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诱导轮的筒袋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497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5
一种带有诱导轮的筒袋泵,解决了现有筒袋泵在提高首级叶轮气蚀余量的同时,无法使筒袋泵的结构保持简单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筒体以及位于筒体内的主轴,还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在主轴上的轴承体、机封函体、上导轴承体、中间段、下导轴承体、空间导叶、首级叶轮、吸入喇叭段和诱导轮;空间导叶的输出端通过中间接管与中间段的输出端连接;空间导叶的输入端和首级叶轮的输出端连接,首级叶轮的输入端和吸入喇叭段连接,诱导轮位于吸入喇叭段中间且诱导轮安装在主轴发末端;筒体上设置有吐出座,吐出座位于机封函体和上导轴承体之间;上导轴承体和下导轴承体与主轴之间均设置有导轴承。轴承体与主轴之间均设置有导轴承。轴承体与主轴之间均设置有导轴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诱导轮的筒袋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筒袋泵,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诱导轮的筒袋泵。

技术介绍

[0002]筒袋泵是一种立式多级离心泵,泵的制造标准API610规定的结构为VS6型泵。在石油炼化领域,筒袋泵广泛应用于输送低温乙烯、丙烯等易汽化的烯烃类介质,筒袋泵也多用于电厂凝结水的输送。
[0003]市场上常见的筒袋泵中首级叶轮和次级叶轮位于筒袋泵的最下端,在吸入喇叭段和次级叶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轴承,转子通过中间连接管和导轴承固定。主轴轴长超过4米,使得安装在主轴上的零件对精度和同心度都要求非常高。
[0004]泵轴扭矩产生的位置在筒袋泵的最下端,泵轴径设计时从上到下整体较粗,轴径越大泵转子的强度越高,但轴径越大会导致首级叶轮的汽蚀性能会变差。因此为了提高首级叶轮的汽蚀余量,增加倒灌深度,常规做法都是增加筒袋泵的长度,但是筒袋泵长度增加后原单轴可能会变成双轴结构,使筒袋泵的结构变的复杂,也加大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
[0005]筒袋泵的叶轮和次级中段位于筒袋泵的最下端,设计时考虑泵芯需要装入外筒体内,因此外筒体只能设计为直筒型,此时泵的装配和后期维修会较为艰难,制造成本也会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诱导轮的筒袋泵,用于解决现有筒袋泵在提高首级叶轮气蚀余量的同时,无法使筒袋泵的结构保持简单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带有诱导轮的筒袋泵,包括筒体以及位于筒体内的主轴,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套设在主轴上的轴承体、机封函体、上导轴承体、中间段、下导轴承体、首级叶轮和吸入喇叭段,以及设置在吸入喇叭段内的诱导轮;吸入喇叭段用于方便介质进入;
[0009]所述首级叶轮位于空间导叶内;
[0010]所述空间导叶的输出端通过中间接管与中间段的输入端连接;
[0011]所述空间导叶的输入端和所述吸入喇叭段连接,所述且诱导轮安装在主轴的末端;
[0012]所述筒体上设置有吐出座,所述吐出座位于所述机封函体和上导轴承体之间;
[0013]所述上导轴承体与主轴之间、下导轴承体与主轴之间均设置有导轴承。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段包括次级叶轮、径向导叶和次级吸入端;
[0015]所述次级叶轮安装在径向导叶内部,径向导叶的输入端和次级吸入端的输出端连接;
[0016]所述次级吸入端的输入端通过中间接管与所述空间导叶的输出端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诱导轮通过螺纹安装在主轴的末端,并且螺纹的旋向和筒袋泵整
体的转向相反。
[0018]进一步地,所述诱导轮和主轴之间设置有防松垫圈。
[0019]进一步地,所述首级叶轮上设置有多个圆形的平衡孔,所述平衡孔位于所述首级叶轮中的叶轮后盖板上,且靠近首级叶轮进口端的根部,平衡孔与首级叶轮中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空隙对应。
[0020]进一步地,所述主轴包括上轴和下轴,所述上轴和下轴通过接轴器连接;所述上轴的轴径大于下轴的轴径;所述下导轴承体套设在下轴上,诱导轮安装在下轴末端。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1)本专利技术中将首级叶轮设计在主轴的最下端,此时首级叶轮产生的扭矩很小,转子受力减小,可以将安装首级叶轮的下轴直径减小,轴径减小后增大了叶轮的入口过流面积,提高了首级叶轮的抗汽蚀性能。
[0023](2)本专利技术中将次级叶轮以及和次级叶轮相配合使用的零部件整体上提,使得筒袋泵中的转子刚性提高,运行稳定性增强。由于叶轮的扭矩主要由次级叶轮产生,因此将安装次级叶轮的轴径加大,就能提高转子的强度和刚度,使得运行的稳定性增强。
