所述壁部的所述延伸方向内侧。5.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具备:多个中空纤维膜;以及支承体,以所述多个中空纤维膜排列的方式支承所述多个中空纤维膜,所述支承体具有:一对保持部,分别保持所述中空纤维膜的一对端部;一对支柱部,与一对所述保持部的各个连接,并以一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斋藤知成波形和彦
申请(专利权)人:NO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