[0024](3)本专利技术在首级叶轮进口加装诱导轮,提高筒袋泵的抗汽蚀性能。泵抗汽蚀性能提高后就可以减小装置的汽蚀余量,缩短泵的长度,降低了泵制造难度,从而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0025](4)本专利技术中由于次级叶轮整体上提,筒袋泵的下端只有诱导轮和首级叶轮,首级叶轮的出口为空间导叶,空间导叶与径向导叶相比径向尺寸小,因此可以将筒体设计成收腰型结构,使泵的整体重量减轻,结构紧凑,并再次降低了泵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筒袋泵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中间段放大示意图;
[0028]图3为图1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如下:
[0030]1、轴承体,2、机封函体,3、吐出座,4、上导轴承体,5、中间段,6、筒体,7、接轴器,8、主轴,9、中间接管,10、下导轴承体,11、导轴承,12、空间导叶,14、次级叶轮,15、径向导叶,16、次级吸入端,17、首级叶轮,18、诱导轮,19、吸入喇叭段,20、平衡孔,21、防松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述。
[0032]一种带有诱导轮的筒袋泵,如图1所示,在筒体6内设置有主轴8,主轴8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轴承体1、机封函体2、上导轴承体4、中间段5、下导轴承体10、空间导叶12、首级叶轮17和设置在吸入喇叭段19内的诱导轮18。机封函体2将筒体1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轴承体1位于第一腔室内,其余零部件均位于第二腔室内。机封函体2和上导轴承体4之间的筒体6上开设有吐出座3,吐出座3为两个,且相互对应。中间段5通过中间接管9与空间导叶12连通,首级叶轮17位于空间导叶12中。
[0033]上导轴承体4和下导轴承体10与主轴8之间均设置有导轴承11,用于径向固定转
子。
[0034]如图2所示,中间段4包括次级叶轮14、径向导叶15和次级吸入端16。次级叶轮14安装在径向导叶15内部。次级叶轮14的输入端和次级吸入端16的输出端连接。
[0035]如图3所示,空间导叶12的输出端通过中间接管9与次级吸入端16的输入端连接。空间导叶12的输入端和吸入喇叭段19连接,诱导轮18位于吸入喇叭段19中间。首级叶轮17上设置有圆形的平衡孔20,平衡孔20设置于首级叶轮17中叶轮后盖板上,且靠近首级叶轮17进口端中叶片的根部,平衡孔20与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空隙对应,使得平衡孔20均布于相邻的叶片之间,起到平衡叶轮轴向力的作用,平衡孔20的大小可以调节平衡轴向力的大小,平衡孔20平衡了叶轮产生的大部分轴向力,残余的轴向力使主轴8轻微向下受拉,提高了转子的刚性。
[0036]诱导轮18通过螺纹安装在主轴8的末端,并且螺纹的旋向和筒袋泵整体的转向相反。诱导轮18和主轴8之间设置有防松垫圈21用于固定,防止诱导轮18松弛。诱导轮18为等螺距设计或变螺距设计。
[0037]主轴8包括上轴和下轴,上轴和下轴通过接轴器7连接在一起。轴承体1、机封函体2、上导轴承体4、次级叶轮14、导叶15和次级吸入端16均安装在上轴上,下导轴承体10、空间导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诱导轮的筒袋泵,包括筒体(6)以及位于筒体(6)内的主轴(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套设在主轴(8)上的轴承体(1)、机封函体(2)、上导轴承体(4)、中间段(5)、下导轴承体(10)、首级叶轮(17)和吸入喇叭段(19),以及设置在吸入喇叭段(19)内的诱导轮(18);吸入喇叭段(19)用于方便介质进入;所述首级叶轮(17)位于空间导叶(12)内;所述空间导叶(12)的输出端通过中间接管(9)与中间段(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空间导叶(12)的输入端和所述吸入喇叭段(19)连接,所述且诱导轮(18)安装在主轴(8)的末端;所述筒体(6)上设置有吐出座(3),所述吐出座(3)位于所述机封函体(2)和上导轴承体(4)之间;所述上导轴承体(4)与主轴(8)之间、下导轴承体(10)与主轴(8)之间均设置有导轴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诱导轮的筒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4)包括次级叶轮(14)、径向导叶(15)和次级吸入端(16);所述次级叶轮(14)安装在径向导叶(15)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高正刘金龙王金法张发杰李凯莉左仓张敏余锦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天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